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8388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备:采样分注探头(16),进行从容纳试样的试样容器(17)吸引试样、并吐出到反应容器3内的分注;试样检测器(16b),通过该试样和采样分注探头(16)的一端部D的接触来检测试样容器(17)内的试样;清洗槽(71),清洗采样分注探头(16)的与试样接触的一端部D以及大范围W的外表面;以及供给部(73),向该清洗槽(71)供给清洗液,其中,让采样分注探头(16)进入第2清洗管(714)内,清洗大范围W的外表面,第2清洗管内通过供给部(73)的供给使清洗液贯穿流经,并矗立设置在清洗槽(71)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具备清洗用于分注液体的分注探头的功能的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自动分析装置以生物化学检查项目和免疫检查项目等为对象,通过用分光光度计、浊度计的测光部以光学方式测定由从被检体提取的被检试样等试样和各检查项目的试剂的混合液的反应而产生的色调、浊度的变化,生成用试样中的检查项目成分的浓度和酶的活性等表示的分析数据。在该自动分析装置中,对每种被检试样进行从多个检查项目中设定的检查对象的项目的分析。而后,采样分注探头吸引试样容器内的被检试样,然后吐出给反应容器。此外, 试剂分注探头吸引试剂容器内的试剂,然后吐出给反应容器。此外,测光部测定被吐出给反应容器内的被检试样以及试剂的混合液。而后,采样分注探头在每次试样的分注结束时在清洗槽被清洗。此外,试剂分注探头在每次试剂的分注结束时在清洗槽被清洗。而后,在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的试样容器中具有容纳从被检体采血得到的全血的采血管。将容纳在该采血管中的全血分离成由血清或者血浆组成的上层试样和包含血球成分等的下层试样,分注上层试样进行各检查项目的分析。在该上层试样的分注的吸引过程中,因为采样分注探头的一端从液面下降了例如数mm的一端部在和试样接触的位置上吸引试样,所以上层试样附着在采样分注探头的一端部外表面。附着在采样分注探头上的试样污染接下来要分注的试样容器内的试样。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已知有清洗采样分注探头的一端部外表面的清洗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许第4175916号公报)。近来,分注采血管内的下层试样,进行例如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项目的分析。在该下层试样的吸引过程中,因为通过上层试样而吸引距液面例如数十mm下方的下层试样,所以试样附着在采样分注探头的包含一端部的大范围的外表面。如果在试样附着在该采样分注探头外表面的状态下向反应容器吐出所吸引的试样,则附着在外表面的试样落到反应容器中,存在下层试样的分注精度降低的问题。此外,还存在附着在外表面的试样污染接下来要分注的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当想要用日本特许第4175916号公报记载的方法洗掉附着在该采样分注探头的大范围的外表面的试样,则必须加大清洗管的直径。而后,当想要从加大的清洗管均勻地喷淋到采样分注探头的大范围外表面,由于需要以很强的压力喷出大量的清洗水,所以存在为了防止清洗水的飞溅,清洗槽大型化的问题。已知有在大范围内清洗试剂分注探头的外表面的清洗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2-162403号公报)。可考虑利用该方法清洗采样分注探头。在记载于该日本特开 2002-162403号公报的清洗方法中,对采样分注探头喷淋以向下落的方式喷出的清洗液进行清洗。但是,在喷出的清洗液落下的位置上清洗液容易散开,让清洗液遍及采样分注探头的整个大范围外表面是困难的,所以存在在采样分注探头外表面残存试样,污染接下来要分注的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降低下层试样的分注精度,就能够清洗采样分注探头的与试样接触的外表面的自动分析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向反应容器分注试样和试剂,测定其混合液,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分注探头,进行从容纳上述试样的试样容器内吸引上述试样、并向上述反应容器内吐出的分注;检测单元,通过该试样与上述分注探头一端部的接触,检测上述试样容器内的试样;以及清洗单元,清洗在比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的第1吸引位置靠下方的第2吸引位置吸引了上述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上述分注探头的比一端部还宽的包含上述一端部的大范围的外表面,上述清洗单元具有清洗管,上述分注探头的上述大范围的部分从上方进入;以及泵,供给清洗上述分注探头的清洗液,使清洗液在上述清洗管内向上方贯穿流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详细说明并且参考附图,本公开的方面将变得清楚。