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7833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感光元件端部的带有联接部的鼓齿轮,用于从图像形成装置上接受驱动力的带有联接部的驱动头和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一端与鼓齿轮的联接部转轴连接以绕第一轴线旋转,另一端与驱动头的联接部转轴连接以绕第二轴线旋转,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垂直。即能实现任意转向功能,又因为为转轴连接而不容易脱落,解决了现有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中圆球式万向节容易从齿轮中脱出从而使驱动联接功能丧失或工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
技术介绍
电子照相式的图象形成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暴光,显影,转印,定影过程,在图象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象的设备。在充电过程,通过充电装置,利用如电晕放电方式对感光元件如感光鼓的表面充上均勻预定的电荷;在暴光过程,对已充上均勻预定电荷的感光元件表面进行选择性的暴光,被暴光的地方,由于感光元件的感光特性,电阻下降,于是被暴光的地方上的电荷接地消去,即暴光后,感光元件表面形成一对应于所欲形成图象的由电荷的分布所表征的静电潜像;在显影过程,通过显影部件,把用于形成可视图象的显影剂如碳粉,配合作用力如电场力的作用送到感光元件表面的静电潜像上,使得上述的静电潜像获得可视化;在转印过程,通过转印装置,如转印辊把感光元件表面静电潜像上的显影剂转移到图象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在定影过程,通过定影装置把转移到图象形成介质上的显影剂牢固于图象形成介质上。通常,处理盒是通过装配在感光元件一端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接受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而工作的。美国专利US2008/0152388A1公开了一种处理盒,其感光元件端部的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式采用圆球式万向节驱动联接结构。这种驱动联接结构存在如下不足圆球式万向节容易从齿轮中脱出(特别是在运输的过程当中,此现象更易出现),从而使驱动联接功能丧失或工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以解决现有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中圆球式万向节容易从齿轮中脱出从而使驱动联接功能丧失或工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感光元件端部的带有联接部的鼓齿轮,用于从图像形成装置上接受驱动力的带有联接部的驱动头,其特征是,还包括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一端与鼓齿轮的联接部转轴连接以绕第一轴线旋转,另一端与驱动头的联接部转轴连接以绕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垂直。所述中间连接件为圆筒状,所述鼓齿轮的联接部和驱动头的联接部在圆筒状的中间连接件内通过轴销和轴孔进行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两端分别与鼓齿轮的联接部和驱动头的联接部铰链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为十字形,所述鼓齿轮的联接部和驱动头的联接部为伸出两个侧壁的支架,支架两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十字形中间连接件相配接的配合孔,所述鼓齿轮的联接部和驱动头的联接部通过十字形中间连接件和配合孔进行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两端设置有板状凸起,所述鼓齿轮的联接部和驱动头的联接部分别设置有开口槽,所述板状凸起伸入开口槽内通过销孔和锁定销进行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两端设置有开口槽,所述鼓齿轮的联接部和驱动头的联接部分别设置有板状凸起,所述板状凸起伸入开口槽内通过销孔和锁定销进行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槽和板状凸起,所述鼓齿轮的联接部和驱动头的联接部分别对应地设置有板状凸起和开口槽,所述板状凸起伸入开口槽内通过销孔和锁定销进行连接。所述中间连接件两端分别设置有板状凸起和开口槽,所述鼓齿轮的联接部和驱动头的联接部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开口槽和板状凸起,所述板状凸起伸入开口槽内通过销孔和锁定销进行连接。所述鼓齿轮的联接部和驱动头的联接部为弧形。所述鼓齿轮的联接部和驱动头的联接部为方形。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增加了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一端与鼓齿轮的联接部转轴连接以绕第一轴线旋转,另一端与驱动头的联接部转轴连接以绕第二轴线旋转,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垂直。