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动态检测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485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缓冲器动态检测试验机,它包括有承重轨道、带有试件安装底座和负荷传感器的试件安装基座,其技术要点是:所述的试件安装底座上固定缓冲器试件,负荷传感器设置在试件安装底座和试件安装基座之间,在沿缓冲器试件外端面的水平位置上设置有测距传感器与测速传感器组;在承重轨道上设置有均带脱钩头的载荷测试车和牵引控制车,在牵引控制车一侧的承重轨道端部设置有牵引动力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真实采集出缓冲器的各项主要性能数据,为轨道运行设备、起重机械及车辆更科学有效、合理的配置缓冲器等安全防护装置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因缓冲器性能指标不准确而造成的国家财产及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技术检测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缓冲器动态检测试验机
技术介绍
缓冲器是在轨道上运行的设备与车辆上安装的安全防护装置,使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碰撞时能有效的吸收与缓解因撞击而产生的冲击力,从而有效地保护和减轻该设备与车辆的损伤,使该设备与车辆更有效的发挥其功效延长其使用寿命。缓冲器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机械制造、电力、港口、风力发电、高铁等各行业。我国生产缓冲器的厂家有近百家,其种类有橡胶、弹簧、聚氨酯、液压、复合、阻尼、液气、气囊、 磁铁等十几种型式近千种规格型号。仅在起重机械行业,目前我国每年生产起重设备3万台左右,原有起重设备500万台左右,其中起重设备自重为IOOt以下的设备保有量数占起重设备台数90%以上,起重设备自重为IOOt以上不足10%,每年所用缓冲器数量(包括设备检修更换)在百万个以上。近期,随着高铁、地铁、风力发电设备的快速发展,缓冲器作为重要安全防护装置,在这些应用设备上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缓冲力、缓冲能量、缓冲行程是衡量缓冲器性能的三大重要指标,要想取得它的真实数据必须由型式试验来检测完成。我国目前由北京起重机械研究院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负责缓冲器检测工作,该中心现在没有动态冲击试验台,只能用静态液压试验机来完成检测工作,而静态试验机不能真实的获取缓冲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尤其是液压和液气缓冲器,因其所独有的能量转换方式,使得静态试验机根本无法采集到“缓冲容量”和“缓冲力,,这两项关键的性能数据。目前。我们国内所有生产缓冲器的厂家所提供的只是通过静态检测数据计算和经验数据而整理的参考数据,使用部门也只能按生产厂所提供的性能指标而设计选用缓冲器,这样做既不科学,也不能真实可靠的发挥缓冲器的性能,因此带来了使用设备的不安全性和不可靠性,每年因此而造成的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财产和人员生命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所以设计、研究、制造科学可靠、确实可行的缓冲器动态检测试验机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项目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冲器动态检测试验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承重轨道、带有试件安装底座和负荷传感器的试件安装基座,其特征是所述的试件安装底座上固定缓冲器试件,负荷传感器设置在试件安装底座和试件安装基座之间,在沿缓冲器试件外端面的水平位置上设置有测距传感器与测速传感器组;在承重轨道上设置有均带脱钩头的载荷测试车和牵引控制车,在牵引控制车一侧的承重轨道端部设置有牵引动力组,该牵引动力组通过牵引钢绳与牵引控制车上的牵引桩连接,在牵引控制车上还设置有脱钩动作柄和脱钩控制器;所述的载荷测试车包括有底盘结构梁,在牵引控制车远端的底盘结构梁上设置有负荷支承架,该负荷支承架外侧设置有垂直水平面且与缓冲器试件外端面相对的测试冲击工作面,负荷支承架顶端设置有负荷轴承,负荷轴承连接有载荷斗,在载荷斗中部两侧的底盘结构梁设置有提升齿轮组构架,在提升齿轮组构架上设置有提升齿轮组,在提升齿轮组对应的承重轨道上设置有固定齿条;在载荷斗两侧设置有与提升齿轮组齿合且与载荷斗和底盘结构梁铰接的传动弧齿条。为了缓冲载荷斗的下落冲力,避免与底盘结构梁直接撞击造成机械损伤,在载荷斗下侧的底盘结构梁上设置有载荷斗承重弹垫。