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752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它包括将表层面料磨掉的刨磨部、将磨掉的絮状面料纤维回收的面料回收部以及用于接收除去面料后的基材的基材回收部,所述的刨磨部设有废料输入口、面料出口以及基材出口,所述的面料回收部与刨磨部的面料出口对接,所述的基材回收部与刨磨部的基材出口对接。利用刨磨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刨磨处理,将废料表层的面料磨成絮状,再通过专门的回收设备将絮状的面料集中回收,而除去面料后的基材也进行回收利用,整个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适于对废料进行批量回收利用,操作也很方便,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
技术介绍
在现有汽车内饰材料应用技术中,因热塑性材料具备性能优良、易于成型等特点, 在汽车车身内饰及附件设计上应用广泛,如汽车内饰板、行李箱盖板、备胎盖板、隔音隔热件等。因该热塑料性材料的生产边角料、废品上层积复合了面料,使得该类热塑性复合材料的边角料和废品的传统回收技术无法实现批量回收,层积复合面料和热塑性材料基体的分离非常困难。在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行业背景下,这些废料若不加以回收利用就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常规的回收方法是将热塑性层积复合材料表面的面料采用手撕的方式与基材分开,基材和面料分别进行粉碎回收,此种回收方式耗时太长且效率很低。若面料和热塑性复合材料粘接牢度过高不可分离或有些生产者嫌回收太麻烦,则会直接选择将该类材料进行焚烧,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废料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它包括将表层面料磨掉的刨磨部、将磨掉的絮状面料纤维回收的面料回收部以及用于接收除去面料后的基材的基材回收部,所述的刨磨部设有废料输入口、面料出口以及基材出口,所述的面料回收部与刨磨部的面料出口对接,所述的基材回收部与刨磨部的基材出口对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利用刨磨设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刨磨处理,将废料表层的面料磨成絮状,再通过专门的回收设备将絮状的面料集中回收,而除去面料后的基材也进行回收利用, 整个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适于对废料进行批量回收利用,操作也很方便,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作为改进,所述的刨磨部包括输料机构和刨磨机构,所述的刨磨机构包括砂带,所述的砂带经张紧架与输料机构相配合,所述的刨磨机构的外部还设有将其罩住的外罩,所述的面料出口位于外罩上。废料在输送过程中由砂带对其表面进行刨磨,将面料磨成絮状, 外罩可以限制絮状面料随地散落,也便于对絮状面料的收集。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刨磨部还设有用于将废料压紧在输料机构上的压辊,所述的压辊位于外罩内。这样可以使废料在输送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其中途移动或者翘起,这样,比较方便砂带对其进行刨磨。作为再改进,所述的外罩内还设有挡板。挡板的作用是防止絮状的废料飘落到外罩的角落,影响对絮状面料的收集。作为改进,所述的面料回收部包括用于与刨磨部连接以收集面料的前段、对面料进行过渡处理和输送的中间段以及接收经中间段处理后的面料并对接收到的面料进行压制的末段,所述的前段和中间段之间设有将前段收集到的面料输送给中间段的输料通道。 在对刨磨下来的絮状面料进行回收时,所采取的措施是先收集,再压制的方式,首先由前部将其回收集中到一起,絮状面料在压制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加热处理,所以就通过中间段对絮状面料进行加热处理后再送到末段进行压制具体的,所述的与刨磨部连接收集面料的前段包括真空吸收管道以及面料收集室,所述的真空吸收管道的一端与面料收集室对接,另一端与刨磨机构的面料出口对接。对絮状面料的回收通过采用真空吸收的方式进行收集,絮状面料较轻,便于吸收,收集较为方便。具体的,所述的对面料进行过渡处理和输送的中间段包括用于接收由输料通道输出的面料和对面料进行输送的面料传送装置、对面料传送装置上的面料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将面料传送装置上加热后的面料刮掉的刮板以及分别用于驱动刮板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的刮料气缸。