即能实现任意转向功能,又因为为转轴连接而不容易脱落,解决了现有感光元件驱动组件中圆球式万向节容易从齿轮中脱出从而使驱动联接功能丧失或工作不稳定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I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感光元件驱动组件的装配视图。图IB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感光元件驱动组件的分解视图。图2A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感光元件驱动组件的装配视图。图2B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感光元件驱动组件的分解视图。图3A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感光元件驱动组件的装配视图。图;3B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感光元件驱动组件的分解视图。图4A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感光元件驱动组件的装配视图。图4B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感光元件驱动组件的分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IA和图IB所示,本实施例中,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感光元件端部的鼓齿轮1,用于从图像形成装置(图中未示出)上接受驱动力的驱动头3,一端与鼓齿轮1 相连、另一端与驱动头3相连的圆筒状中间连接件2,还包括用于锁定鼓齿轮1与中间连接件2以及驱动头3与中间连接件2的锁定销如和锁定销4b。下面就详细描述一下本实施例中驱动头3能够实现万向摆动的工作原理,如图Ia 和图Ib所示,鼓齿轮1上设置有与中间连接件2相连的鼓齿轮联接部la,鼓齿轮联接部Ia 的直径为Dl,鼓齿轮1的联接部Ia上设置有销孔lb,中间连接件2的内径为D2,中间连接件2上设置有销孔加,驱动头3的联接部3a直径为D3,联接部3a上设置有销孔北。当鼓齿轮1、中间连接件2以及驱动头3装配完成后,通过设置鼓齿轮1、中间连接件2以及驱动头3的配合部位的尺寸Dl、D2和D3之间的差值可以驱动头3的摆动角度,当Dl、D2和D3之间的值趋渐于相等时,鼓齿轮1、中间连接件2以及驱动头3之间处于紧配状态,此时中间连接件2和驱动头3摆动的角度为0,当D2 > Dl以及D2 > D3时,此时中间连接件2可沿锁定销如径向摆动一定的角度,驱动头3可沿锁定销4b径向摆动一定的角度,这样,使中间连接件2和驱动头3分别完成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的运动,最后这两个运动的合成运动方向就可以使驱动头3在一定的空间内实现万向摆动的效果。实施例二如图2A和图2B所示,为了使驱动头m3在空间内实现更大自由度万向摆动效果, 本实施例中,中间连接件m2与鼓齿轮ml以及驱动头m3之间的联接方式采取了铰接方式, 驱动头m3和鼓齿轮ml上分别设置有开口槽m3a和mla以及销孔m;3b和mlb,中间连接件m2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驱动头和鼓齿轮开口槽m3a和mla以及销孔mlBb和mlb相配合的板状凸起!11 和销孔m2b,锁定销m4a和锁定销m4b分别用于连接鼓齿轮ml和驱动头m3的两端的连接位,这样,驱动头m3和中间连接件m2通过沿锁定销m4b和锁定销m4a的径向摆动, 实现驱动头m3在空间内的更大自由度的万向摆动。实施例三如图3A和图:3B所示,为了使驱动头n3在空间内实现更大自由度万向摆动效果, 实施例二中鼓齿轮ml和驱动头m3上设置的开口槽mla和m3a也可设置在中间连接件m2 上,而鼓齿轮nl和驱动头n3上分别设置有板状凸起nla和n3a与中间连接件n2上的开口槽Ma配合,开口槽上设置有销孔n2b,板状凸起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销孔nib和n3b,锁定销nla和锁定销Ma分别用于连接鼓齿轮nl和驱动头n3的两端的连接位,这样,驱动头η3 和中间连接件η2通过沿锁定销Ma和锁定销n4b的径向摆动,同样可以实现驱动头n3在空间内的更大自由度的万向摆动。实施例四如图4Α和图4Β所示,当以上三个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中间连接件ρ2的长度无穷小时,中间连接件Ρ2变成类似十字形状,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光元件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感光元件端部的带有联接部的鼓齿轮,用于从图像形成装置上接受驱动力的带有联接部的驱动头,其特征是,还包括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一端与鼓齿轮的联接部转轴连接以绕第一轴线旋转,另一端与驱动头的联接部转轴连接以绕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曹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