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控制释放中药的纳米仿生生物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652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释放中药的纳米仿生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生物材料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修复重建的支架材料。它以组织工程常用生物医用材料聚-L-乳酸为基材,采用相分离、溶剂置换、冷冻干燥法制备了纳米纤维三维网络支架材料;从仿生角度出发,使用明胶和壳聚糖对支架材料进行修饰,构建了类似于软骨细胞外基质的支架材料;在支架材料上承载了粉防己碱,作为细胞生长因子类似物,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提高软骨细胞的活性,维持软骨细胞的功能表达。该控制释放中药的纳米仿生生物材料的药物释放特征为在pH 7~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和37℃的仿生条件下,粉防己碱可随材料降解过程稳定释放,在6个月内累计药物释放率约为载药量的70~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控制释放中药的纳米仿生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属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或功能丧失,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今都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困扰医学界 的一个难题,全球每年都有数百万人死于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或功能丧失。目前用于组织和 器官损伤或功能丧失的治疗手段主要有移植、体外重建或使用医学装置作为辅助手段。 但是,移植存在着供体来源困难而难以满足治疗需要、手术复杂、患者需要终生接受免疫 抑制治疗及费用昂贵等缺点。而辅助装置并不能代替器官的所有功能,不能治愈疾病,只 能缓解症状或短期延续病人的生命。组织工程是将体外培养的高浓度的功能相关的活细胞 种植于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胞外基质(支架材料)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然后将其 移植到体内,达到形成新的有功能的组织的目的,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治疗手段。作为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应仿照细胞的微环境,使细胞在支架上粘连,合成细胞外基 质,传递化学信使(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和力学信号,实施营养物和代谢物的传递,能 量传递和信息传输,以维持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适宜平衡,才能形成工程化生物取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释放中药的纳米仿生生物材料,其特征是带有粉防己碱中药成分的纳米纤维三维网络支架材料,材料的孔隙率为92.4~98.2%,纤维直径分布在157~433nm范围,孔隙尺寸分布在3.6~25.4μm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控制释放中药的纳米仿生生物材料,其特征是带有粉防己碱中药成分的纳米纤维三维网络支架材料,材料的孔隙率为92.4~98.2%,纤维直径分布在157~433nm范围,孔隙尺寸分布在3.6~25.4μm范围。2. 权利要求1的控制释放中药纳米仿生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 .配制质量体积比1 7%浓度的聚-卜乳酸四氢呋喃溶液,加入1 50g/L粉防己碱三 氯甲垸溶液,置-20 8r的温度下静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云崔元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