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按钮保持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33505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提高分总成状态下的复位按钮构件的定位精度,组装作业性良好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前罩按钮孔(14a)在主视图中呈大致卵圆形,形成在内周面下缘的V字状槽部(18)具有隔着前罩按钮孔的开口中心(NP)在内周面上的左、右两侧部位对称配置的一对倾斜面(18a、18a)。上述倾斜面的各倾斜角度(α1、α2)为相同角度(α1=α2),该倾斜面隔着开口中心的垂线向左、右相反侧倾斜,并且沿前罩按钮孔的圆形内周面形状的切线呈直线状地延伸设置形成。位于复位按钮构件(15)的外侧周面下侧的左、右约45度附近的各抵接点(15d、15d)分别与上述倾斜面点接触,在左、右两点以产生朝向中心的反力的方式弹性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用于汽车等车辆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特别是涉及复位按钮的操作前端部从透明前罩构件朝向车室内侧突出设置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
技术介绍
以往,如图11和图12所示,作为车辆用显示装置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公知有设于组合仪表装置1上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该组合仪表装置1位于车室R内的驾驶席前方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首先,对该组合仪表装置1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该组合仪表装置1中,在构成框体的树脂制的仪表壳体4内设有呈平板状的环氧树脂制的电路板2。在该电路板2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仪表指针等转动的指针驱动器或液晶等的面状显示装置,向上述指针驱动器等供给各种驱动信号。而且,在该电路板2中的设有按钮开关6和LED发光体7……等照明光源的表侧侧面加上配设有导光构件9a。在该导光构件9a的驾驶席侧还添加固定有文字板构件%。该文字板构件9b形成为薄板状,在自上述导光构件9a向车室R内方向被引导的上述LED发光体7……的照明光通过设于背侧侧面2b上的多层印刷层时,该照明光被过滤, 光量减少成希望的光量,或该照明光成为希望的色彩,从而进行透过照明。此外,在该组合仪表装置1的上述文字板构件9b的车室R内侧的显示面部上,设有透明树脂制的前罩构件3。该前罩构件3支承在上述仪表壳体4上,覆盖上述文字板构件9b的显示面部。具体而言,该仪表壳体4主要形成为如下结构,主要具有设于上述电路板2的背侧侧面2b上的端盖构件5和后壳体构件8 ;设于该电路板2的表侧侧面2a,以夹持方式支承该前罩构件3的上壳体构件10和外盖构件11。此外,在该组合仪表装置1上设有作为用于复位操纵省略图示的里程表等的操作按钮构件的复位按钮构件12。该复位按钮构件12的按压端部12b与设于上述电路板2的按钮开关6的按压面侧相对。而且,该复位按钮构件12的前端部1 贯穿地突出设置于前罩按钮孔3a和按钮开口 IOa中,该前罩按钮孔3a在主视图中呈大致圆形地开设形成于上述前罩构件3上,该按钮开口 IOa具有与该前罩按钮孔3a大致相同或稍大的内径尺寸,开设形成于上壳体构件 10上。此外,在上述外盖构件11上开设形成有复位按钮开口部11a,该复位按钮开口部 Ila的内径尺寸小于上述前罩按钮孔3a和按钮开口 10a,上述复位按钮构件12的前端部 1 在贯穿该复位按钮开口部Ila的状态下能够向转动方向和插拔方向滑动。接着,对该以往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如图11和图12所示那样,在该以往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中,在上述上壳体构件10 上开设形成有主视图中呈正圆形状的按钮开口 10a,在上述前罩构件3上开设形成有前罩按钮孔3a。此外,在添加固定有上述文字板构件9b的状态下,在上述仪表壳体4上安装有上述上壳体构件10和上述前罩构件3时,上述复位按钮构件12的前端部1 贯穿上述的按钮开口 IOa和上述前罩构件3的前罩按钮孔3a,在该前端部1 突出设置的状态下,成为分总成(sub assembly)状态。上述按钮开口 IOa和前罩按钮孔3a的直径形成得较大,以便能够在组装作业时容易被贯穿。此外,公知有以下的构造,S卩,在该分总成状态下,如图12中双点划线所示,通过上述复位按钮构件12的下侧面侧的一部分12c与上述前罩按钮孔3a的内周面北的一个点弹性接触,防止由于振动而产生的晃动声于未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在该以往的组合仪表装置1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外观质量,通过在图11中以空白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上安装有上述外盖构件11,覆盖上述前罩构件3的一部分。此时,形成于上述外盖构件11的上述复位按钮开口部Ila包括具有倾斜面部的引导面部11b,且该复位按钮开口部Ila的直径小于上述前罩按钮孔3a,因此,在确保上述复位按钮构件12的前端部1 在贯穿状态下能够向上述转动方向和插拔方向滑动的内径尺寸的情况下,能够在车辆上、下以及车宽方向上对该复位按钮构件12进行限位。