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式单蓄热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5665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外置式单蓄热烧嘴,包括上、下箱体部件、烧嘴砖部件、燃气喷枪部件、上气室部件,上气室部件安装在上箱体部件的上接口上;燃气喷枪部件安装在下箱体内,其喷管一端延伸出下箱体部件,另一端通过耐热钢套与烧嘴砖部件中的陶瓷喷嘴连接;在上箱体部件内设有蓄热腔,蓄热腔内由下而上设置有挡砖及各层蜂窝体;其蓄热腔的轴线与炉墙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外置倒挂式结构,蓄热腔外置于炉墙外侧与燃气喷枪为垂直结构,使蓄热体布置在烟气上升方向,助燃空气与燃气为同心射流方式喷入炉膛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炉侧空间占用小、各部结构可单独拆卸、更换蜂窝体方便、蓄热效果好、燃烧稳定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热燃烧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冶金、机械、有色金属等行业加热炉和热处理炉上的单蓄热烧嘴。
技术介绍
蓄热式烧嘴在国外应用较早,20世纪80年代初英美等国开发了双蓄热床烧嘴系统。日本很快也研制出这种蓄热式烧嘴技术,并大力推广。中国的研究进展虽然与国外同步,但应用较晚。从1997年7月这项技术应用成功至今,蓄热式燃烧技术在加热炉领域的应用逐步得到完善和成熟。从蓄热式烧嘴的蓄热介质类别可分为空气单蓄热烧嘴与空气煤气双蓄热烧嘴两种。从蓄热体使用的材料来看,国外使用陶瓷球、陶瓷蜂窝体、瓦砾等,特别是陶瓷蜂窝体蓄热式烧嘴以其结构小巧得到重视。国内蓄热体则主要使用陶瓷球和陶瓷蜂窝体两种。目前国内单蓄热烧嘴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结构形式1.同心射流直插式单蓄热烧嘴此结构烧嘴外型为圆筒形,燃气从烧嘴中心的燃气喷口喷出,空气喷口位于燃气喷口的一个同心圆上;蜂窝体以圆周形式设置于燃气通道四周,蜂窝体形状为圆弧形,烧嘴砖与烧嘴壳体为一体式结构,安装于炉侧,其特点为燃气与空气采用同心射流方式,燃烧混合效果好,但其蜂窝体为圆弧形结构,安装拆卸不方便,烧嘴砖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烧嘴砖强度和寿命均受影响,且单独一处发生破损时,无法单独拆卸检修更换。2.燃气下方喷出的单蓄热烧嘴此结构烧嘴为分体式,空气喷口与燃气喷口为上下布置形式,燃气从空气下方喷出,有利于使贴近工件的炉气呈还原性气氛,但由于空气烧嘴所占空间较大,下方布置燃气喷枪,两股气流中心距较大,燃烧预混效果较差,另其布置形式对加热炉的炉膛高度有所限制,要求有足够的高度布置烧嘴。3.煤气不换向空气单蓄热烧嘴该类型烧嘴在燃气喷枪中始终有燃气供应,使用中不换向。烧嘴中设有两个蓄热室,烟气与空气通过四通换向阀交替通过两个蓄热室。烧嘴可单个设置上使用。但此结构烧嘴占用空间较大,安装较复杂,且两个蓄热室中间有耐火材料隔开,在不断的换向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等破损情况,使得空烟气蓄热式互通,检修维护量大,且修理困难。另外上述单蓄热烧嘴为了避免炉墙上蓄热腔所占有的庞大空间,以增加炉墙的整体强度、提高蓄热能力,通常会将单蓄热烧嘴置于炉墙外,这样可以使烧嘴布置更加灵活。 但是现有单蓄热烧嘴外置炉墙外时,其蓄热腔与炉墙为垂直结构,存在着占用炉侧空间庞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针对现有外置式单蓄热烧嘴占用炉侧空间庞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外置式单蓄热烧嘴,该外置式单蓄热烧嘴可以大大减少所占炉侧空间,结构紧凑更加合理。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结构小巧、灵活方便、空间利用率高、蓄热能力强的外置式单蓄热烧嘴。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提供一种能促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燃烧,达到节能降耗、稳定燃烧目的的外置式单蓄热烧嘴。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三是提供一种检修维护方便的外置式单蓄热烧嘴。