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式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52936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杆式挤出机,包括料斗、机筒、螺杆、机头和模具,螺杆设置在机筒内,机筒的进料口与料斗相连,机筒的出料口与机头相连,机筒的外壁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螺杆包括螺杆头和螺杆本体,螺杆本体外设置有温度感应器,螺杆本体的外表面上缠绕有耐热温度高于200℃的高温绝缘导线,所述机筒上距离出料口40~50厘米处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抽气装置的抽气管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降低耗电量并提高加热速度,降低生产成本,能准确控制螺杆的加热温度,实现了局部加热与自动化控制;不需要在料斗上安装大功率的烘干设备,节省设备与能源,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加工时间,节约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 涉及挤出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杆式挤出机
技术介绍
在塑料挤出成型工艺中,对吸水率大的塑料原料,例如ABS、尼龙、有机玻璃、聚酯等,需要进行烘干前处理,方可生产,否则在挤出成型中产品会夹杂气泡,容易形成产品表面颜色昏暗,内部出现孔隙、汽泡痘疤,使产品的质量和拉力下降等后果。为了处理原料的水分,保证产品的质量,现有技术是采用在挤出机的料斗上安装一组大功率的烘干器对塑料原料进行烘干,不仅增加工序,而且耗电量大,烘干时间长,造成成本增加和生产效率下降。比如聚脂在160°C条件下需烘干5 6小时方可生产,有些原料甚至需要烘干24小时。目前,挤出机螺杆的加热通常是采用传统的加热装置,即用多组大功率的发热板对螺杆直接进行加热。这种加热装置的缺点是1、增加线路的负荷,增大成本;2、耗电量大,增大成本;3、发热丝受到高温容易烧坏,需要经常更换,造成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 阻碍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杆式挤出机,该挤出机的机筒在加热的同时,能除湿排气,对螺杆加热时耗电量低,加热速度快且加热装置不易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杆式挤出机,包括料斗、机筒、螺杆、机头和模具,所述螺杆设置在机筒内, 机筒的进料口与料斗相连,机筒的出料口与机头相连,机筒的外壁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螺杆包括螺杆头和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外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螺杆本体的外表面上缠绕有耐热温度高于200°C的高温绝缘导线,所述机筒上距离出料口 40 50厘米处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抽气装置的抽气管密封连接。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高温绝缘导线以相同间距间隔缠绕在螺杆本体的外表面上,缠绕宽度为15 20厘米,所述间距为10 15厘米。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高温绝缘导线沿同一螺旋方向螺旋缠绕在螺杆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螺距为10 15厘米。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高温绝缘导线为并排设置的多股线,其宽度为 15 20厘米。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高温绝缘导线为氟塑料耐高温绝缘导线或硅橡胶耐高温绝缘导线。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排气孔周边的筒体外侧凸出设置有螺纹体,所述抽气管与螺纹体螺纹连接并包覆有密封胶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对螺杆加热时,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降低耗电量并提高加热速度,提高了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准确控制螺杆的加热温度,提高了产品的成型精度和合格率,实现了局部加热与自动化控制;在挤出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机筒与送料螺杆对塑料原料的加热效果,使塑料原料中含有的水分蒸发掉并通过机筒上设置的排气孔及时排除掉,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不需要在料斗上安装大功率的烘干设备,节省设备与能源,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加工时间,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螺杆式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螺杆式挤出机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料斗2、机筒3、螺杆4、模具5、高温绝缘导线6、排气孔7、抽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示,一种螺杆式挤出机,包括料斗1、机筒2、螺杆3、机头和模具4,所述螺杆3设置在机筒2内,机筒2的进料口与料斗1相连,机筒2的出料口与机头相连,机筒2的外壁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螺杆3包括螺杆头和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外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螺杆本体的外表面上缠绕有耐热温度高于200°C的高温绝缘导线5,所述机筒2上距离出料口 40 50厘米处开设有排气孔6,所述排气孔6与抽气装置 7的抽气管密封连接。