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气体供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90044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供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气体供气装置,包括支装小车、阀门管路系统、外壳、绝热夹层、内胆、汽化器、前支撑组件、后支撑组件、冷却屏,所述外壳固定在支装小车上,内胆通过前支承组件和后支撑组件与外壳连接,阀门管路系统设置在外壳的前部,内胆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真空绝热夹层,冷却屏安装在内胆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储存低温液体,又能供应低温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化、功能齐全,低温供气灵活方便、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速效的特点,不仅适用科研院所,而且适用航天航空等科研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供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气体供气装置
技术介绍
在低温气体使用领域目前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制冷机制冷对常温气体进行冷却的方法来获得低温气体,其缺点是制冷机预冷时间常,能耗大,设备投资成本高,安装后不能自由移动,不能间断供应低温气体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必须借助制冷机冷却降温且不能移动和不能间断供应低温气体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储存低温液体,又能供应低温气体的供气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有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低温气体供气装置,包括支装小车、阀门管路系统、外壳、绝热夹层、 内胆、汽化器、前支撑组件、后支撑组件、冷却屏,所述外壳固定在支装小车上,内胆通过前支承组件和后支撑组件与外壳连接,阀门管路系统设置在外壳的前部,内胆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真空绝热夹层,冷却屏安装在内胆下部。其中,所述的阀门管路系统包括进液截止阀、进气截止阀、排空阀、出气截止阀、压力表、安全阀、降压阀、液位显示器、增压截止阀和升压阀,其中进液截止阀通过进液管与内胆相连,而内胆下部通过出液管与增压截止阀、升压阀、汽化器和进气截止阀依次相连,进气截止阀通过常温进气管与冷却屏相连,冷却屏通过低温出气管与出气截止阀相连,压力表、安全阀和液位显示器连接到前支撑组件上,并通过排空管同内胆的上部空间相通,排空阀通过排空管与内胆相连通,降压阀连接在排空管和常温进气管之间,进液截止阀、进气截止阀、排空阀、出气截止阀分别焊接到前支撑组件上,增压截止阀焊接到外壳的前部,并同内胆下部的低温液体连通,其中,所述内胆由内前封头、内后封头和内筒体组成,内前封头位于内筒体的一端,内后封头位于内筒体的另一端,所述内胆通过前支撑组件设置固定进液管、常温进气管、排空管和低温出气管,并通过前支撑组件分别同阀门管路系统的进液截止阀、进气截止阀、排空阀和出气截止阀相连。其中,所述的后支撑组件安装在绝热夹层的后部。其中,所述的冷却屏05)完全浸泡在内胆(5)内的低温液体中。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能够依据低温液体常温储存、常温汽化、低温冷却的特点,采用低温体常温汽化后形成常温气体,再经过自身冷量冷却的方法获得低温气体,不受环境和地点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低温气体,方法先进,降低能耗;2、由于本专利技术由支装小车、内胆、外壳、绝热夹层、前支撑组件、后支撑组件、阀门管路系统、汽化器、冷却屏等组成,可在机车牵引下或人力推动下,前后左右自由移动供应低温气体;3、由于本专利技术中汽化器的汽化管外围安装有扁状的吸热片,在常温下低温液体汽化快;4、由于本专利技术内胆内部设置冷却屏,并完全浸泡在低温液体中,最大程度降低了气体出口处的气体温度,最低可获得_150°C的低温气体;5、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化、功能齐全,低温供气灵活方便、具有安全、环保、节能、速效的特点,不仅适用科研院所,而且适用航天航空等科研领域。