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92542 阅读:4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串接在保护气输送管道和炉鼻子之间,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底部进气、顶部出气的电加热加湿箱(3),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底部与保护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顶部通过水珠分离器(6)再与炉鼻子连接。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珠自动排放器(7),所述水珠自动排放器(7)连接在水珠分离器(6)与加湿装置的水珠排溢口(8)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炉鼻子保护输送气体微量加湿装置,其串接在炉鼻子保护气的输送管路上,用来加湿炉鼻保护气。有防溢、防过湿饱和水珠渗入的作用,能确保加湿气微湿,安全可靠地进入炉鼻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湿装置,属于冶金工程
具体来说为一种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冷轧热镀锌生产线上的锌锅炉鼻子,其炉鼻内的气氛可通过露点仪检测露点(露点是代表气体中水蒸汽的含量,带钢在炉子内进行退火时必须处于低露点的保护气体下), 但不能对露点进行调控,当前的炉鼻内气氛露点低,炉鼻内锌液产生锌灰影响热镀锌板面的质量。加湿器加湿炉鼻内气氛提高露点会产生气氛过湿,过饱和水珠进入炉鼻容易引发爆炸事故。故一般不做炉鼻气氛露点调整,从而导致炉鼻内锌液产生锌灰影响热镀锌板面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国内主要存在如下专利申请号/专利号200920211124. 9增湿装置。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增湿装置,具有水汽发生罐,设在所述水汽发生罐内部底部上的加热器,安装有气体加湿流量调节阀的气体进入管,其从所述水汽发生罐外部通向其内部下方,安装有气体旁通流量调节阀的气体支管,其一端连接在所述气体进入管的进口端至所述气体加湿流量调节阀之间, 以及安装有加湿气体控制阀的加湿气体供给管,其一端通向所述水汽发生罐内部上方,另一端连接着所述气体支管的另一端和混合管的一端,所述混合管的另一端分支成二个混合支管。该专利提供的技术用于调节锌锅炉鼻子内的湿度和气体气氛状况,以控制炉鼻子内的露点温度,减少锌锅内沉没辊辊面上的锌蒸汽凝结现象,提高带钢质量。然而,该专利提供的装置复杂,操作过程繁琐,造价过高,占地面积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炉鼻子保护输送气体微量加湿装置, 用于锌锅炉鼻子内的露点气氛调节(湿度和气体调节),该加湿装置串接在炉鼻子保护气的输送管路上,用来加湿炉鼻保护气,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串接在保护气输送管道和炉鼻子之间,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底部进气、顶部出气的电加热加湿箱,所述电加热加湿箱底部与保护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电加热加湿箱顶部通过水珠分离器再与炉鼻子连接。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炉鼻子保护输送气体微量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珠自动排放器,所述水珠自动排放器连接在水珠分离器与加湿装置的水珠排溢口之间。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炉鼻子保护输送气体微量加湿装置,所述水珠分离器为筒体结构。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炉鼻子保护输送气体微量加湿装置,所述电加热加湿箱的顶部设置有液位控制开关。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炉鼻子保护输送气体微量加湿装置,所述电加热加湿箱的底部设置有与水珠排溢口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上设置有电磁排水阀。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炉鼻子保护输送气体微量加湿装置,所述液位控制开关监控电磁排水阀感应电加热加湿箱的控制液位。本技术所述的炉鼻子保护输送气体微量加湿装置,其串接在炉鼻子保护气的输送管路上,用来加湿炉鼻保护气。有防溢、防过湿饱和水珠渗入的作用,能确保加湿气微湿,安全可靠地进入炉鼻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炉鼻子保护输送气体微量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用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有任何限制。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炉鼻子保护输送气体微量加湿装置串接在保护气输送管道和炉鼻子之间,其包括底部进气、顶部出气的电加热加湿箱3,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底部与保护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顶部通过水珠分离器6再与炉鼻子连接。以防止加湿箱中加湿液液位上升至出气口而溢出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是,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珠自动排放器7,所述水珠自动排放器7连接在水珠分离器6与加湿装置的水珠排溢口8之间。所述水珠分离器6为筒体结构。水珠分离器6分离收集的过饱和水珠进入分离器排放口的水珠自动排放器7,当水珠自动排放器7中的过饱和水珠达到一定量后,水珠自动排放器7打开排放后复位。进一步的是,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的顶部设置有液位控制开关4。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的底部设置有与水珠排溢口 8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上设置有电磁排水阀5。所述液位控制开关4监控电磁排水阀5感应电加热加湿箱3的控制液位。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串接在保护气输送管道和炉鼻子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底部进气、顶部出气的电加热加湿箱(3),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底部与保护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顶部通过水珠分离器(6)再与炉鼻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珠自动排放器(7),所述水珠自动排放器(7)连接在水珠分离器(6)与加湿装置的水珠排溢口(8)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珠分离器(6)为筒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加湿箱⑶的顶部设置有液位控制开关(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的底部设置有与水珠排溢口(8)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上设置有电磁排水阀(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开关(4)监控电磁排水阀(5)感应电加热加湿箱(3)的控制液位。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串接在保护气输送管道和炉鼻子之间,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底部进气、顶部出气的电加热加湿箱(3),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底部与保护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顶部通过水珠分离器(6)再与炉鼻子连接。所述加湿装置还包括水珠自动排放器(7),所述水珠自动排放器(7)连接在水珠分离器(6)与加湿装置的水珠排溢口(8)之间。本技术所述的炉鼻子保护输送气体微量加湿装置,其串接在炉鼻子保护气的输送管路上,用来加湿炉鼻保护气。有防溢、防过湿饱和水珠渗入的作用,能确保加湿气微湿,安全可靠地进入炉鼻子。文档编号C23C2/40GK202054880SQ201120122838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2日专利技术者吴伟民 申请人:上海东新冶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保护输送气体的炉鼻子微量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串接在保护气输送管道和炉鼻子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底部进气、顶部出气的电加热加湿箱(3),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底部与保护气输送管道相连;所述电加热加湿箱(3)顶部通过水珠分离器(6)再与炉鼻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新冶金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