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尤双权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833968 阅读:3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属于废旧橡胶回收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塑化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塑化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塑化单元(7),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冷却单元(10),所述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还包括软化剂供给装置(1),所述软化剂供给装置(1)内部设置有软化剂,外部设置有一电机(12),软化剂中设置有一计量泵(2),第一个塑化单元(7)外部的加热部件II(8)上设置有与前行通道(9)相连通的喷嘴(4),所述计量泵(2)一端与外部电机(12)相连接,计量泵(2)另一端与喷嘴(4)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废橡胶粉自动塑化装置具有工序少,能耗小,生产效率高,设备制造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属于废旧橡胶回收加工

技术介绍
废橡胶的处理是当今人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材料性能要求,橡胶朝着高强度、耐磨、稳定和耐老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同时造成了废弃后的橡胶长时期不能自然降解的问题,大量的废旧橡胶造成了比塑料污染(白色污染)更难处理的黑色污染。我国是一个橡胶使用大国,每年有数百万吨的废旧橡胶产生,然后同时我国也是一个橡胶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每年橡胶消耗量的70%左右都是依靠从国外进口。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2010年全年进口天然橡胶的数据为186万吨,且比2009年增长了 8. 8%。因此废旧橡胶的再利用和再生产对我国摆脱橡胶资源匮乏的困境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目前的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包括有搅拌装置、上料装置、塑化装置和冷却装置,其工序多,能耗大, 生产效率较低,设备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序少,能耗小,生产效率较高, 制造成本较低的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塑化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塑化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塑化单元,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冷却单元,塑化单元和冷却单元内部均设置有前行通道,前行通道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塑化单元外部设置有加热部件 II,冷却单元外部设置有冷却部件,其特点是所述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还包括软化剂供给装置,所述软化剂供给装置内部设置有软化剂,外部设置有一电机,软化剂中设置有一计量泵,第一个塑化单元外部的加热部件II上设置有与前行通道相连通的喷嘴,所述计量泵一端与外部电机相连接,计量泵另一端与喷嘴相连通。所述多个塑化单元和冷却单元,前一个塑化单元的出料口与后一个塑化单元的进料口相连通,最后一个塑化单元的出料口与第一个冷却单元的进料口相连通,前一个冷却单元的出料口与后一个冷却单元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软化剂供给装置与塑化装置之间设置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外部设置有加热部件I,将原加热部件II上喷嘴设置到加热部件I上,上料装置的出料口与第一个塑化单元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计量泵采用齿轮泵、普通泵、叶轮机构、活塞机构或气压输送机构的结构形式。所述加热部件I和加热部件II采用导热油、电磁加热、燃烧嘴、蒸汽或电加热的结构形式。所述螺旋输送装置采用单螺旋或双螺旋的结构形式。所述冷却部件采用冷却液、常温风冷或低温风冷的结构形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它充分利用了其螺旋输送装置的搅拌功能,将软化剂直接注入到上料装置或塑化装置中与物料边搅拌边前行,取消了原有结构单独的搅拌装置,设备制作成本低,工序少,能耗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软化剂供给装置1、计量泵2、上料装置3、喷嘴4、加热部件15、螺旋输送装置6、塑化单元7、加热部件118、前行通道9、冷却单元10、冷却部件11、电机12。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它包括软化剂供给装置 1、上料装置3、塑化装置和冷却装置,塑化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塑化单元7,冷却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冷却单元10,所述上料装置3的出料口与第一个塑化单元7的进料口相连通, 前一个塑化单元7的出料口与后一个塑化单元7的进料口相连通,最后一个塑化单元7的出料口与第一个冷却单元10的进料口相连通,上料装置3、塑化单元7和冷却单元10内部均设置有前行通道9,前行通道9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6,上料装置3外部设置有加热部件15,加热部件15上设置有与前行通道9相连通的喷嘴4,所述软化剂供给装置1内部设置有软化剂,外部设置有一电机12,软化剂中设置有一计量泵2,计量泵2 —端与外部电机12相连接,计量泵2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喷嘴4相连通,塑化单元7外部设置有加热部件 118,冷却单元10外部设置有冷却部件11。计量泵2可采用齿轮泵、普通泵、叶轮机构、活塞机构或气压输送机构等结构形式。加热部件15和加热部件118可采用导热油、电磁加热、燃烧嘴、蒸汽或电加热等结构形式。螺旋输送装置6可采用单螺旋或双螺旋等结构形式。冷却部件11可采用冷却液、常温风冷或低温风冷等结构形式。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工作时,橡胶粉物料从进料口进入上料装置3的前行通道 9内,通过螺旋输送装置6上料,电机12给计量泵2提供动力,计量泵2将软化剂供给装置 1中的软化剂通过管道传输到喷嘴4处,从喷嘴4出来的软化剂与前行通道9内物料相混合,最后一起送入到塑化装置,螺旋输送装置6在上料过程中还起到搅拌的作用,上料装置 3外部的加热部件15能够预热物料与软化剂,使得物料与软化剂更好的结合。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为取消上料装置3,将加热部件15上的喷嘴4设置到塑化单元7外部的加热部件18上,其余均同上述实施例。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它包括塑化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塑化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塑化单元(7),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冷却单元(10),塑化单元(7)和冷却单元(10)内部均设置有前行通道(9),前行通道(9)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6),塑化单元 (7)外部设置有加热部件II (8),冷却单元(10)外部设置有冷却部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还包括软化剂供给装置(1),所述软化剂供给装置(1)内部设置有软化剂,软化剂中设置有一计量泵O),第一个塑化单元(7)外部的加热部件II (8)上设置有与前行通道(9)相连通的喷嘴G),所述计量泵O)与喷嘴(4)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塑化单元(7)和冷却单元(10),前一个塑化单元(7)的出料口与后一个塑化单元(7)的进料口相连通,最后一个塑化单元(7)的出料口与第一个冷却单元(10)的进料口相连通,前一个冷却单元(10)的出料口与后一个冷却单元(10)进料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剂供给装置(1)与塑化装置之间设置有上料装置(3),上料装置C3)外部设置有加热部件I (5),将原加热部件II (8)上喷嘴(4)设置到加热部件1(5)上,上料装置(3)的出料口与第一个塑化单元(7)的进料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化剂供给装置⑴外部设置有一电机(12),所述计量泵(2) —端与电机(12)相连接,计量泵( 另一端与喷嘴(4)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泵(2) 采用齿轮泵、普通泵、叶轮机构、活塞机构或气压输送机构的结构形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 1(5)和加热部件11(8)采用导热油、电磁加热、燃烧嘴、蒸汽或电加热的结构形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装置(6)采用单螺旋或双螺旋的结构形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件 (11)采用冷却液、常温风冷或低温风冷的结构形式。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属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它包括塑化装置和冷却装置,所述塑化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塑化单元(7),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单个或多个冷却单元(10),塑化单元(7)和冷却单元(10)内部均设置有前行通道(9),前行通道(9)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装置(6),塑化单元(7)外部设置有加热部件II(8),冷却单元(10)外部设置有冷却部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橡胶粉塑化装置还包括软化剂供给装置(1),所述软化剂供给装置(1)内部设置有软化剂,软化剂中设置有一计量泵(2),第一个塑化单元(7)外部的加热部件II (8)上设置有与前行通道(9)相连通的喷嘴(4),所述计量泵(2)与喷嘴(4)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双权
申请(专利权)人:尤双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