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的货叉侧移调距装置,该装置至少包括油缸I、油缸II和液压管路,所述油缸I、油缸II都与液压管路连接,所述液压管路至少包括前端供油管路、功能切换管路,以及用于与叉车供油管路连接的多路阀。功能切换管路能在前端供油管路上组合产生两组独立工作的油路,且两组油路之间互不干扰。利用叉车的货叉侧移调距装置后,叉车总成只需要两个油缸和一套供油管路便能实现侧移、调距功能,除此之外还能实现单根货叉侧移的功能,进而通过侧移单根货叉实现调距的目的,也实现了货叉在货叉架上的定位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叉车的货叉侧移调距装置,尤其涉及该货叉侧移调距装置的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叉车的货叉具有调距功能,但是现有的货叉调距功能只限于货叉之间分开或者合拢。1999年8月4日公开的中国专利,为新型叉车货叉专用调距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331651Y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货叉合拢和分开的货叉调距装置。该装置中至少包括两根货叉,以及一个推动该货叉的液压管路。两根货叉活动安装在货叉总成上,并受两个油缸控制。油缸和液压管路连通,并且油缸的进油方式都相同,即工作后两个油缸同时伸出或者缩回。油缸相向安装在货叉总成上,工作时油缸同时伸出则货叉分开,油缸同时缩回则货叉合拢。该结构的货叉调距装置中货叉个数与油缸数成一比一的关系,即必须由一个油缸控制一个货叉运动。这样要实现多个货叉的货叉总成调距功能,则必须配备更多的油缸以及附加相应的油路。存在结构复杂、功能单一的缺点。为了更能适应多变的使用要求,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既可以调距,又可以侧移的货叉侧移调距装置。2006年9月20日公开的中国专利,为大吨位叉车整体式侧移调距叉,授权公告号为CN1833994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侧移、调距结合的货叉总成。 该大吨位叉车整体式侧移调距叉包括内货叉架、前货叉架和两个货叉,前货叉架为倒门状, 其中部水平设有货叉承重轴,两货叉上部分别套接着货叉承重轴,内货叉架垂直位于前货叉架后部,内货叉架上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轴套,承重轴插设在轴套内,承重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着前货叉架的两侧垂直臂,承重轴下方平行设有侧移油缸,侧移油缸的一端连接着前货叉架一侧垂直臂,另一端连接着轴套外侧;前货叉架的两侧垂直臂内侧分别连接着的一调距油缸的尾部,左侧调距油缸的头部一端连接着右货叉,右侧调距油缸的头部一端连接着左货叉;内货叉架安装与叉车的内门架上。侧移调整时,侧移油缸在叉车液压系统提供的油压下,推动前货叉架通过承重轴与轴套的配合移动实现相对于内货叉架的左右移动。调距运动时,左右调距油缸在叉车液压系统提供的油压下推动左右调距叉分别在货叉承重轴上实现货叉之间的合拢或分开的调距功能。虽然上述结构的货叉侧移调距装置起到了侧移和调距的功能,但是必须保证有两组独立工作的油路参与工作,即用于侧移的油路和用于调距的油路;还需要至少三个油缸, 即用于侧移的一个油缸和用于调距的两个油缸。因此该装置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叉车的货叉侧移调距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叉车的货叉侧移式调距装置至少包括油缸I、油缸II和液压管路,所述油缸I、油缸II都与液压管路连接,所述液压管路至少包括前端供油管路、功能切换管路,所述前端供油管路至少包括进油管I、进油管II和回油管I,所述进油管I与油缸I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进油管II与油缸II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管I与油缸I、油缸II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功能切换管路至少包括回油管 II、进油管III、回油管III、进油管IV,所述回油管II与回油管I连接,所述进油管III通过四通阀与进油管I连接,所述进油管III通过四通阀与回油管III连接,所述进油管IV通过三通阀与进油管II连接,所述四通阀与三通阀之间通过电磁油路连接,所述液压管路还包括用于与叉车供油管路连接的多路阀,所述回油管II、进油管III、回油管III、进油管IV 连接在多路阀上。本技术中功能切换管路能在前端供油管路上组合产生两组独立 工作的油路, 且两组油路之间互不干扰。油压在油缸I、油缸II上形成作用力后,油缸I、油缸II独立工作,油缸推动货叉后可移动全部货叉,完成调距、侧移功能,还能实现单根货叉侧移,进而起到的调距功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电磁油路至少包括一个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四通阀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电磁阀与三通阀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叉车的货叉侧移调距装置后,叉车总成只需要两个油缸和一套供油管路便能实现侧移、调距功能,除此之外还能实现单根货叉侧移的功能,进而通过侧移单根货叉实现调距的目的,也实现了货叉在货叉架上的定位功能。