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吊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52937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装吊吸盘,包括支架、吸盘和储气瓶,吸盘与储气瓶固定在支架上,吸盘上连接有第一导管,储气瓶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装吊吸盘还有抽气管和三通管,所述第一导管与三通管的第一开口相连,所述第二导管与三通管的第二开口相连,所述抽气管与三通管的第三开口相连,提供一种效率高、装配方便、安全可靠、工作稳定的装吊吸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装吊吸盘结构的改进,有效的增强了吸盘的吸附能力,而且避免了装吊吸盘在运输过程中吸盘内真空泄露造成危险的问题,保证气压稳定,防止断气时产品无气压而脱落,确保了工作的可靠性,减小安全隐患,保证安全作业。(*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吊具,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吸盘吊具,具体为一种装吊吸盘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物料搬运设备多采用电磁铁、钢索、吊钩为吊具,在搬运的过程中使用该吊具存在效率低下、可靠性和安全性较低且容易损坏物料等问题,因此人们不断的对吊具的结构进行改进,真空吸盘吊具作为改进后的吊具已经用于对物料的搬运中。中国专利公开了专利号为200820080841. 8的一种多唇边式真空吸盘,通过对吸盘边缘的多唇边式涉及增强了吸盘和物料贴合处的密封效果,但当搬运物料的过程中内部真空泄露将会造成事故且在搬运过程中维修耽误工作时间,从而影响工作效率。采用吸气管对吸盘进行进一步吸气,但是在突然断气时在工作中的产品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率高、装配方便、安全可靠、工作稳定的装吊吸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吊吸盘,包括支架、吸盘和储气瓶, 吸盘与储气瓶固定在支架上,吸盘上连接有第一导管,储气瓶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装吊吸盘还有抽气管和三通管,所述第一导管与三通管的第一开口相连,所述第二导管与三通管的第二开口相连,所述抽气管与三通管的第三开口相连。抽气管在外部与真空泵相连,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存在多种变形结构,真空泵开始工作时,吸盘的腔体内一直处于抽气状态,当装吊吸盘的吸盘完全接触到所需搬动的物料时,这时吸盘内部抽气至真空,实现物料的运输,这时储气瓶内的空气被抽至真空,当真空泵停止运作时,储气瓶内为负压,可以一直保持着对物料的吸附力,保证气压稳定,防止断气时产品无气压而脱落,确保了工作的可靠性,减小安全隐患,保证安全作业。吸盘的数量可以根据物料的重量和外型尺寸决定的。为进一步避免断气时对气压的影响,本技术的改进有,所述抽气管与三通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气体只能从三通管流至抽气管的单向阀。为便于受力,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支架为“H”形,吸盘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支架的四个角上。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三通管的材质可为铸铁、铸钢、铸铜、铸铝、塑料或玻璃。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吸盘的材料为橡胶或聚氨酯。为便于人对吸盘腔内的压力值,本技术改进有,所述三通管上设置有真空表。为了便于杂质通过吸盘的腔体通过第一导管进而进入三通管和储气瓶,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吸盘与第一导管的连接处设有过滤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装吊吸盘结构的改进,有效的增强了吸盘的吸附能力,而且避免了装吊吸盘在运输过程中吸盘内真空泄露造成危险的问题,保证气压稳定。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装吊吸盘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支架;2-吸盘;3-储气瓶。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装吊吸盘,包括支架1、吸盘2和储气瓶3,吸盘2 与储气瓶3固定在支架1上,吸盘2上连有第一导管,储气瓶3连有第二导管,所述装吊吸盘还有抽气管和三通管,所述第一导管与三通管的第一开口相连,所述第二导管与三通管的第二开口相连,所述抽气管与三通管的第三开口相连。抽气管在外部与真空泵相连,连接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存在多种变形结构,真空泵开始工作时,吸盘2的腔体内一直处于抽气状态,当装吊吸盘的吸盘2完全接触到所需搬动的物料时,这时吸盘2内部抽气至真空,实现物料的运输,这时储气瓶内的空气被抽至真空,当真空泵停止运作时,由于储气瓶3内为负压,可以一直保持着对物料的吸附力,保证气压稳定,防止断气时产品无气压而脱落,确保了工作的可靠性,减小安全隐患,保证安全作业。吸盘2的数量根据物料的重量和外型尺寸决定的。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抽气管与三通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气体只能从三通管流至抽气管的单向阀。在抽气管与三通管的连接处设置的单向阀,只允许气体顺着三通管往抽气管的方向通过,反向则被截止的方向阀,真空泵停止工作时,即抽气管不往外抽气,由于出液瓶与吸盘腔体内都为负压,抽气管内的空气会回流至三通管内,单向阀阻隔回流的空气,确保装吊物料过程中,气压稳定,进一步减小安全隐患。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中,所述支架为“H”形,吸盘2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支架 1的四个角上。设置对称的支架1以及四个脚上都设置吸盘2受力更均勻,使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更稳定。其中,所述三通管的材质可为铸铁、铸钢、铸铜、铸铝、塑料或玻璃。其中,所述吸盘2的材料为橡胶或聚氨酯。不仅仅抗撕强度高,耐磨性好,而且与被吸附的物料实现软接触,不会应为碰撞将物料损伤。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三通管上设置有真空表,真空表可使工作人员直观的观察吸盘内的压力值。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吸盘与第一导管的连接处设有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可防止吸盘的腔体内的杂质进入三通管和储气瓶,有效的保障装吊吸盘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吊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吸盘和储气瓶,吸盘与储气瓶固定在支架上,吸盘上连接有第一导管,储气瓶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装吊吸盘还有抽气管和三通管,所述第一导管与三通管的第一开口相连,所述第二导管与三通管的第二开口相连,所述抽气管与三通管的第三开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吊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吸盘和储气瓶,吸盘与储气瓶固定在支架上, 吸盘上连接有第一导管,储气瓶连接有第二导管,所述装吊吸盘还有抽气管和三通管,所述第一导管与三通管的第一开口相连,所述第二导管与三通管的第二开口相连,所述抽气管与三通管的第三开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吊吸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与三通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气体只能从三通管流至抽气管的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恩欣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