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90043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用以在保证显示区域不变和框架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使液晶显示器更轻薄。所述液晶显示器由框架,导光板,反射片,光学膜材以及液晶面板组装固定组成,所述框架由内框与胶框组成,所述反射片的底面通过强双面胶体贴附于所述胶框上;所述导光板垂直叠加在所述反射片上,所述导光板的外边缘与所述胶框卡合在一起;所述光学膜材垂直叠加在所述导光板上;所述液晶面板通过双面胶带分别贴附于所述胶框上和所述光学膜材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应用主流电子产品上的小尺寸液晶显示器向薄型化、轻巧化方向发展。如图Ia所示,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包括框架100、导光板200、反射片300、光学膜材400、液晶面板500、前框600和背板700。其中,框架100由橡胶材料制成,因此也称为胶框。前框600、背板700与框架100通过扣合方式固定在一起,反射片300通过强双面胶体贴附于框架100上,背板700的底面用于支撑框架100和反射片 300,导光板200垂直叠加在反射片300上,光学膜材400垂直叠加在导光板200上,液晶面板500通过双面胶带同时贴附于框架100和光学膜材400上。如图Ib所示,为不包含前框的液晶显示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目前,大部分的电子产品中,尺寸在7英寸以下的液晶显示器的厚度一般在2毫米左右,且具有一定的重量,如何在保证显示区域不变和框架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使液晶显示器更轻薄成为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用以在保证显示区域不变和框架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使液晶显示器更轻薄。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框架(100),导光板Q00),反射片(300), 光学膜材G00)以及液晶面板(500),所述框架(100)由内框(101)与胶框(10 组成,其中所述反射片(300)通过强双面胶体贴附于所述胶框(10 上;所述导光板(200)垂直叠加在所述反射片(300)上,所述导光板O00)与所述胶框(10 卡合在一起;所述光学膜材(400)垂直叠加在所述导光板(200)上;所述液晶面板(500)通过双面胶带分别贴附于所述胶框(10 上和所述光学膜材 (400)上。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器,通过由内框与胶框组成框架,以此保证框架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支撑强度,由于比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省掉了前框和背板,从而缩小了液晶显示器的外型尺寸,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并减轻了液晶显示器的重量,这样, 达到了在保证显示区域不变和框架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使液晶显示器更轻薄的目的。同时,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器,由于无需将前框、背板与框架通过设置的卡合结构固定在一起,从而精简了液晶显示器的组装步骤。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Ia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Ib为现有技术中,不包括前框的液晶显示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框架的立体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框架的立体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框架的透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第一种可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第二种可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第三种可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框架凹槽与导光板的凸缘嵌合结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框架凹槽与导光板的凸缘嵌合结构俯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的立体示意简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显示器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目前常见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固定方式为前框600、背板700与框架100通过扣合方式固定在一起,背板700的底面用以制成反射片300和框架100,支撑整个液晶显示器的重量,由于前框600、背板700和框架100以及反射片300在垂直方向上的叠加关系,使得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包含前框600和背板700的厚度,7英寸以下的主流电子产品的液晶显示器的厚度一般在2毫米左右,而前框600和背板700的厚度均为0. 2毫米左右,约为整个液晶显示器整体厚度的1/5左右;在外轮廓尺寸上,由于背板700与框架100在水平方向上的叠加关系,使得外轮廓尺寸增加了两层背板700的厚度,从而增加了整个液晶显示器的尺寸; 由于前框600和背板700为金属材质,从而增加了液晶显示器的重量,一般地,前框600和背板700的重量约占整个液晶显示器的1/6左右。基于上述分析,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用以在保证显示区域不变和框架的支撑强度的前提下,达到使液晶显示器更轻薄的目的。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器,由框架100,导光板200,反射片300,光学膜材400 以及液晶面板500组装固定组成,框架100由内框101与胶框102组成,其中反射片300通过强双面胶体贴附于胶框102上;导光板200垂直叠加在反射片300上,导光板200与胶框102卡合在一起;光学膜材400垂直叠加在导光板200上;液晶面板500通过双面胶带分别贴附于所述胶框102顶面和光学膜材400的顶 与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相比,由于省掉了前框600和背板700,既降低了材料的浪费,又缩小了液晶显示器的尺寸,降低了液晶显示器的厚度,并减轻了液晶显示器的重量,同时由于无需将前框600、背板700与框架100通过设置的卡合结构固定在一起,从而精简了液晶显示器的组装步骤。具体实施中,内框101可以选用能够满足框架100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支撑强度的材质制成,优选的,可以为金属材质或强度与金属材质相当的复合材质。优选的,内框101和胶框102采用一体注塑的方式注塑在一起。内框101的截面设计的原则为可以保证整个框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支撑强度,用以支撑整个显示模块。特别的,内框101的截面可以设计为“L”形或者半回形针形。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由内框101和胶框102注塑为一体的框架100的立体正视图;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框架100的立体侧视图;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框架100的透视图。实施例一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器第一种可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内框101注塑在胶框102的外部,且内框101的截面设计为“L” 形。优选的,内框101的外侧高度与所述胶框102的外侧高度平齐,这样可以减小液晶显示器的外轮廓尺寸;或者,内框101的底面与胶框10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这样,可以降低液晶显示器的整体厚度。当然,在具体实施本技术时,当内框101注塑在胶框102的外部时,可以既使得内框101的外侧高度与所述胶框102的外侧高度平齐,又使得内框101的底面与胶框102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实施例二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器第二种可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内框101注塑在胶框102的内部,且内框101的截面设计为“L” 形。与金属模块相比,由于胶框102外侧的柔韧特性,更易于与客户系统匹配,不会因为各组件制造过程中的制造误差造成安装不便。同时,由于内部内框101的作用,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0)、导光板(200)、反射片(300)、光学膜材(400)及液晶面板(500),所述框架(100)由内框(101)与胶框(102)组成,其中:所述反射片(300)通过强双面胶体贴附于所述胶框(102)上;所述导光板(200)垂直叠加在所述反射片(300)上,所述导光板(200)与所述胶框(102)卡合在一起;所述光学膜材(400)垂直叠加在所述导光板(200)上;所述液晶面板(500)通过双面胶带分别贴附于所述胶框(102)上和所述光学膜材(40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