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600HB级耐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6470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600HB级耐磨钢板,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41~0.50wt.%、Si?0.10~0.60wt.%、Mn?0.20~1.20wt.%、P≤0.050wt.%、S≤0.030wt.%、Cr:0.01~1.50wt.%、Mo:0.01~1.00wt.%、Ni:0.01~1.50wt.%、Ti:0.001~0.10wt.%、Al:0.001~0.10wt.%、RE:0.001~0.10wt.%、W:0.01~1.00wt.%、B:0.0005~0.0040wt.%,Ca:0.001~0.010wt.%,余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600HB级耐磨钢板硬度高(≥600HB),韧、塑性佳,抗磨损性极高,同时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焊接性,微观组织为马氏体或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非常适合在强磨损环境中工作,尤其在与高强度矿石等高硬度物料相接触的车辆或设施上,如铲斗和矿用电动轮自卸车车厢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磨钢,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600HB级耐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作条件特别恶劣情况下需要使用强、硬度高的耐磨钢板以减少设备的磨损量,延长其使用寿命。材料的耐磨性主要取决于其硬度,韧性也有一定的影响。耐磨钢的强、硬度越高, 其碳和合金含量越高,则焊接性能越差。同时切割、弯曲等使用性能也较差,这就限制了高硬度耐磨钢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现有耐磨钢大都为高碳耐磨钢,如中国专利CN1099810公开的,其最大碳含量高达1.20wt· %,严重降低耐磨钢的韧性。另外,中国专利CN1140205中的铬含量在%以上,中国专利CN1099810中锰含量高达7wt. %以上,具有很高的合金含量。大量的碳和合金含量会严重恶化耐磨钢的焊接和加工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600HB级耐磨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尽量降低碳及合金元素含量基础上实现高强、高硬和优异的塑性、韧性的良好匹配,并使耐磨钢板有优异的使用性能,如焊接、切割、弯曲、机加工和耐磨性等,进而有益于耐磨钢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600冊级耐磨钢板,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0.41 0.50衬.Si 0. 10 0. 60wt. Mn :0. 20 1. 20wt. P ^ 0. 050wt. S ^ 0. 030wt. Cr 0. 01 1. 50wt. %、Mo :0. 01 1. OOwt. %、Ni :0. 01 1. 50wt. %,Ti :0. 001 0. IOwt. %、 Al :0. 001 0. IOwt. RE :0. 001 0. IOwt. W 0. 01 1. OOwt. B 0. 0005 0. 0040wt. %,Ca :0. 001 0. OlOwt. %,余量为!^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还要同时满足1. 50wt. % ≥ Si+Mn ≥ 0. 50wt. %,2. OOwt. %≥ Cr+Mo ≥0. 20wt. %,0. 15wt. % ≥Al+Ti ≥ 0. 03wt. %,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600HB级耐磨钢板的化学成分中碳含量控制在0.41 0.50wt%范围内。碳是耐磨钢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 可以显著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进而提高钢的耐磨性。碳对钢的韧性和焊接性能不利。因此,应合理控制钢中的碳含量,在获得高强度、高硬度的同时保证钢板的韧性及焊接性能。硅含量控制在0. 10 0.60衬%范围内。硅固溶在铁素体和奥氏体中提高它们的硬度和强度,然而硅含量过高会导致钢的韧性急剧下降。同时考虑到硅与氧的亲和力比铁强,焊接时容易产生低熔点的硅酸盐,增加了熔渣和熔化金属的流动性,影响焊缝质量, 因此含量不易过多。锰含量控制在0. 20 1. 20wt%范围内。锰强烈增加钢的淬透性,降低马氏体转变温度和钢的临界冷却速度。但锰含量较高时,有使晶粒粗化的倾向,并增加钢的回火脆敏感性,而且容易导致铸坯中出现偏析和裂纹,降低钢板的性能。铬含量控制在0.01 1.50wt. %范围内。铬可以降低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铬在钢中可以形成(Fe,Cr)3C、(Fe,CiO7C3和(Fe,Cr)23C7等多种碳化物,提高强度和硬度。