该叉车的货叉侧移调距装置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实现的调距范围广、侧移调整功能完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叉车的货叉侧移调距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叉车的两个货叉安装在货叉架上,货叉架上还安装有油缸I 1和油缸II 2,油缸I 1的伸缩端与油缸II 2的伸缩端相向而对。叉车上设有货叉侧移调距装置,该装置除油缸 I 1和油缸II 2外,还有一套液压管路。如图1所示,液压管路包括了前端供油管路3和功能切换管路7,以及一个便于液压管路与叉车主供油管路连接的多路阀16。前端供油管路3包括进油管I 4、进油管II 5和回油管I 6。进油管I 4连接在油缸I 1的进油口上;进油管II 5连接在油缸II 2的进油口上;回油管I 6与油缸I 1、油缸II 2的出油口都连接。为了便于连接,回油管I 6先是通过一个三通阀与油缸II 2的出油口连接,然后在三通阀上接辅助油管与油缸I 1的出油口连接。连接后,进油管I 4与油缸I 1的进油口连通;进油管II 5与油缸II 2的进油口连通;回油管I 6与油缸I 1、 油缸II 2的出油口连通。功能切换管路7包括回油管II 8、进油管1119、回油管11110、进油管IV 11。回油管II 8的一端与多路阀16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另一端与回油管I 6连接。进油管III9 的一端与多路阀16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另一端与一个四通阀12连接,该四通阀12的一个接口上连接进油管I 4 ;回油管IIIlO的一端与多路阀16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四通阀12的接口上。进油管IV 11 一端与多路阀16的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另一端连接一个三通阀13,该三通阀13的一个接口与进油管II 5连接。在该三通阀13与四通阀 12之间连接有电磁油路14。电磁油路14中包括一个双向电磁阀15,电磁阀15的一端连接有辅助油管,辅助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在三通阀13的接口上;电磁阀15的另一端也连接有辅助油管,辅助油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四通阀12的接口上。当电磁阀15打开后三通阀13和四通阀12之间连通。连接后,回油管I 6与回油管II 8连通;进油管14、进油管1119、回油管IIIlO以及电磁阀15与四通阀12之间的辅助油管连通;进油管II 5、进油管IV 11以及电磁阀15与三通阀13之间的辅助油管连通。多路阀16与叉车的主供油管路连接,其上的接口两个为一组,工作时每组的两个接口上液压油一进一出,形成配对关系。管路连接时,回油管II 8、进油管III9连接在配对的一组接口上;回油管11110、进油管IV 11连接在配对的一组接口上。货叉侧移作时,电磁阀15关闭,液压油只在多路阀16连接回油管11110、进油管 IV 11的接口上流动。液压油从进油管IV 11进入,流经三通阀13后流入进油管II 5,液压油从油缸II 2的进油口进入油缸II 2内,此时油缸II 2的活塞向外伸出。从油缸II 2 的出油口流出的液压油经过辅助油管流向油缸I 1的出油口,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的货叉侧移调距装置,该货叉侧移式调距装置至少包括油缸I(1)、油缸II(2)和液压管路,所述油缸I(1)、油缸II(2)都与液压管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管路至少包括前端供油管路(3)、功能切换管路(7),所述前端供油管路(3)至少包括进油管I(4)、进油管II(5)和回油管I(6),所述进油管I(4)与油缸I(1)的进油口连接,所述进油管II(5)与油缸II(2)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管I(6)与油缸I(1)、油缸II(2)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功能切换管路(7)至少包括回油管II(8)、进油管III(9)、回油管III(10)、进油管Ⅳ(11),所述回油管II(8)与回油管I(6)连接,所述进油管III(9)通过四通阀(12)与进油管I(4)连接,所述进油管III(9)通过四通阀(12)与回油管III(10)连接,所述进油管Ⅳ(11)通过三通阀(13)与进油管II(5)连接,所述四通阀(12)与三通阀(13)之间通过电磁油路(14)连接,所述液压管路还包括用于与叉车供油管路连接的多路阀(16),所述回油管II(8)、进油管III(9)、回油管III(10)、进油管Ⅳ(11)连接在多路阀(1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友高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