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生物样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现有分离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仅就色谱技术在分离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而言,人们已在微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色谱及其色谱固定相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其核心部件是毛细管色谱柱。传统的毛细管填充柱存在背压大、装填困难、需要制备柱塞等缺点,无法满足快速、高效、高通量、高选择性分离的要求。整体柱作为继多聚糖、交联与涂渍、单分散之后的第四代分离介质,正是应对复杂样品体系的快速、高效、高通量分析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多孔微分离介质(Iberer. G, Hahn. R, Jungbauer. A, LC-GC,1999,17: 998)。与传统的填充柱相比,整体柱采用原位聚合,具有制备简单、易于改性、高容量、传质快、柱效高以及试剂耗量少等优点,特别适合于来源宝贵的微量生物样品,是当前微分离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Sykora. D, Svec. F, Frechet. J. M, J. Chromatogr. A, 1999,852: 297)。毛细管整体柱按其基质不同可分为无机整体柱和有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硅烷前驱体、分散剂以及催化剂混合,于冰水浴下剧烈搅拌至透明粘稠状;2)将有机功能单体、致孔剂和引发剂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透明粘稠液中,于0~4℃下超声至完全溶解,将混合液注入经乙烯基改性的石英毛细管内,密封后置于水浴锅内,于35~45℃和60~75℃下分别加热8~24小时完成聚合反应,再用甲醇或乙腈清洗制得所述整体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子俺,庞纪磊,杨黄浩,张兰,陈国南,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