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19907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流体加热装置,所述流体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外部壳体,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包括若干圈导线,所述导线将外部壳体缠绕;所述外部壳体内设有隔层,该隔层将外部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n个通道;所述外部壳体设有入口、出口,各通道设有入口、出口;所述外部壳体内的多个通道中,第1通道的入口为外部壳体的入口,出口连接第2通道的入口;第i+1通道的入口连接第i通道的出口,其中,i为通道的编号,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流体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加热装置,尤其是大型设备通常通过燃煤加热。燃煤加热的缺陷在于,成本高、效率低,同时还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后来出现了通过电磁感应原理的加热设备,如中国专利CN201020502237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制加热容器、隔热层、电磁感应线圈和交流电源,金属制加热容器的加热段外表面包裹有隔热层,隔热层的外表面绕接有电磁感应线圈,电磁感应线圈的缠绕始端和缠绕末端连接有交流电源。再如,中国专利CN201020278893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管,包括金属管、隔热层、螺线管层、保温层,所述的隔热层为一保温薄层,包裹在金属管外侧,螺线管层为一长螺线管,包裹在隔热层外侧,该螺线管层连接外部的变频器和交流电源,并由交流电源供电,保温层包裹在所述螺线管层外侧,起保温与保护作用。该电磁加热管不仅可以畅通无阻地输送水体, 而且可以在输水过程中同时加热和净化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然而,现有的电磁加热设备的加热效率还存在不足,对资源地利用率也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体加热装置,可快速有效地加热流体或液体,并可大大降低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体加热装置,所述流体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外部壳体,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包括若干圈导线,所述导线将外部壳体缠绕;所述外部壳体内设有隔层,该隔层将外部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η个通道;所述外部壳体设有入口、出口,各通道设有入口、出口; 所述外部壳体内的多个通道中,第1通道的入口为外部壳体的入口,出口连接第2 通道的入口;第i+Ι通道的入口连接第i通道的出口,其中,i为通道的编号,1 < i <n;第η通道的出口为外部壳体的出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部壳体长度方向上设置至少一隔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部壳体呈圆柱状,外部壳体内设有轴向设置的至少一隔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部壳体内设有四个隔层,将外部壳体内的空间隔成四部分,形成四个流体通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部壳体内的各流体通道截面积相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各通道的入口、出口设置分别设置在该通道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孔,作为通道的入口或出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部壳体的入口、出口设置在同一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部壳体包括不锈钢的内层、碳钢的外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部壳体外还设有保温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出的流体加热装置,通过在加热管内设置多个通道,可以使流体充分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并可有效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流体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流体加热装置,如可以加热氮气等流体, 也可以加热水等液体。所述流体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加热单元30、外部壳体20,电磁感应加热单元30包括若干圈导线,所述导线将外部壳体20缠绕。所述外部壳体20内设有隔层25,该隔层25将外部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η个通道。 所述外部壳体20设有入口 21、出口 22,各通道设有入口、出口。所述外部壳体20内的多个通道中,第1通道的入口为外部壳体20的入口 21,出口连接第2通道的入口 ;第i+Ι通道的入口连接第i通道的出口,其中,i为通道的编号,1 < i <n ;第η通道的出口为外部壳体20的出口 22。外部壳体20通常为管道状,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管道。优选地,在所述外部壳体20 长度方向上设置至少一隔层25。如,所述外部壳体呈圆柱状时,外部壳体20内设有轴向设置的至少一隔层25。如图1、图2所示,所述外部壳体20内设有四个隔层25,将外部壳体20内的空间隔成四部分,形成四个流体通道1、2、3、4,且流体通道1、2、3、4的截面积相等(可使流体流通比较均衡)。各通道的入口、出口设置分别设置在该通道的两侧(可增加流体的流通距离)。各通道的入口、出口的设计方法可以为所述隔板26的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孔26,作为通道的入口或出口。此外,如图1所示,所述外部壳体20的入口 21、出口 22设置在同一端,便于工作人员管理。所述外部壳体20包括不锈钢的内层24、碳钢的外层23,所述外部壳体外20还可以设有保温材料层。综上所述,本技术提出的流体加热装置,通过在加热管内设置多个通道,可以使流体充分加热,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并可有效降低综合耗能成本。 这里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 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外部壳体,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包括若干圈导线,所述导线将外部壳体缠绕;所述外部壳体内设有隔层,该隔层将外部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n个流体通道;所述外部壳体设有入口、出口,各流体通道设有入口、出口;所述外部壳体内的多个流体通道中,第1通道的入口为外部壳体的入口,出口连接第2通道的入口;第i+1通道的入口连接第i通道的出口,其中,i为通道的编号,1<i<n;第n通道的出口为外部壳体的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外部壳体,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包括若干圈导线,所述导线将外部壳体缠绕;所述外部壳体内设有隔层,该隔层将外部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η个流体通道; 所述外部壳体设有入口、出口,各流体通道设有入口、出口;所述外部壳体内的多个流体通道中,第1通道的入口为外部壳体的入口,出口连接第2 通道的入口;第i+Ι通道的入口连接第i通道的出口,其中,i为通道的编号,l<i<n; 第η通道的出口为外部壳体的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壳体长度方向上设置至少一隔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壳体呈圆柱状,外部壳体内设有轴向设置的至少一隔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娟顾宗达郑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