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窗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814037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热窗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隔热窗膜由多层复合为一体其中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3-1)是由隔热物质∶丙烯酸胶粘剂∶固化剂∶紫外光吸收剂∶染料∶丁酮∶甲苯的质量比为0.01~3.0∶9~60∶0.003~0.02∶0.001~0.015∶0~2∶5~24∶3~12的混合物料形成的,隔热物质为N,N,N′,N′-四[4-(二丁基氨基)苯基]-1,4-环己二烯-3,6-二铵六氟锑酸盐(1:2)。本发明专利技术隔热窗膜对波长为850~1050nm的红外光阻隔率96.7%,透光率71%,对波长为360nm的紫外光阻隔率99.9%,既能有效隔热又有高透光率,还有很好的防紫外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适合粘贴在汽车玻璃窗和建筑物门窗玻璃表面。
技术介绍
隔热窗膜是对日光中的红外光区具有选择性吸收及有效阻隔的薄膜材料。主要用于粘贴在汽车玻璃窗和建筑物门窗玻璃表面,起到隔热节能的效果。由于无污染、方便贴装、便于更换,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现在虽已有多种隔热膜,但是还很难兼备较高的透光率和良好的隔热性能。目前国内的隔热膜虽然透光率可以达到70%,但红外光阻隔率却不超过55%,隔热效果较差。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既隔热又透光的薄膜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有效隔热又能有高透光率的隔热窗膜。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热窗膜,它是由抗刮耐磨层、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阻隔紫外光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和离型膜构成且复合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是由隔热物质丙烯酸胶粘剂固化剂紫外光吸收剂染料丁酮甲苯的质量比为0. 01 3. 0 :9 60 :0. 003 0.02 :0. 001 0.015 :0 2 5 M :3 12的混合物料形成的,所述隔热物质为N,N,N’,N’-四二丁基氨基)苯基]-1,4-环己二烯-3,6-二铵六氟锑酸盐(1:2);所述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是由丙烯酸胶粘剂固化剂紫外光吸收剂甲苯 丁酮的质量比为4 50 0. 003 0. 02 :0. 003 0. 02 1 15 :2 ;35的混合物料形成的;所述抗刮耐磨层是由聚氨酯甲苯丁酮的质量比为5 20 :3 20 :7 20的混合物料形成的。上述隔热窗膜厚度为39 450 μ m,其中,抗刮耐磨层的厚度为1 6μπι;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为12 188μπι ;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的厚度为6 25 μ m ;阻隔紫外光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为12 188 μ m ;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的厚度为4 20 μ m ;离型膜的厚度为4 23 μ m。上述隔热窗膜中,所述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的厚度与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所述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与阻隔紫外光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操作的制备既能有效隔热又能有高透光率的的隔热窗膜的方法。实现本专利技术第二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述隔热窗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A)准备原料①准备厚度为12 188μ m的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厚度为12 188 μ m 的阻隔紫外光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厚度为4 23 μ m的离型膜;②配制形成抗刮耐磨层的混合物料按聚氨酯甲苯丁酮的质量比为5 20 :3 20 :7 20准备上述各组分;在常温下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勻,即可保存备用;③配制形成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的混合物料按隔热物质丙烯酸胶粘剂固化剂紫外光吸收剂染料丁酮甲苯的质量比为 0.01 3.0 :9 60 :0. 003 0.02 :0. 001 0.015 :0 2 :5 24 :3 12 准备上述各组分,其中隔热物质为N,N,N’,N’ -四二丁基氨基)苯基]-1,4-环己二烯-3,6-二铵六氟锑酸盐(1:2);在环境温度为18 下,先将丁酮和隔热物质混合并搅拌8 12分钟后,再加入甲苯、丙烯酸胶粘剂、紫外光吸收剂及染料,混合均勻并搅拌12 18分钟后,加入固化剂再搅拌18 22分钟后,测量粘度为80 300厘泊,即可保存备用;④配制形成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的混合物料按丙烯酸胶粘剂固化剂紫外光吸收剂甲苯丁酮的质量比为 4 50 0. 003 0. 02 :0. 003 0. 