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801453 阅读:4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两个相对独立的左右完全对称的半圆环箱型体结构,两个独立水冷炉口中心线处留有作为膨胀缝的间隙,左半圆环箱型体和右半圆环箱型体均采用钢板焊接,内置的环形隔板形成水道。具有上述特使结构的该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左右完全对称的半圆环箱型体结构,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冷却水路,且两个独立水冷炉口中心线处留有作为膨胀缝的间隙,解决了水冷炉口受热应力变形后,内侧无缝钢管拉裂形成热裂纹导致漏水的问题,有效的延长了自身的使用寿命以及更换炉口的频次,大大节约了成本,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炉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转炉水冷炉口为整体箱形结构,水冷炉口内侧置有Φ 180 X 25环形无缝钢管与水箱上下钢板焊接成整体结构形成水冷炉口环形冷却水路,在生产中,由于无缝钢管与水冷炉口箱体焊接处受热应力无法释放,造成Φ 180X25无缝钢管拉裂、产生热裂纹漏水,对转炉的生产、安全产生如下不利因素1)由于水冷炉口 Φ 180X25无缝钢管经常拉裂产生漏水,这就需要及时进行补焊,并且焊补时需要停水、放水,焊好后再送水,频繁急冷急热对水冷炉口及其他水冷件也有一定损伤;2)由于水冷炉口经常漏水,对炉口内耐材有一定的浸蚀,易导致钢水渗入炉壳本体,造成安全隐患;3)对水冷炉口的损伤导致炉口需要定期更换,严重影响生产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目的是提高水冷炉口的使用寿命,缩短更换水冷炉口的时间,节约水冷炉口备件费用,消除安全隐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左右完全对称的半圆环箱型体结构,两个独立水冷炉口中心线处留有作为膨胀缝的间隙。所述的左半圆环箱型体和右半圆环箱型体均采用钢板焊接,内置的环形隔板形成水道。所述的左半圆环箱型体包括左进水管、左出水管、左半圆形水冷箱体和左半圆形水冷管,且所述的左进水管与左半圆形水冷管的一端相通,左半圆形水冷管的另一端与左半圆形水冷箱体隔板内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左半圆形水冷箱体内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左半圆形水冷箱体外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左半圆形水冷箱体外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左出水管相通, 上述左半圆环箱型体形成独立的冷却水路。所述的右半圆环箱型体包括右进水管、右出水管、右半圆形水冷箱体和右半圆形水冷管,且所述的右进水管与右半圆形水冷管的一端相通,右半圆形水冷管的另一端与右半圆形水冷箱体隔板内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右半圆形水冷箱体内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右半圆形水冷箱体外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右半圆形水冷箱体外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右出水管相通, 上述右半圆环箱型体形成独立的冷却水路。所述的间隙尺寸为15mm-40mm。所述的间隙尺寸优选为25mm。所述的水冷炉口内侧采用Φ 180X25两个半圆环形无缝钢管,左进水管、左出水管、右进水管、右出水管均采用Φ76Χ6无缝钢管制作。具有上述特殊结构的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该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左右完全对称的半圆环箱型体结构, 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冷却水路,且两个独立水冷炉口中心线处留有作为膨胀缝的间隙,解决了水冷炉口受热应力变形后,内侧无缝钢管拉裂形成热裂纹导致漏水的问题。2、该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有效的延长了自身的使用寿命以及更换炉口的频次,大大节约了成本。3、该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C-C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D-D剖面旋转示意图。在图1-3中,1 左进水管;2 右进水管;3 左出水管;4 右出水管;5 左半圆形水冷箱体;6 右半圆形水冷箱体;7 左半圆形水冷管;8 右半圆形水冷管。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3所示结构结合可知,该种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左右完全对称的半圆环箱型体结构,两个独立水冷炉口中心线处留有作为膨胀缝的间隙,间隙尺寸优选为25mm,具体尺寸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左半圆环箱型体和右半圆环箱型体均采用钢板焊接,内置的环形隔板形成水道。具体结构为左半圆环箱型体包括左进水管1、左出水管3、左半圆形水冷箱体5和左半圆形水冷管7,且所述的左进水管1与左半圆形水冷管7的一端相通,左半圆形水冷管 7的另一端与左半圆形水冷箱体5隔板内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左半圆形水冷箱体5内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左半圆形水冷箱体5外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左半圆形水冷箱体5外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左出水管3相通,上述左半圆环箱型体形成独立的冷却水路。右半圆环箱型体包括右进水管2、右出水管4、右半圆形水冷箱体6和右半圆形水冷管8,且所述的右进水管2与右半圆形水冷管8的一端相通,右半圆形水冷管8的另一端与右半圆形水冷箱体6隔板内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右半圆形水冷箱体6内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右半圆形水冷箱体6外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右半圆形水冷箱体6外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右出水管4相通,上述右半圆环箱型体形成独立的冷却水路。水冷炉口内侧采用Φ 180X25两个半圆环形无缝钢管,左进水管1、左出水管3、右进水管2、右出水管4均采用Φ76Χ6无缝钢管制作。以本申请人的生产为例,采用上述结构的水冷炉口可使使用寿命延长一倍,即使用寿命到达一年时间,一年内几乎不漏水,并且更换一次水冷炉口时间由原来M小时缩短为12小时,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经济效益上也取得了较大的改善1) 一年节约水冷炉口焊补时间3小时Χ3Χ 12 = 108小时,节约换炉壳时间12小时,一年节约总时间120小时,按每炼一炉钢40分钟计算、一年多生产180炉钢;按炼每吨钢利润100元计算,180吨转炉一年多产钢利润为0. 01万元X 180X120 = 216万元;2) 一年节约水冷炉口 1套,节约备件费用7万元;效益合计216+7 = 223万元。权利要求1.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口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左右完全对称的半圆环箱型体结构,两个独立水冷炉口中心线处留有作为膨胀缝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圆环箱型体和右半圆环箱型体均采用钢板焊接,内置的环形隔板形成水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圆环箱型体包括左进水管(1)、左出水管(3)、左半圆形水冷箱体( 和左半圆形水冷管(7),且所述的左进水管(1)与左半圆形水冷管(7)的一端相通,左半圆形水冷管(7)的另一端与左半圆形水冷箱体(5)隔板内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左半圆形水冷箱体(5)内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左半圆形水冷箱体( 外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左半圆形水冷箱体( 外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左出水管C3)相通,上述左半圆环箱型体形成独立的冷却水路。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半圆环箱型体包括右进水管O)、右出水管G)、右半圆形水冷箱体(6)和右半圆形水冷管(8),且所述的右进水管O)与右半圆形水冷管(8)的一端相通,右半圆形水冷管(8)的另一端与右半圆形水冷箱体(6)隔板内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右半圆形水冷箱体(6)内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右半圆形水冷箱体(6)外侧水道的一端相通,右半圆形水冷箱体(6)外侧水道的另一端与右出水管(4)相通,上述右半圆环箱型体形成独立的冷却水路。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尺寸为15謹_40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尺寸为25mm。7.根据权利要求1_4、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炉口内侧采用Φ 180 X 25两个半圆环形无缝钢管,左进水管(1)、左出水管(3)、右进水管O)、右出水管(4)均采用Φ 76 X 6无缝钢管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炉水冷炉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口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左右完全对称的半圆环箱型体结构,两个独立水冷炉口中心线处留有作为膨胀缝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兆春严学春李爱军张文全章香林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