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的载荷检测车是由车上装载的载料斗下落能量驱动的,其自身质量以加入到车身自重,测试准备过程是用牵引力转为驱动载荷检测车的动力所需能量的储存,释放后以车上储存的能量驱动载荷检测车移动,完成缓冲器动态检测试验机对试件的检测工作。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①.利用固定齿条、提升齿轮组合、载荷斗传动弧齿条的刚型连接,将较小水平牵弓I力转换为载荷斗的较大势能,为载荷测试车储存了大质量载荷体在较高速度运动所必需的能量条件;②.脱钩后,储存了较大势能的载荷斗再经载荷斗传动弧齿条、提升齿轮组合、 固定齿条为载荷测试车提供了在短距离内加速到所需运动速度的能力,避免了大质量载荷测试车所需要大功率动力源驱动的弱点;③.充分利用了装在载荷测试车上的载荷斗内的载荷物与载荷测试车自身的质量,共同组成了动态检测所需的大质量载荷,减少试验机所用材料,降低了设备成本;④.调整载荷斗内的载荷量和载荷测试车在固定齿条上移动的距离,可方便的改变载荷测试车的运动速度和撞击质量,满足不同类型试件动态检测时的不同技术条件;⑤.载荷测试车无需装有其它机械装置和控制设备,避免了因冲击过程容易造成控制装置损坏的弊病。本技术能真实采集出缓冲器的各项主要性能数据,为轨道运行设备、起重机械及车辆更科学有效、合理的配置缓冲器等安全防护装置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因缓冲器性能指标不准确而造成的国家财产及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图1中的A-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技术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主要结构包括有承重轨道10、带有试件安装底座3 和负荷传感器2的试件安装基座1,在试件安装底座3上固定缓冲器试件5,负荷传感器2 设置在试件安装底座3和试件安装基座1之间,在沿缓冲器试件5外端面的水平位置上设置有测距传感器与测速传感器组4 ;在承重轨道7. 1上设置有均带脱钩头的载荷测试车7 和牵引控制车8,在牵引控制车8 一侧的承重轨道端部设置有牵引动力组6,该牵引动力组通过牵引钢绳8. 5与牵引控制车上的牵引桩8. 4连接,在牵引控制车上还设置有脱钩动作柄8. 2和脱钩控制器8. 3 ;载荷测试车包括有底盘结构梁7. 2,在牵引控制车远端的底盘结构梁10上设置有负荷支承架7. 4,该负荷支承架外侧设置有垂直水平面且与缓冲器试件外端面相对的测试冲击工作面7. 3,负荷支承架顶端设置有负荷轴承7. 5,负荷轴承连接有载荷斗7. 6,在载荷斗中部两侧的底盘结构梁设置有提升齿轮组构架7. 8,在提升齿轮组构架上设置有提升齿轮组7. 9,在提升齿轮组对应的承重轨道上设置有固定齿条9 ;在载荷斗两侧设置有与提升齿轮组齿合且与载荷斗和底盘结构梁铰接的传动弧齿条7. 7。为了缓冲载荷斗的下落冲力,避免与底盘结构梁直接撞击造成机械损伤,在载荷斗下侧的底盘结构梁上设置有载荷斗承重弹垫7. 10。另外,图中还包括有载荷测试车脱钩头7. 11、测试车承重轮7. 1、牵引车承重轮8. 6和牵引车脱钩头8. 1。工作时,准备测试状态将待测缓冲器试件5安装固定在试件安装底座3上,启动牵引动力组6,使牵引控制车8向载荷测试车7移动,两车触碰后牵引脱钩头连接扣死,停止牵引动力组合6 ;启动牵引动力组合6,牵引控制车8与载荷测试车7向牵引动力组合6方向移动,当载荷测试车7的提升齿轮组与固定齿条9齿合后,使提升齿轮组构架内安装的提升动齿组旋转带动传动弧齿条7. 7向上移动,使载荷斗7. 6以载荷轴7. 5为转轴向上举起, 载荷斗7. 6上举至缓冲器试件测试数据要求的高度时,停止牵引动力组合6动力机,牵引控制车8与载荷测试车7停在承重轨道的合适位置上。测试工作状态将负荷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器动态检测试验机,它包括有承重轨道、带有试件安装底座和负荷传感器的试件安装基座,其特征是:所述的试件安装底座上固定缓冲器试件,负荷传感器设置在试件安装底座和试件安装基座之间,在沿缓冲器试件外端面的水平位置上设置有测距传感器与测速传感器组;在承重轨道上设置有均带脱钩头的载荷测试车和牵引控制车,在牵引控制车一侧的承重轨道端部设置有牵引动力组,该牵引动力组通过牵引钢绳与牵引控制车上的牵引桩连接,在牵引控制车上还设置有脱钩动作柄和脱钩控制器;所述的载荷测试车包括有底盘结构梁,在牵引控制车远端的底盘结构梁上设置有负荷支承架,该负荷支承架外侧设置有垂直水平面且与缓冲器试件外端面相对的测试冲击工作面,负荷支承架顶端设置有负荷轴承,负荷轴承连接有载荷斗,在载荷斗中部两侧的底盘结构梁设置有提升齿轮组构架,在提升齿轮组构架上设置有提升齿轮组,在提升齿轮组对应的承重轨道上设置有固定齿条;在载荷斗两侧设置有与提升齿轮组齿合且与载荷斗和底盘结构梁铰接的传动弧齿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彦丰赵彤安畅杨哲霍达刘铁林孙吉择丁道海李晓兵历桂杰刘泓杨红钱刚徐金辉徐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祺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