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外置式单蓄热烧嘴,包括上箱体部件、下箱体部件、烧嘴砖部件、燃气喷枪部件、上气室部件,所述上气室部件安装在上箱体部件的上接口上,所述燃气喷枪部件安装在所述下箱体内,该燃气喷枪部件中的喷管一端延伸出下箱体,喷管的另一端通过耐热钢套与所述烧嘴砖部件中的陶瓷喷嘴连接;在所述上箱体部件内设置有蓄热腔,所述蓄热腔内由下而上设置有挡砖及各层蜂窝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腔的轴线与炉墙平行。所述蜂窝体为陶瓷蜂窝体。本技术的燃气喷枪部件中喷管的轴线与所述蓄热腔的轴线相垂直。本技术的上箱体部件还具有一个下接口,所述下箱体部件具有一个上接口和一个侧出口,该下箱体部件的上接口通过法兰组件与上箱体部件的下接口连接,下箱体部件的侧出口通过法兰部件与所述烧嘴砖部件连接。所述烧嘴砖部件包括一个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烧嘴砖,所述烧嘴砖上具有一个燃气喷孔和均布在所述燃气喷孔一个同心圆上的若干空气喷口以及插入燃气喷孔中的陶瓷喷嘴。所述空气喷口的轴线相对燃气喷孔轴线的平行线倾斜15°所述燃气喷孔喷口处为圆弧形凹陷形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蓄热腔与炉墙为平行结构,大大减少了所占炉侧空间,对于一些改造项目,诸多外部条件受限时,其结构紧凑合理、炉侧空间占用小,蓄热能力强等特点更加适用。2、本技术蓄热腔采用陶瓷蜂窝体为蓄热材料,安装更换方便,陶瓷蜂窝体比面积较小球更大,蓄热效果更好,具有结构小巧,灵活方便,空间利用率高,蓄热能力强等问题。3、本技术的蓄热腔与燃气喷枪为垂直结构,使蓄热体布置在烟气上升方向, 助燃空气通过蓄热腔进入下箱体与燃气为同心射流方式喷入炉膛内。且烧嘴砖上的空气喷口为旋流设计,使喷出空气沿圆周方向具有一定角度射出,燃气喷孔为小孔结构,促使燃气与空气能够充分混合燃烧,以达到节能降耗,稳定燃烧的目的。4、本技术的单蓄热烧嘴分为上箱体部件、下箱体部件、燃气喷枪部件、烧嘴砖部件四部分结构,各部分之间均以法兰连接,可做到独立拆卸的功能,可为检修维护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本技术的A-A向视图。图3是图1所示本技术的B-B向视图。图4是图1所示本技术的C-C向视图。图5是图1所示本技术的E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外置式单蓄热烧嘴,包括上箱体部件100、下箱体部件 200、烧嘴砖部件300、燃气喷枪部件400、上气室部件500。上箱体部件100整体形状为长方体,其包括一个上金属外壳110,该上金属外壳110具有一个上接口 111和一个下接口,在下接口上焊接有一上方法兰120。在上金属外壳110的内壁焊接有一定数量的锚固钩并符合有两层复合式保温耐火材料层112、113,复合式保温耐火材料层113的中心为一个蓄热腔 130,蓄热腔130的轴线与炉墙(图中未示处)平行。在蓄热腔130下端留有一定厚度的凸台结构131,用以安装和支撑蓄热体。在蓄热腔130内部由下至上布置有挡砖141及各层蜂窝体142,挡砖141及各层蜂窝体142构成蓄热体。在上金属外壳110的侧壁上开有检修孔112,以方便安装挡砖141及各层蜂窝体142。各层蜂窝体142采用陶瓷蜂窝体。在检修孔112处设有隔热模块(图中未示处)并结合纤维毯(图中未示处)密封后安装检修门 150。上气室部件500包括一个进风罩510,进风罩510安装在上金属外壳110的上接口 111上,在进风罩510上设置有进风口 520并在进风罩510内设置有导气圈板530,导气圈板530与进风罩510之间设置有间隙,导气圈板530内为上气室M0。在导气圈板530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孔(图中未示出),助燃空气由进风口 520进入进风罩510后,由导气圈板 530上的通气孔将大股气流分割为小且均勻的多股气流进入到上气室MO中。上气室540 与蓄热腔130相通,助燃空气可均勻进入蓄热腔130,在蓄热腔130内实现换热,将进入的助燃空气预热到1000°C以上。下箱体部件200包括一个下金属外壳210,该下金属外壳210具有一个上接口 211、一个小侧接口 212、一个大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式单蓄热烧嘴,包括上箱体部件、下箱体部件、烧嘴砖部件、燃气喷枪部件、上气室部件,所述上气室部件安装在上箱体部件的上接口上,所述燃气喷枪部件安装在所述下箱体内,该燃气喷枪部件中的喷管一端延伸出下箱体,喷管的另一端通过耐热钢套与所述烧嘴砖部件中的陶瓷喷嘴连接;在所述上箱体部件内设置有蓄热腔,所述蓄热腔内由下而上设置有挡砖及各层蜂窝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腔的轴线与炉墙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嘉德环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