非等离子体辅助的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98941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等离子体辅助的化学气相沉积,该方法包括:在将晶圆置于反应腔之前,清洗反应腔内壁沉积的沉积物,在反应腔内壁沉积一层第二沉积物,根据反应腔内的气压调节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时间;将晶圆置于反应腔后,利用非等离子体辅助的化学气相沉积在晶圆上制作介质层。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在晶圆置于反应腔之前,会对反应腔内壁沉积的沉积物进行清洗,去除残留在反应腔内壁的沉积物,之后在反应腔内壁沉积一层第二沉积物,以使晶圆置于反应腔制作介质层时反应腔内的环境一致;通过对反应腔的清洗和调节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时间,避免反应腔内温度的剧烈变化影响后续制作的介质层厚度,减小了介质层厚度的变化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制作过程中,通常在晶圆上制作若干个有源器件,通过淀积工艺在有源 器件上逐层制作介质层和金属层,通过介质层、开设于介质层的通孔、通过通孔连接的不同 金属层将晶圆上制作的有源器件连接起来,这就是晶圆多层金属化的过程。制作于金属层 上的互连线通过在绝缘层上制作的通孔连接,以将晶圆上的有源器件相关连接起来。图1为现有的晶圆上多层金属化的结构示意图。现结合图1,对化学气相沉积的方 法进行说明,具体如下在晶圆的硅衬底101上制作浅沟槽隔离区102,根据需要在硅衬底101上制作有源 器件,对制作了有源器件的晶圆进行多层金属化,也就是在晶圆的有源器件上制作相互间 隔的多层金属层及多层介质层。在晶圆上制作介质层时,首先,将晶圆置于化学气相沉积反 应腔中,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在硅衬底101的有源器件上制作第一介质层103 ;其次,对晶圆 上的第一介质层103进行刻蚀形成通孔104,将晶圆置于物理气相沉积反应腔中,利用物理 气相沉积填充通孔104 ;再次,利用物理气相沉积在介质层和通孔开口处形成第一金属层 105 ;最后,对第一金属层105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等离子体辅助的化学气相沉积,该方法包括:在将晶圆置于反应腔之前,清洗反应腔内壁沉积的沉积物,在反应腔内壁沉积一层第二沉积物,根据反应腔内的气压调节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时间;将晶圆置于反应腔后,利用非等离子体辅助的化学气相沉积在晶圆上制作介质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