铬在回火时能阻止或减缓碳化物的析出与聚集,可以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钼含量控制在0. 01 1. 50wt. %范围内。钼可以细化晶粒,提高强度和韧性。钼在钢中存在于固溶体相和碳化物相中,因此,含钼钢同时具有固溶强化和碳化物弥散强化的作用。钼是减小回火脆性的元素,可以提高回火稳定。镍含量控制在0. 01 1. 50wt. %范围内。镍可以降低临界冷却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镍在0 2. 50wt. %范围内。镍能与铁以任何比例互溶,通过细化铁素体晶粒改善钢的低温韧性,并具有明显降低冷脆转变温度的作用。对于高级别且高低温韧性的耐磨钢, 镍是十分有益的添加元素。但含量过高易导致钢板表面氧化皮难以脱落,且成本显著增加, 因此需控制其含量。钛含量控制在0. 001 0. IOwt. %范围内。钛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之一,与碳形成细微的TiC颗粒。TiC颗粒细小,分布在晶界,达到细化晶粒的效果。钛可以形成钛氮化物,起到固定氮的作用。铝含量控制在0.001 0. IOwt. %范围内。铝和钢中氮能形成细小难溶的AlN颗粒,细化显微组织。铝不仅是脱氧剂,还有促进亚稳定奥氏体形成的作用。铝能抑制和延缓过冷奥氏体的碳化物分解,提高韧性。稀土 含量控制在0. 001 0. IOwt. %范围内。在钢中添加稀土可以减少硫、磷等元素的偏析,改善非金属夹杂物的形状、大小和分布,同时可以细化晶粒,提高硬度。稀土能提高屈强比和有利于改善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强韧性。稀土的含量不易过多,否则会产生严重偏析,降低铸坯质量和力学性能。钨含量控制在0. 001 1. OOwt. %范围内。钨可以增加钢的回火稳定性和热强性,并可以起到一定的细化晶粒作用。另外,钨可以形成硬质碳化物而增加钢的耐磨性。硼含量控制在0. 0005 0. 004wt. %范围内。硼增加钢的淬透性。硼对钢淬火成马氏体后的抗回火软化作用没有影响,含硼钢需采取较低的回火温度和较短的回火时间。 钢中的硼含量超过0. 007%,将导致热脆现象,影响钢的热加工性能。钙含量控制在0. 001 0. OlOwt. %范围内。钙对铸钢中夹杂物的变质具有显著作用,铸钢中加入适量钙可将铸钢中的长条状硫化物夹杂转变为球状的CaS或(Ca,Mn) S夹杂,钙所形成的氧化物及硫化物夹杂密度小,易于上浮排除。钙还显著降低硫在晶界的偏聚,这些都有益于提高铸钢的质量,进而提高钢的性能。磷与硫在耐磨钢中,硫与磷均为有害元素,它们的含量要严格控制,本专利技术所涉及钢种中磷含量小于0. 050wt. %,硫含量小于0. 030wt. %。硅、锰的部分作用相类似,可以部分取代,但硅、锰含量同时较高时,对焊接性能十分不利,因此又要加以限制,另外,加入适量的锰可以改善由高硅钢的韧性,因此其含量限制在 0. 50wt. Si+Mn ( 1. 50wt. %范围。钼是减小回火脆性的元素,可以提高回火稳定。铬可以提高淬透性,但对韧性不利,需要加入适量的钼进行调节,但钼会增加成本,因此含量需要控制,综合考虑含量控制在以下范围:0. 20wt. Cr+Mo ( 2. OOwt. %。铝降低奥氏体的稳定性,减小奥氏体转变时的过冷度,降低钢的淬透性,提高临界淬火冷却速度。钛均能形成细小颗粒进而细化晶粒,铝可以与保证细小钛颗粒的形成,充分发挥钛的细化晶粒作用,故其范围如下:0. 03wt. Al+Ti ( 0. 15wt. %0总之,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钢种通过元素种类及含量的科学设计,在添加少量合金元素基础上实现了高强、高硬和良好的塑性、韧性的匹配,提高了钢的耐磨性。本专利技术的600HB级耐磨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转炉或电炉冶炼、炉外精炼、铸造、 加热、轧制、冷却、淬火和回火步骤;其中,加热步骤中,加热温度为小于1300°C ;轧制步骤中,开轧温度为小于1250°C,轧后空冷;淬火步骤中,淬火温度小于Ac3+100°C ;回火步骤中, 回火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600HB级耐磨钢板,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41~0.50wt.%、Si:0.10~0.60wt.%、Mn:0.20~1.20wt.%、P:≤0.050wt.%、S:≤0.030wt.%、Cr:0.01~1.50wt.%、Mo:0.01~1.00wt.%、Ni:0.01~1.50wt.%、Ti:0.001~0.10wt.%、Al:0.001~0.10wt.%、RE:0.001~0.10wt.%、W:0.01~1.00wt.%、B:0.0005~0.0040wt.%,Ca:0.001~0.010wt.%,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还要同时满足:1.50wt.%≥Si+Mn≥0.50wt.%,2.00wt.%≥Cr+Mo≥0.20wt.%,0.15wt.%≥Al+Ti≥0.03w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斌姚连登刘自成赵小婷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