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综合控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8504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综合控制盒,该控制盒包括壳体、模块分支对插端口、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的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置在壳体侧面,与电路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减少仪表台上开关的数量,同时可减少线束的使用量,从而节省成本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盒,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综合控制盒
技术介绍
线束是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目前,许多线束厂家所生产的的线束对电器的控制都是单一的。也就是说 一个开关对应一种功能和一种控制方式,这就造成了仪表台上控制开关过多,给司机造成了不必要的操作和困难。而且线束太多,极易导致线束杂乱,当线路出现故障时,也会给检修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减少仪表台上开关的数量,同时可减少线束的使用量,从而节省成本的模块综合控制盒。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块综合控制盒,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盒包括壳体、模块分支对插端口、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的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置在壳体侧面,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的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有多个。所述的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有2 10个。所述的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有3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适当减少仪表台上开关的数量;2、通过控制盒能简单化很多实现功能所必需的工作;3、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化线束的制作;4、可以适当减轻线束的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模块综合控制盒,该控制盒包括壳体1、模块分支对插端口 2、电路板。电路板设置在壳体1内部。模块分支对插端口 2设置在壳体1侧面,与电路板连接。 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有3个。本技术将线束制作方式和电气控制方式通过一个模块综合控制盒来实现很多功能。使用本技术时,首先将线束上已做好的模块分支与该控制盒的模块分支对插端2对插,当某些电路启动以后,就能实现一个功能;另一部分电路启动就能实现另外一种功能……..以此类推。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只要该控制盒电路组合方式够多,实现的功能也就够多。这可以省去很多使用到的线束种类,可以为我们省下部分成本去做另外的事情。 本实施例主要考虑节省线束成本,提高线束质量,简化电气操作面板。权利要求1.一种模块综合控制盒,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盒包括壳体、模块分支对插端口、电路板, 所述的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的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置在壳体侧面,与电路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综合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有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综合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有2 10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综合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有3个。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块综合控制盒,该控制盒包括壳体、模块分支对插端口、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的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置在壳体侧面,与电路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可以减少仪表台上开关的数量,同时可减少线束的使用量,从而节省成本等优点。文档编号H05K5/00GK202014417SQ20112011139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专利技术者保能良 申请人:上海金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综合控制盒,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盒包括壳体、模块分支对插端口、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的模块分支对插端口设置在壳体侧面,与电路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能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旅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