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废渣固态发酵生产脂肪水解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797714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废渣固态发酵生产脂肪水解酶的制备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发明专利技术将黑曲霉RFW-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在接触空气条件下,于温度35~42°C,环境相对湿度75~80%固态发酵,培养3天达到产酶高峰。用pH为7.0,100mM的磷酸缓冲液浸提培养物,离心,上清液即脂肪水解酶溶液。经滴定法测定酶活,脂肪水解酶活达到32.3单位/克干固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脂肪水解酶所用原料价廉,酶产率高,发酵周期短,工艺简单,具有很高的工业化开发价值;并且为高浓度油脂污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黑曲霉菌RFW-5作为菌种对废渣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脂肪水解酶的方法。
技术介绍
来自屠宰场,奶制品加工厂和餐饮业污水中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油脂。高浓度的油脂会对后续处理产生一系列问题,如降低传质效率、丝状细菌大量繁殖进而导致沉降困难、污泥上浮、堵塞管网和产生恶臭气体等。脂肪水解酶是一种酶制剂,它的主要作用是水解脂肪,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大量学者(如巴西的 Denise M. G. Freire、Magali C. Cammarota、Daniela R. Rosa 等人)研究发现,利用脂肪水解酶处理油脂污水会提高整个反应系统的去除效率,进而得到较好的出水。巴西的学者Denise M. G. Freire,利用棕榈油饼废弃物为底物,经从环境中分离的黑曲霉菌(Penicillium sp. fungus)在温度35° C、环境相对湿度75%条件下发酵,得到了 20U/g的酶活。然后将发酵物以0. l%(w/v)的接种量接种到1200mg/L的油脂污水中,30° C处理M小时后,游离脂肪酸浓度比初始时高了 8倍。将经发酵物处理过的油脂污水用厌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废渣固态发酵生产脂肪水解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将黑曲霉RFW-5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在接触空气条件下,于温度35~42°C,环境相对湿度75~80%固态发酵,培养3天达到产酶高峰,用pH为7.0,100mM的磷酸缓冲液浸提培养物,离心,上清液即脂肪水解酶溶液;所述的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重量百分比为10.0~14.0%的豆饼,重量百分比为8.0~11.0%的甘蔗渣,重量百分比为10.0~14.0%的花生饼,补充溶液61.0~72.0 %L/k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志伟陈英旭刘国防王云龙杨尚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杭州波易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