先接收输料通道输送的絮状面料,然后送到加热装置处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的絮状面料有点粘性,将其输送至尾部后,由刮板将絮状面料刮下,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操作方便,无需手工操作,节省体力。作为改进,所述的中间段还包括将输料通道输送的面料均勻铺设在面料传送装置上的摆动架,所述的摆动架经由摆动电机驱动的滚轮安装在一支架上,所述的摆动架上设有导轨、可在导轨上往复滑动的连接体以及用于驱动连接体往复运动的摆动气缸,所述的输料通道的出料口部与连接体连接且输料通道出料口始终位于面料传送装置上方。通过摆动架的摆动可以使从输料通道输送的絮状面料较均勻的分布在传送装置上,这样可使絮状面料受到比较好的加热效果,也可缩短加热时间,提高加热及后续压制的生产效率。作为改进,所述的接收经中间段处理后的面料并对接收到的面料进行压制的末段包括由上模板和下模板组成的压制模具,用于安装压制模具的液压机床以及用于将下模板移位以接收中间段加热后的面料的移位机构,所述的移位机构包括轨道和移位电机,所述的下模板位于轨道上,所述的移位电机与下模板连接。在末段采用常规的液压机床来驱动模具对絮状面料进行压制,为了提高效率、也为了节省体力,絮状面料在下模板上的铺设也采用自动的方式在接料时,由移位电机将下模板移出液压机床上的工作位置,随刮料板同步进行移动接料,移到中间段的尾部完成接收加热后的絮状面料,由此实现均勻接料和材料在模具中的均勻铺设,待接收完成后再由移位电机将其移到液压机床上的工作位置进行压制,如此反复。作为改进,所述的基材回收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粉碎机、螺旋送料机及造粒机组,所述的粉碎机的进料口与刨磨部的基材出口对接。对基材的回收采用常规的造粒机组,因粉碎机的进料口与刨磨部的基材出口对接,废料在刨磨部完成刨磨后,基材先由粉碎机粉碎, 然后又螺旋送料机送入造粒机组进行造粒生产,整个造粒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的结构示意5图2为本技术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中刨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中面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刨磨部;1. 1、废料输入口 ;1.2、面料出口 ;1.3、基材出口 ;1.4、输料机构;1.5、刨磨机构;1.5. 1、砂带;1.5. 2、外罩;1.5. 3、压辊;1.5. 4、挡板;2、面料回收部; 2. 1、前段;2. 1. 1、真空吸收管道;2. 1. 2、面料收集室;2. 2、中间段;2. 2. 1、面料传送装置; 2. 2. 2、加热装置;2. 2. 3、摆动架;2. 2. 4、电机;2. 2. 5、滚轮;2. 2. 6、导轨;2. 2. 7、连接体; 2. 2. 8、摆动气缸;2. 2. 9、刮板;2. 2. 10、刮料气缸;2. 3、末段;2. 3. 1、上模板;2. 3. 2、下模板;2. 3. 3、液压机床;2. 3. 4、轨道;2. 3. 5、移位电机;2. 4、输料通道;3、基材回收部;4、粉碎机;5、螺旋送料机;6、挤出机;7、冷却槽;8、切料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它包括将表层面料磨掉的刨磨部1、将磨掉的面料回收的面料回收部2以及用于接收除去面料后的基材的基材回收部3,刨磨部1设有废料输入口 1. 1、面料出口 1.2以及基材出口 1.3, 面料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积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回收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将表层面料磨掉的刨磨部(1)、将磨掉的面料回收的面料回收部(2)以及用于接收除去面料后的基材的基材回收部(3),所述的刨磨部(1)设有废料输入口(1.1)、面料出口(1.2)以及基材出口(1.3),所述的面料回收部(2)与刨磨部(1)的面料出口(1.2)对接,所述的基材回收部(3)与刨磨部(1)的基材出口(1.3)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初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阳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