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844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属于玻璃技术领域,包括玻璃层,所述玻璃层内层设置有第一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所述第一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外表面设置有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钨电致变色层,所述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钨电致变色层外表面设置有电解质层,所述电解质层外表面设置有离子储存层,所述离子储存层外表面设置有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镍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将普通玻璃与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柔性保护膜相结合制备的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使其具备最主要的电致变色功能基础上,还具备防紫外线、安全防护、增透、耐磨等附加功能,且一体结构仍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清晰度。体结构仍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清晰度。体结构仍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清晰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
,具体是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具备电致变色效果的电致变色系统、电致变色器件等,大多是双层平面玻璃结构,基材衬底属于硬性材质而非柔性,这就大大缩少了电致变色玻璃的使用范围,且一旦使用双玻璃结构制备成了电致变色器件其中的功能就此固定没法再做改变或修复升级,后期若出现功能失效或是想对电致变色玻璃升级改造增加其功能,如节能隔热、安全防护、防紫外线等功能,就需要拆掉原有玻璃重新更换玻璃,此方法不仅会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且成本较高。
[0003]公开号:CN214420187U一种结合电致变色膜的智能遮光车窗系统:本技术提供一种结合电致变色膜的智能遮光车窗系统,包括车窗模块、电源模块、光照检测模块、AD芯片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能;车窗模块为ITO镀膜玻璃;光照检测模块与AD芯片、控制模块、车窗模块依次电连接;光照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光线强度,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随后通过AD芯片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与默认数据进行对比,并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车窗模块中电致变色层的变色,以达到改变车窗玻璃透光性能的作用。本装置可调节车窗透光性能,减少阳光对驾驶员的视线干扰,减少长时间阳光照射导致的车内的温度迅速上升的情况,并缓解在进出隧道时产生强烈光线转换的眼球刺激。此专利的智能遮光车窗系统,设计结构复杂,制备工艺也较为复杂繁琐,效率低下,不够经济快捷,不可进行大规模的批量工业生产。同时,所述车窗模块包括两玻璃层1,两玻璃层1之间依次设置有正电子层、离子储存层6、电解质层5、电致变色层和负离子层,此车窗模块属于双层玻璃结构,具备可见光变化及防眩光等功能,但不具备防紫外线、增透、安全防护等附加功能。最后,智能遮光车窗系统因不具备防紫外线的功能,其电致变色循环次数会大大缩减,使用寿命进而也会相应缩短,一旦车窗模块出现缺陷需要修复,此结构完全不具备更新再利用的功能,实用性较差;
[0004]公开号:CN202057937U一种太阳能控制电致变色玻璃: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玻璃是以WO3薄膜为电致变色膜,以NiO薄膜为离子的提供层和以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甲酯为单体制备的无规共聚物P(Vac

Ma),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共混物为离子的传导层,制作“三明治”式的电致变色玻璃。该电致变色玻璃以太阳能电池提供可调节电压,实现电致变色玻璃的颜色变化。该电致变色玻璃能通过选择性的吸收或反射外界热辐射以及阻止内部热辐射扩散,从而可减少办公室大楼和居民住宅等建筑物温度调节耗费的大量能源。本电致变色玻璃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方法简便且实用性强,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此专利电致变色玻璃结构为“三明治”式结构,还是属于常规的双层平面玻璃结构,基材属于硬性材质而非柔性,这就大大缩少了电致变色玻璃的使用范围,毕竟目前建筑大多是平面玻璃与曲面玻璃相结合应用。另外,双层玻璃结构的安全性能较低,存在自爆风险,更换不
够灵活,不具备经济性;
[0005]针对现有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系统或者器件,使用范围不够广阔、功能相对简单、耐老化性能较差,使用寿命短且制备工艺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我们推出了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包括玻璃层,所述玻璃层内层设置有第一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所述第一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外表面设置有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钨电致变色层,所述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钨电致变色层外表面设置有电解质层,所述电解质层外表面设置有离子储存层,所述离子储存层外表面设置有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镍层,所述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镍层外表面第二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所述第二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外表面设置有增透涂层,所述玻璃层左右两侧设置有正极密封胶层和负极密封胶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层和第一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之间设置有防紫外线压敏胶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增透涂层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层上层设置有多氟疏水膜。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多氟疏水膜与玻璃层之间设置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表面设置有槽口。
[0013]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0014]其一:本技术,本申请将普通玻璃与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柔性保护膜相结合制备的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使其具备最主要的电致变色功能基础上,还具备防紫外线、安全防护、增透、耐磨等附加功能,且一体结构仍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清晰度。
[0015]其二:本技术,在玻璃层与第一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间设置防紫外线压敏胶层,可以使零件3

零件8层这个电致变色器件免受紫外线的侵害,从而提高3

8层的整体稳定性能,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循环次数,最终达到延长薄膜玻璃一体结构使用寿命的功能,此结构使用范围广阔。
[0016]其三:本技术,待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到设计的使用寿命后更换或者进行升级改造时也更具优势,具备重复利用性,只需撕除防紫外线压敏胶层即可将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柔性保护膜与玻璃一体结构解除,重新装贴电致变色柔性功能膜即可重新制备新的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操作简便。
[0017]其四:本技术,多氟疏水膜由多氟取代C6

14烷基三烷氧基硅烷在100

140℃条件下反应1

5h气相沉积形成,可有效提高玻璃的疏水性,使其表面不宜附着水珠。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
[0019]图1是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粘胶层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1、玻璃层;2、防紫外线压敏胶层;3、第一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4、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钨电致变色层;5、电解质层;6、离子储存层;7、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镍层;8、第二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9、增透涂层;10、耐磨层;11、正极密封胶层;12、负极密封胶层;13、多氟疏水膜;14、粘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1

图3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电致变色效果的柔性功能膜玻璃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层(1),所述玻璃层(1)内层设置有第一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3),所述第一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3)外表面设置有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钨电致变色层(4),所述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钨电致变色层(4)外表面设置有电解质层(5),所述电解质层(5)外表面设置有离子储存层(6),所述离子储存层(6)外表面设置有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镍层(7),所述磁控溅射纳米氧化镍层(7)外表面第二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8),所述第二透明柔性ITO导电薄膜层(8)外表面设置有增透涂层(9),所述玻璃层(1)左右两侧设置有正极密封胶层(11)和负极密封胶层(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婷史佳兴赵强国王兰芳王晨鑫刘凡王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山由帝杉防护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