采用上述结构的螺杆式挤出机,在挤出过程中,在高温绝缘导线5中通入交变电流,则螺杆本体由于涡流效应,其内部沿圆周方向会发生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流,即涡流。螺杆本体的电阻率越小,则涡流产生的热量越大;螺杆本体的外周长越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越高,涡流就越大,产生的热量也越大,因此可通过设定高温绝缘导线5中通入的交变电流的频率,来准确控制螺杆本体的加热温度;由于涡流效应是在局部产生的,因此可实现螺杆本体的局部加热;利用涡流效应进行感应加热的非接触式避免了加热源与螺杆直接接触产生的热量损耗,避免了由于接触表面氧化产生接触不良而导致热量传递受阻的问题, 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降低耗电量并提高加热速度;由于采用了高温绝缘导线,在200°C高温下也不会受到损坏,因此提高了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机筒2上开设排气孔6,当塑料原料从料斗1进入机筒2后,塑料原料会随着送料螺杆3的旋转在前进中被加热,同时机筒2外壁安装的加热装置也对机筒2进行加热,使塑料原料中的水分蒸发产生蒸汽,蒸汽气体到达排气孔6后,通过排气孔6排出机筒2。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高温绝缘导线5以相同间距间隔缠绕在螺杆本体的外表面上,缠绕宽度为15 20厘米,所述间距为10 15厘米。采用这种缠绕方式, 可单独对螺杆本体的局部外表面上缠绕的高温绝缘导线5通入交变电流,从而实现对螺杆本体的局部加热;向不同部位的高温绝缘导线5中通入不同的交变电流,可以实现螺杆本体的局部温度差异化;向所有高温绝缘导线5中通入相同的交变电流时,相同间距的设计也有利于实现螺杆本体的受热均勻,提高螺杆本体的加热速度,降低热量损失。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高温绝缘导线5沿同一螺旋方向螺旋缠绕在螺杆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螺距为10 15厘米。采用这种缠绕方式,避免了不同部位的高温绝缘导线5需要对应设置有电源的情况,减少了生产设备与成本,同时有利于螺杆本体受热均勻。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高温绝缘导线5为并排设置的多股线,其宽度为15 20厘米。这样有利于提高螺杆本体的加热速度,降低热量损失。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高温绝缘导线5为氟塑料耐高温绝缘导线或硅橡胶耐高温绝缘导线。为了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排气孔6周边的筒体外侧凸出设置有螺纹体, 所述抽气管与螺纹体螺纹连接并包覆有密封胶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对螺杆加热时,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降低耗电量并提高加热速度,提高了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准确控制螺杆的加热温度,提高了产品的成型精度和合格率,实现了局部加热与自动化控制;在挤出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机筒与送料螺杆对塑料原料的加热效果,使塑料原料中含有的水分蒸发掉并通过机筒上设置的排气孔及时排除掉,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不需要在料斗上安装大功率的烘干设备,节省设备与能源,减少了工序,缩短了加工时间,节约生产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杆式挤出机,包括料斗、机筒、螺杆、机头和模具,所述螺杆设置在机筒内,机筒的进料口与料斗相连,机筒的出料口与机头相连,机筒的外壁安装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螺杆头和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外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螺杆本体的外表面上缠绕有耐热温度高于200℃的高温绝缘导线,所述机筒上距离出料口40~50厘米处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抽气装置的抽气管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式挤出机,包括料斗、机筒、螺杆、机头和模具,所述螺杆设置在机筒内,机筒的进料口与料斗相连,机筒的出料口与机头相连,机筒的外壁安装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包括螺杆头和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外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所述螺杆本体的外表面上缠绕有耐热温度高于200°C的高温绝缘导线,所述机筒上距离出料口 40 50厘米处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抽气装置的抽气管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式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绝缘导线以相同间距间隔缠绕在螺杆本体的外表面上,缠绕宽度为15 20厘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恩欣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