附图说明图IA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IB为图IA的左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支装小车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俯视图;图3C图3A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图中支装小车1,阀门管路系统2,外壳3,绝热夹层4,内胆5,汽化器6,排空阀7, 降压阀8,安全阀9,压力表10,出气截止阀11,进气截止阀12,进液截止阀13,抽空口 14,增压截止阀15,升压阀16,前支撑组件17,内前封头18,内筒体19,进液管20,排空管21,液位显示器22,低温出气管23,常温进气管M,冷却屏25,内后封头沈,后支撑组件27,小车支架观,万向轮四,定向轮30。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IA所示,本专利技术由支装小车1、阀门管路系统2、外壳3、绝热夹层4、内胆5、 汽化器6、前支撑组件17、后支撑组件27和冷却屏25等主要部件组成,外壳3固定在支装小车1上,内胆5通过前支承组件17和后支撑组件27与外壳3连接,用来储存低温液体, 外壳3保护内胆5并对整个装置起支撑作用,具有高强度及良好绝热性能的前支承组件17 和后支撑组件27将内胆5悬挂在外壳3之内,阀门管路系统2设置在外壳3的前部,内胆 5和外壳3之间形成一个真空绝热夹层4,冷却屏25安装在内胆5下部。如图IB所示,阀门管路系统2包括进液截止阀13、进气截止阀12、排空阀7、出气截止阀11、压力表10、安全阀9、降压阀8、液位显示器22、抽空口 14、增压截止阀15和升压阀16,其中进液截止阀13通过进液管20与内胆5相连,而内胆5下部通过出液管与增压截止阀15、升压阀16、汽化器6和进气截止阀12依次相连,抽空口 14位于增压截止阀15上方,进气截止阀12通过常温进气管M与冷却屏25相连,冷却屏25通过低温出气管23与出气截止阀11相连,压力表10、安全阀9和液位显示器22连接到前支撑组件17上,并通过排空管21同内胆5的上部空间相通,排空阀7通过排空管21与内胆5相连通,降压阀8 连接在排空管21和常温进气管M之间,进液截止阀13、进气截止阀12、排空阀7、出气截止阀11分别焊接到前支撑组件17上,增压截止阀15焊接到外壳3的前部,并同内胆5下部的低温液体连通,用来控制低温液体的汽化。在图2中,内胆5由内前封头18、内后封头沈和内筒体19组成,内胆5通过前支撑组件17设置进液管20、常温进气管M、排空管21和低温出气管23,并通过前支撑组件17 分别同阀门管路系统2的进液截止阀13、进气截止阀12、排空阀7和出气截止阀11相连。前述的后支撑组件27安装在绝热夹层4的后部。前述的汽化器6的汽化管外围安有扁状的吸热片。冷却屏25通过常温进气管M和低温出气管23安装在内胆5下部,用来冷却进入内胆5的常温气体。内胆5和外壳3形成一个高真空绝热夹层4,阻止内胆5里的低温液体与外部的热交换。前支撑组件17的一端焊接到内胆5上,进液管20、常温进气管M、排空管21、低温出气管23通过前支撑组件17进入内胆5内部。后支撑组件27安装在绝热夹层 4的后部,降低了内胆5与外壳3之间的热传导,使后支撑组件27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在图3A、图3B、图3C中,支装小车1由支装架观、万向轮四和定向轮30组成,在支装架28的前部设置两个万向轮四,后部设置两个定向轮30保证装置前后左右自由移动。在图4中,低温液体通过进液截止阀13进入到内胆5中,内胆5中的低温液体通过增压截止阀15、升压阀16进入汽化器6汽化,低温液体吸热汽化为常温气体,经进气截止阀12进入到冷却屏25冷却后变为低温气体,经出气截止阀11排到该低温气体供应装置外供客户使用。冷却屏25因与常温气体的热交换吸热,导致部分低温液体汽化变为气体,使内胆5内压力升高,当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内胆5内的一部分气体经过降压阀8排入冷却屏 25内冷却,形成低温气体经出气截止阀11排到该低温气体供应装置外供客户使用。内胆5 内的另一部分气体则通过排空阀7排放,降低内胆5内的压力。冷却屏25完全浸泡在低温液体中,压力表10用来指示内胆5内的压力。安全阀 9是整个低温气体供应装置安全装置,当装置的绝热夹层4真空丧失时,造成内胆5内的低温液体汽化,压力上升,安全阀9打开排放气体,使内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气体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装小车(1)、阀门管路系统(2)、外壳(3)、绝热夹层(4)、内胆(5)、汽化器(6)、前支撑组件(17)、后支撑组件(27)、冷却屏(25),所述外壳(3)固定在支装小车(1)上,内胆(5)通过前支承组件(17)和后支撑组件(27)与外壳(3)连接,阀门管路系统(2)设置在外壳(3)的前部,内胆(5)和外壳(3)之间形成一个真空绝热夹层(4),冷却屏(25)安装在内胆(5)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运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瑞丰气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