02 1 15 :2 ;35准备上述各组分;在常温下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勻,即可保存备用;(B)制备隔热窗膜在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的一个表面上,涂覆形成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的混合物料后,在温度80 130°C,放置10 120秒后固化,制得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接着将阻隔紫外光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复合在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表面,然后在阻隔紫外光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的外表面上,涂覆形成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的混合物料后,在温度80 130°C,放置10 120秒后固化,制得阻隔紫外线的丙烯酸胶粘剂层,再将离型膜复合在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表面,最后在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上涂覆形成抗刮耐磨层的混合物料后,在温度80 130°C,放置 10 120秒后,再用紫外光照射,制得抗刮耐磨层,从而得到各层复合为一体的隔热窗膜。上述隔热窗膜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涂覆是喷注式涂布,或刮刀式涂布,或逗点式涂布。上述隔热窗膜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隔热窗膜厚度为39 450 μ m,其中,抗刮耐磨层的厚度为1 6 μ m ;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的厚度为6 25 μ m ;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的厚度为4 20 μ m。上述隔热窗膜的制备方法中,所述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的厚度与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所述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与阻隔紫外光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隔热窗膜具有复合结构,它是由抗刮耐磨层、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阻隔紫外光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和离型膜构成且复合为一体。各层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其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本身可以提供良好的隔热作用,而在其两侧表面的抗刮耐磨层和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能使隔热窗膜具有良好的减少辐射、隔热效果;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外表面复合的阻隔紫外光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可以使阻隔紫外光的能力产生协同作用,更进一步减少辐射并提高阻隔紫外光的效果; 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隔热窗膜所设置的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其中使用了适当数量的通过大量实验从众多具有隔热性能的物质中筛选出来的隔热物质N,N,N’,N’ -四W-( 二丁基氨基) 苯基]-1,4-环己二烯-3,6-二铵六氟锑酸盐(1:2)。试验证明,不加入隔热物质的隔热窗膜,对于波长在900 IOOOnm的红外光的阻隔率仅为15 %,而加入隔热物质后,对于波长在900 IOOOnm的红外光阻隔率可达到95%。这是因为隔热物质的化学结构式(见附图 2)具有大共轭的结构,它对于波长在780 1500nm之间的红外光均能吸收,对波长900 IOOOnm的红外光吸收更强,同时隔热物质含有的六氟锑酸盐具有一定的反射红外光的作用,而阳光的热量主要是由波长900 IOOOnm红外光产生的,因此,在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加入适量隔热物质对提高隔热效果十分明显,另外,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还配制了适宜量的紫外光吸收剂更有助于提高隔热窗膜的保护效果,而且本专利技术的隔热窗膜各层所选用的材料均具有良好的透光率。实际检测表明,本专利技术的隔热窗膜的透光率可以达到70 %,对于波长在850 1050nm的红外光阻隔率可达到96. 7%,对波长为360nm的紫外光阻隔率为 99.99%。既能有效隔热又能有高透光率,还具有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窗膜,它是由抗刮耐磨层(1)、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2-1)、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3-1)、阻隔紫外光透明聚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基材(2-2)、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3-2)和离型膜(4)构成且复合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丙烯酸胶粘剂层(3-1)是由隔热物质:丙烯酸胶粘剂 :固化剂 :紫外光吸收剂 :染料 :丁酮 :甲苯的质量比为0.01~3.0 :9~60 :0.003~0.02 :0.001~0.015 :0~2 :5~24 :3~12的混合物料形成的,所述隔热物质为N,N,N’,N’-四[4-(二丁基氨基)苯基]-1,4-环己二烯-3,6-二铵六氟锑酸盐 (1:2);所述阻隔紫外光丙烯酸胶粘剂层(3-2)是由丙烯酸胶粘剂 : 固化剂 :紫外光吸收剂 :甲苯 :丁酮的质量比为4~50 :0.003~0.02 :0.003~0.02 :1~15 :2~35的混合物料形成的;所述抗刮耐磨层(1)是由聚氨酯 :甲苯 :丁酮的质量比为5~20 :3~20 :7~20的混合物料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舟浩陶永杰张迎春王磊王兰芳臧攀赵强国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