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发动机,且尤其涉及暴露于内燃发动机排气供给流的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因此可以不构成现有技术。内燃发动机产生排气,包括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0),氮氧化物(NOx),颗粒物质(PM)和其他排放气体。可采用排气再循环(EGR)系统通过用惰性的再循环排气稀释进入的空气来减少氮氧化物(NOx),从而减少峰值燃烧温度并相应地减少NOx水平。燃烧温度可通过冷却再循环的排气而得以进一步降低,导致浓度更高的再循环排气。EGR系统可包括在再循环排气进入进气歧管之前冷却再循环排气的热交换器。EGR阀或其他计量装置可调节进入进气歧管的排气流量。用于与EGR系统一起使用的热交换器包括排气流再循环通过其的多个热交换管道,这些热交换管道由导热材料构成。热交换管道与吸收通过热交换管道壁的排气的热量的流体(例如发动机冷却剂或空气)接触。通过热交换管道壁的热传递效率在颗粒物质(PM) 淀析和凝结或以其他方式沉积在热交换管道壁上时会降低。已知的包括热交换器的排气系统可包括氧化催化转换器装置,其在热交换器入口的上游,用于与E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排气再循环系统的热交换器装置,其包括:热交换装置,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与在排气系统中流动的排气的再循环部分流体接触,且第二表面与第二流体进行流体接触;且第一表面包括用于减小粘附性能的表面处理,该粘附性能与从所述排气的所述再循环部分淀析出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的表面张力相关。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克纳夫尔,PG塞姆科维奇,
申请(专利权)人:A克纳夫尔,PG塞姆科维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