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3325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它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具有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料口,所述相邻的二个加热箱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加热箱内设有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的中心与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相对应。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在棒状轴承钢穿过加热箱内的电感线圈的过程中,利用电感线圈的电磁感应对棒状轴承钢进行加热,与传统的煤或燃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对棒状轴承钢加热的方式相比,不但清洁节能,同时也比较安全,此外,这种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可方便的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棒状轴承钢的加热温度,有利于在加热后的切断过程中提高料段剪切面的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制造设备,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把棒状轴承钢切断及锻打前对棒状轴承钢进行加热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轴承的内外圈进行毛坯锻造前,需把棒状的轴承钢进行加热后再切断,现有的对棒状轴承钢的加热方式通常为煤加热或燃气加热,具体的做法是把棒状轴承钢放入煤炉或燃气炉的炉膛内,利用炉膛内的火焰直接对棒状轴承钢进行加热,然后待棒状轴承钢达到一定的温度,把棒状轴承钢取出后进行切断并进行锻压,为了使棒状轴承钢在切断后直接进行锻压,棒状轴承钢的加热温度通常需达到1100°c左右。现有的这种煤炉或燃气炉的加热装置,一方面热效率较低,并且煤和燃气燃烧时会产生废气,不利于环保;另一方面对于棒状轴承钢的加热温度难以精确控制;此外,在1100°c左右的高温下进行棒状轴承钢的切断,此时,轴承钢的硬度已经大大下降,在剪切过程中使料段的剪切面发生带料变形,影响了料段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既节能,同时,又能很好的保证棒状轴承钢在切断时其剪切面具有较好的质量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它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具有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料口,所述相邻的二个加热箱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加热箱内设有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的中心与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加热箱的数目为2-4个。本技术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还包括一个送料装置。本技术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还包括一个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与电感线圈和送料装置控制连接。采用了本技术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在棒状轴承钢穿过加热箱内的电感线圈的过程中,利用电感线圈的电磁感应对棒状轴承钢进行加热,与传统的煤或燃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对棒状轴承钢加热的方式相比,不但清洁节能,同时也比较安全,此外,这种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可方便的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棒状轴承钢的加热温度,有利于在加热后的切断过程中提高料段剪切面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热箱,2-进料口,3-出料口,4-电感线圈,5-送料装置,6-控制中心, 7-棒状轴承钢。具体实施方式电磁感应加热是将交变电流,通过电感线圈(感应圈)转换成交变磁场后,作用于处于电磁场中的金属工件上。这时在工件中便会自然地产生许多闭合的旋转电流(涡流), 该电流极大相当于短路电流.由于电流具有热效应,所以自然会产生了很多的热量。另外, 工件内部还存在着一种磁滞损耗,它也会使工件内部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工件便会在极短的时间多以秒计内急剧升温,感应线圈一般根据不同温度要求由高温线绕制,受热体通常需要具有导磁性能。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它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加热箱1,所述加热箱1具有一个进料口 2和一个出料口 3,通常进料口 2和出料口 3 设在加热箱1的二个端面上,并且进料口 2和出料口 3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相邻的二个加热箱1的进料口 2和出料口 3的位置相对应,即相邻的二个加热箱1的进料口 2和出料口 3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加热箱1内设有电感线圈4,所述电感线圈4的中心与进料口 2和出料口 3的位置相对应,具体的说即电感线圈4的中心与进料口 2和出料口 3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这样,当棒状轴承钢7通过进料口 2进入加热箱1,并从出料口 3穿出加热箱的同时,棒状轴承钢 同时穿过电感线圈4,在穿过电感线圈4的过程中,电感线圈4 产生的高频磁场对棒状轴承钢7迅速加热。棒状轴承钢7的加热温度可以通过调节电感线圈4的频率及棒状轴承钢7的穿过速度来进行调节。即调高电感线圈4的频率或减低棒状轴承钢7的穿过速度可以提高棒状轴承钢7的加热温度,反之,调低电感线圈4的频率或加快棒状轴承钢7的穿过速度可以降低棒状轴承钢7的加热温度,通常为避免棒状轴承钢7 在料段切断的剪切过程中使料段的剪切面发生带料变形,棒状轴承钢7的最终加热温度设在800°C左右。本技术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的加热箱1的数目通常为2-4个。设置多个加热箱1的目的主要是采用多个加热箱1平行设置,棒状轴承钢7在穿过第一个加热箱1 经初步加热后马上进入第二个、第三个加热箱1继续加热,一方面使棒状轴承钢7的加热过程比较平稳均勻,避免棒状轴承钢7因加热不均勻造成的裂纹,另一方面,多个加热箱1平行设置,避免了棒状轴承钢7在温度升高刚度下降后因自重的下垂。所以,如果设置较少数量的加热箱1,如采用2个加热箱1,虽然整个加热装置的成本较少,但棒状轴承钢7的加热过程相对较快,棒状轴承钢7容易出现因加热不均勻造成的裂纹,同时,对棒状轴承钢7在温度升高刚度下降后因自重的下垂的抬升效果也较差;反之,如果设置较多数量的加热箱 1,如采用4个加热箱1,虽然棒状轴承钢7不易出现因加热不均勻造成的裂纹,对棒状轴承钢7因温度升高刚度下降后因自重的下垂的抬升效果也较好,但整个加热装置的成本大大增加。通常,在实际应用中采用3个加热箱1的方案。作为本技术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它还包括一个送料装置5。所述送料装置5通常为二个相对而设的滚轮,二个滚轮夹持住棒状轴承钢7,通过滚轮的转动把棒状轴承钢7水平移动并经过若干个加热箱1,并使棒状轴承钢7在经过加热箱1的过程中得到加热升温。作为本技术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它还可以包括一个控制中心6,所述控制中心6与电感线圈4和送料装置5控制连接。通过控制中心6对电感线圈4的频率和送料装置5的速度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棒状轴承钢7的加热实现自动化智能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加热箱(1),所述加热箱(1)具有一个进料口( 2)和一个出料口( 3),所述相邻的二个加热箱(1)的进料口 (2 )和出料口( 3 )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加热箱(1)内设有电感线圈(4 ),所述电感线圈(4 )的中心与进料口(2)和出料口(3)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1)的数目为2-4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送料装置(5)。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控制中心(6),所述控制中心(6)与电感线圈(4)和送料装置(5)控制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它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具有一个进料口和一个出料口,所述相邻的二个加热箱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加热箱内设有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的中心与进料口和出料口的位置相对应。采用了本技术的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在棒状轴承钢穿过加热箱内的电感线圈的过程中,利用电感线圈的电磁感应对棒状轴承钢进行加热,与传统的煤或燃气燃烧产生的火焰对棒状轴承钢加热的方式相比,不但清洁节能,同时也比较安全,此外,这种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可方便的通过控制中心控制棒状轴承钢的加热温度,有利于在加热后的切断过程中提高料段剪切面的质量。文档编号H05B6/10GK202035169SQ20112014794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状轴承钢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加热箱(1),所述加热箱(1)具有一个进料口(2)和一个出料口(3),所述相邻的二个加热箱(1)的进料口(2)和出料口(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加热箱(1)内设有电感线圈(4),所述电感线圈(4)的中心与进料口(2)和出料口(3)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建平董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环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