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淀粉废水资源化生产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89820 阅读:4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薯淀粉废水资源化生产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属于微生物肥料和废水资源化技术领域。该方法主要是以甘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主要营养原料,采用液态发酵的方法生产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生产工艺包括:(1)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甘薯淀粉废水进行预处理;(2)向装有预处理好的甘薯淀粉废水的三角瓶中接种斜面保藏的多粘类芽孢杆菌,振荡培养得到液体种子;(3)向装有预处理好的甘薯淀粉废水发酵罐中接种体积比为5%的液体种子,通无菌空气培养得到液态发酵产物;(4)培养好的发酵液经细菌计数后添加稳定剂和助剂,包装。该工艺生产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具有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特点,产品能明显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而且能够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同时为高效处理甘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浓度废水找到有效的资源化处理方法,减少污染物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肥料和废水资源化

技术介绍
甘薯是淀粉生产的良好原料来源,其深加工,可以解决因贮存鲜薯不当而导致大量烂薯的现象,甘薯淀粉经过不同深度的加工,可生产出数百种有价值的产品,增值10-30 倍左右。但是,目前的加工工艺,每生产1吨甘薯淀粉大约产出6-15吨高浓度有机废水,这些废水的COD值高达10000mg/L以上,主要含有溶解性淀粉、蛋白质、果胶、有机酸及少量的油脂,易腐败发酵,使水质发黑发臭,排入河流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量大时河流严重缺氧, 发生厌氧腐败,散发恶臭,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可能会因此而窒息死亡。而采用一般污水处理工艺将如此高浓度的废水处理达标,消耗惊人。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甘薯淀粉废水中的有机质(包括蛋白质、果胶、糖类等)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营养底物,可以做成微生物培养基,发酵生产微生物产品。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kicillus polymyxa)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对多种植物真菌、细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王智文等报道了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Cp-S316菌株对动植物真菌、细菌病原物具有广谱抗性,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多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甘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主要培养基原料进行液态发酵生产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包括如下步骤:(1)甘薯淀粉废水预处理:先将废水加热到100℃,煮沸3-10分钟,冷却至40-55℃,添加纤维素酶0-0.5IU/mL和果胶酶0-15IU/mL,连续搅拌,保温10-60分钟,再于115-126℃灭菌10-35分钟;(2)液体种子制备:向装有预处理好的甘薯淀粉废水的三角瓶中接种斜面保藏的多粘类芽孢杆菌,于30-37℃,120-200转/分振荡培养24-48小时,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利用甘薯淀粉废水生产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微生物肥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甘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为主要培养基原料进行液态发酵生产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包括如下步骤(1)甘薯淀粉废水预处理先将废水加热到100°C,煮沸3-10分钟,冷却至40-55°C,添加纤维素酶0-0. 5IU/mL和果胶酶0-15IU/mL,连续搅拌,保温10-60分钟,再于115_U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辉谷立坤宿燕明王谦庄国强张洪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