该说明和相关的图被提供来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结构的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分析部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在第1以及第2吸引位置停止的采样分注探头以及试样容器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清洗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清洗槽结构的外观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清洗槽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清洗槽结构的详细的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在第1以及第2清洗位置停止的采样分注探头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清洗槽结构中、用于抑制从第2清洗管流出的清洗液的势头的抑制部的例子的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第1以及第2分注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以下,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分析装置的实施例。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的自动分析装置结构的框图。该自动分析装置 100具备分析部24,分注各检查项目的标准试样、被检试样等的试样和在各检查项目的分析中使用的试剂,测定其混合液,生成标准数据、被检数据;分析控制部25,驱动分析部M 的各单元进行分注动作、测定动作、清洗动作等控制。此外,自动分析装置100具备数据处理部30,处理在分析部M中生成的标准数据、被检数据,生成校准数据、分析数据;输出部40,印刷输出或者显示输出在数据处理部 30中生成的校准数据、分析数据;操作部50,进行各种指令信号的输入等;系统控制部60, 综合控制分析控制部25、数据处理部30以及输出部40。图2是表示分析部M的结构的侧视图。该分析部M具备试样容器17,容纳标准试样、尿、全血、从全血中分离成上下层的上下层分离试样以及作为分离出的上层试样的血清或者血浆等各被检试样;采样盘5,保持该试样容器17 ;试剂容器6,容纳与包含在标准试样、被检试样的各试样中的检查项目的成分发生反应的1试剂系统和2试剂系统的第1 试剂;试剂库1,保存该试剂容器6 ;试剂架la,将保存在该试剂库1中的试剂容器6以可转动的方式进行保持;试剂容器7,容纳2试剂系统的与第1试剂成对的第2试剂;试剂库2, 保存该试剂容器7 ;试剂架加,将保存在该试剂库2中的试剂容器7以可转动的方式进行保持;反应盘4,将配置在圆周上的多个反应容器3以可转动的方式进行保持。此外,具备采样分注探头16,进行吸引在采样盘5所保持的试样容器17内的各试样并向反应容器3内吐出的分注;采样分注泵16a,让采样分注探头16进行试样的吸引以及吐出;采样分注臂10,将采样分注探头16以可以转动和可以上下移动的方式进行保持。此外,具备清洗部70,例如将用纯水装置110制造的纯水作为清洗液使用,清洗采样分注探头16的与试样接触的外表面;试样检测器16b,通过试样和采样分注探头16的一端部的接触,检测在采样盘5所保持的试样容器17内的该试样。此外,具备第1试剂分注探头14,进行吸引在试剂架Ia上保持的试剂容器6内的第1试剂并吐出到已被吐出了试样的反应容器3内的分注;第1试剂分注臂8,将该第1 试剂分注探头14以可以转动和可以上下移动的方式进行保持;清洗部80,清洗第1试剂分注探头14的与第1试剂接触的外表面;第1试剂检测器14a,通过该第1试剂和第1试剂分注探头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向反应容器分注试样和试剂,测定其混合液,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分注探头,进行从容纳上述试样的试样容器内吸引上述试样、并向上述反应容器内吐出的分注;检测单元,通过该试样与上述分注探头一端部的接触,检测上述试样容器内的试样;以及清洗单元,清洗在比由上述检测单元检测的第1吸引位置靠下方的第2吸引位置吸引了上述试样容器内的试样的上述分注探头的比一端部还宽的包含上述一端部的大范围的外表面,上述清洗单元具有:清洗管,上述分注探头的上述大范围的部分从上方进入;以及泵,供给清洗上述分注探头的清洗液,使清洗液在上述清洗管内向上方贯穿流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村正和杉村友弘大沼武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