而且,如在图11中双点划线以及图12中实线所示那样,通过上述复位按钮构件12 的下侧面侧的一部分12c与上述前罩按钮孔3a的内周面北分开,能够降低操纵上述复位按钮构件12时的滑动阻力。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12385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1-344362号公报在这样构成的以往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中,因为上述复位按钮构件12的下侧面侧的一部分12c仅与上述前罩按钮孔3a的内周面北的一个点弹性接触,所以无法限制该复位按钮构件12向车宽方向左、右位移。因此,在分总成状态下,有时上述前端部12a的位置不在希望的位置上,例如在车辆车宽方向上向左、右偏离。在这样的情况下,欲在上述图11中以空白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上安装上述外盖构件11时,即使在上述复位按钮开口部Ila形成有引导面部11b,上述前端部1 也难以贯穿该复位按钮开口部11a,作业性不好。此外,若使上述前端部1 勉强贯穿上述复位按钮开口部Ila地安装在该复位按钮开口部Ila中,则上述复位按钮构件12有可能产生变形或破损。而且,由于自这样的复位按钮构件12所施加的按压力,设于上述电路板2的上述按钮开关6也有可能被该复位按钮构件12的按压端部12b向不均勻的方向按压而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分总成状态下的复位按钮构件的定位精度,组装作业性良好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记载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为,在仪表壳体内设有按钮开关,使被支承在该仪表壳体内的操作按钮构件的按压端部与该按钮开关相对,并且, 在设于该仪表壳体的显示侧面侧的前罩构件上形成供上述操作按钮构件贯穿的前罩按钮孔,在分总成状态下,使上述操作按钮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该前罩按钮孔的内周面的任一位置弹性接触,并且,在覆盖该前罩构件的至少车室内侧的一部分的外盖构件上开设形成有复位按钮开口部,在将该操作按钮构件安装到上述分总成状态下的上述仪表壳体上时, 该复位按钮开口部供上述操作按钮构件的前端部贯穿,使上述操作按钮构件与上述前罩按钮孔的内周面分开,并且使上述操作按钮构件突出设置到能够向该车室内方向操纵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前罩按钮孔中,隔着开口中心在内周面上的左、右两侧部位,至少形成一对上述操作按钮构件所弹性接触的左右移动限制部。此外,技术方案2记载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是根据技术方案1记载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操作按钮保持构造具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将上述操作按钮构件的按压端部弹性支承在上述仪表壳体上,对上述操作按钮构件朝向上述左右移动限制部之间施力。而且,技术方案3记载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是根据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右移动限制部由V字状槽部构成,该V字状槽部由隔着上述开口中心在内周面上的左、右两侧部位对称配置的一对倾斜面形成。而且,技术方案4记载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是根据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右移动限制部由键孔状槽部构成,该键孔状槽部由隔着上述开口中心在内周面上的左、右两侧部位对称配置的一对凸部形成。此外,技术方案5记载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是根据技术方案1或2记载的操作按钮保持构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左右移动限制部由梯形槽部构成,该梯形槽部具有隔着上述开口中心在内周面上的左、右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操作按钮保持构造,在仪表壳体内设有按钮开关,使被支承在该仪表壳体内的操作按钮构件的按压端部与该按钮开关相对,并且,在设于该仪表壳体的显示侧面侧的前罩构件上形成供上述操作按钮构件贯穿的前罩按钮孔,在分总成状态下,使上述操作按钮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与该前罩按钮孔的内周面的任一位置弹性接触,并且,在覆盖该前罩构件的至少车室内侧的一部分的外盖构件上开设形成有复位按钮开口部,在将该操作按钮构件安装到上述分总成状态下的上述仪表壳体上时,该复位按钮开口部供上述操作按钮构件的前端部贯穿,使上述操作按钮构件与上述前罩按钮孔的内周面分开,并且使上述操作按钮构件突出设置到能够向该车室内方向操纵的位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前罩按钮孔中,隔着开口中心在内周面上的左、右两侧部位,至少形成一对上述操作按钮构件所弹性接触的左右移动限制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涉
申请(专利权)人: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