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发光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6059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发光电磁炉,包括面盖、导光部件、按键板和底壳,所述面盖上设有透光单元,导光部件设置于透光单元上,且导光部件的一侧位于电磁炉的外侧表面,按键板设于面盖和底壳之间,所述按键板上设有发光体,该发光体与透光单元对应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侧发光电磁炉,当通过按键选择出电磁炉的当前工作状态时,对应的发光体被点亮,通过透光单元传输到导光部件上,导光部件对应的外侧表面一段将反射出柔和均匀的光,使用者站着或者坐着都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电磁炉的工作状态,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用厨房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发光电磁炉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部分电磁炉,具有导光结构。其结构一般包括炉壳体、在炉壳 体内部的风扇、以及电路部分。所述炉壳体的炉面为具有透光部分的微晶板,在炉壳体内 部、微晶板透光的那部分下面设置有多个发光体,发光体发出的光透过微晶板的透光部分 可以指示电磁炉的工作状态。但是,在使用时,如果置于电磁炉上的锅体较大,炉面发光部 位会被遮住,不便于使用者观察电磁炉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磁炉的工作状态不便于观察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便于观察电磁炉工作状态的侧发光电磁炉,方便使用者操作。一种侧发光电磁炉,包括面盖、导光部件、按键板和底壳,所述面盖上设有透光单 元,导光部件设置于透光单元上,且导光部件的一侧位于电磁炉的外侧表面,按键板设于面 盖和底壳之间,所述按键板上设有发光体,该发光体与透光单元对应配置。进一步,所述面盖上设有限位部,导光部件上设有与限位部对应的定位部。进一步,所述面盖上的限位部为凹槽,导光部件上与凹槽对应的定位部为凸起。进一步,所述面盖的透光单元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按键板上的发光体对应。进一步,与通孔对应的所述导光部件上设有导光孔,所述导光孔穿过通孔后罩住 按键板上对应的发光体。进一步,所述面盖上的限位部为透光单元上设有通孔,所述导光部件上设有与通 孔对应的导光孔,所述导光孔穿过透光单元上的通孔后罩住按键板上对应的发光体。进一步,侧发光电磁炉还包括面板,所述导光部件设置于面板和面盖之间,导光部 件对应的面板上形成有电磁炉按键操作区。进一步,侧发光电磁炉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盖住面盖的大部分区域,未遮盖的小 部分区域上设有与面板并列配置的电磁炉按键操作区。进一步,所述透光单元周缘对应的面盖上,设有防水凹槽。进一步,所述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发光电磁炉,包括面盖、导光部件、按键板和底壳,所述 面盖上设有透光单元,导光部件设置于透光单元上,且导光部件的一侧位于电磁炉的外侧 表面,按键板设于面盖和底壳之间,所述按键板上设有发光体,该发光体与透光单元对应配 置。本技术提供的侧发光电磁炉,当通过按键选择出电磁炉的当前工作状态时,对应的 发光体被点亮,通过透光单元传输到导光部件上,导光部件对应的外侧表面一段将反射出 柔和均勻的光,使用者站着或者坐着都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电磁炉的工作状态,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侧发光电磁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侧发光电磁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侧发光电磁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考图1、2所示,一种侧发光电磁炉,包括面盖2、导光部件3、按键板5和底壳 4,所述面盖2上设有透光单元,导光部件3设置于透光单元上,且导光部件3的一侧32位 于电磁炉的外侧表面,按键板5设于面盖2和底壳4之间,所述按键板5上设有发光体51, 该发光体51与透光单元对应配置。本技术提供的侧发光电磁炉,当通过按键选择出电磁炉的当前工作状态(比 如炒菜、煲粥、煲汤等等)时,对应的发光体被点亮,通过透光单元传输到导光部件上,导光 部件对应的外侧表面一段将反射出柔和均勻的光,使用者站着或者坐着都可以方便地观察 到电磁炉的工作状态,操作方便。为了使所述面盖2和导光部件3的装配更加牢固,所述面盖2上设有限位部,导光 部件3上设有与限位部对应的定位部,所述限位部和定位部的结构没有具体的限制,只要 能够增加面盖和导光部件的稳固即可。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面盖2上的限位部为凹槽23,导光部件3上与凹槽 23对应的定位部为凸起33,装配时凸起33卡设于凹槽23中即可。优选地,为了提高发光 体光线的有效利用,所述面盖2的透光单元上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与按键板5上的发 光体51对应,使所述发光体51有效容纳于通孔21中。因此,发光体51发出的光线基本通 过通孔21传输到导光部件3,提高了光线的利用率。进一步,与通孔21对应的所述导光部 件3上设有导光孔31,所述导光孔31穿过通孔21后罩住按键板5上对应的发光体51,这 样在增加面盖2和导光部件3稳固性的同时,也更进一步增强了电磁炉上工作状态指示的 亮度,更利于用户观察电磁炉的工作情况。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面盖2上的限位部为透光单元上设有通孔21, 所述导光部件3上设有与通孔21对应的导光孔31,所述导光孔31穿过透光单元上的通孔 21后罩住按键板5上对应的发光体51。本实施例中的通孔21和导光孔31不仅具有限位 定位的稳固作用,同时可以减少漏光,从而提高发光体光线的利用率,在此不再赘述。进一 步,所述面盖2上的通孔21和导光柱3上的导光孔31间隙配合,便于装配;优选地,所述通 孔21的孔径为9-10毫米。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侧发光电磁炉,该侧发光电磁炉还包括面板1,所述导光部 件3可设置于面板1和面盖2之间(导光部件3全部被面板1所遮盖),同时导光部件3对 应的面板1上形成有电磁炉按键操作区,所述电磁炉按键操作区内设有电磁炉工作状态的 各种操作按键,通过对按键的操作可以对电磁炉的工作状态进行选择,按键的形成方式可 以是丝印、移印或印刷等等。与上述侧发光电磁炉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盖住面盖2的大部分区域, 未遮盖的小部分区域上设有与面板1并列配置的电磁炉按键操作区,所述电磁炉按键操作 区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作用类似。其中,所述面盖2的大部分区域是用于放置锅体的部分,小 部分区域是用于设置按键的部分。优选地,为了防止水进入面盖2的导光单元中,进一步进入到按键板5,所述导光 单元周缘对应的面盖2上,设有防水凹槽22。优选地,所述发光体51的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提供光线即可;优选地, 所述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LED)。优选地,所述导光部件还可通过粘胶与面盖结合,所述粘胶可以是双面胶、液体胶 或固化胶;所述面板也可通过粘胶与面盖结合,所述粘胶可以是双面胶、液体胶或固化胶, 只要能够保证有效结合即可。优选地,为了保证导光部件能够有效导光,使发光体的光线透过导光部件,所述导 光部件的材料为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高反射材料。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 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侧发光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盖、导光部件、按键板和底壳,所述面盖上设 有透光单元,导光部件设置于透光单元上,且导光部件的一侧位于电磁炉的外侧表面,按键 板设于面盖和底壳之间,所述按键板上设有发光体,该发光体与透光单元对应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发光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上设有限位部,导光部 件上设有与限位部对应的定位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发光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上的限位部为凹槽,导 光部件上与凹槽对应的定位部为凸起。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发光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盖、导光部件、按键板和底壳,所述面盖上设有透光单元,导光部件设置于透光单元上,且导光部件的一侧位于电磁炉的外侧表面,按键板设于面盖和底壳之间,所述按键板上设有发光体,该发光体与透光单元对应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太才唐良勇易万宏李梅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