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坩埚的入料与保温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5122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机坩埚的入料与保温集尘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入料防护及保温、集尘与一体的装置。包括设置在坩埚本体上方的机械总成装置,机械总成装置包括入料装置,入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坩埚本体上的隔热罩、与隔热罩铰接的入料斗,隔热罩的一侧设有入料口,入料斗的一端铰接在入料口的底端,入料斗的大小与入料口的大小吻合。在坩埚上方设置入料装置及集尘装置,既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减少了坩埚热量的流失,又能减少空气污染,回收锌等金属;装置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具有很好的经济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熔炼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是关于提高熔炼安全性 及环保的一种压铸机坩埚的入料与保温集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锌或铝作为一种可较低温加工的金属被广泛应用在压铸行业。通常在压铸 前由坩埚进行熔炼,但现有的坩埚设备中没有针对坩埚污染防治及人员防护的必要措施。 如对坩埚的入料没有防护;当坩埚与锌交互作用后产生的悬浮物一氧化锌(ZnO)没有进行 回收,污染了环境。在熔炼铝时也有类似情况。中国专利局于2003年8月6日公开了一份CN1433858A号文献,名称为一种镁合 金压铸机熔炉结构,该熔炉包括一熔汤坩埚以装盛熔汤,一上盖覆盖于熔汤坩埚上部。上 盖有一进料开口,使原料块投入其中。一滑动门可关闭此开口。一泵浦于熔汤坩埚内,用 以驱动使熔汤循环流动。一熔汤射出单元,其包括末端的一鹅颈管。于鹅颈管周围,设置 有一保热器,例如中周波加热器,以维持鹅颈管内熔汤温度。熔汤坩埚外部设置多个加热 器以熔化原料块。该熔炼炉的缺点是原料块直接投入坩埚内,容易溅起熔液烫伤操作人员, 并且覆盖在坩埚上的上盖也没有采用保温措施,减少热量流失。中国专利局于2001年9月5日公开了一份CN1311425A号文献,名称为有色金属 回收熔炼装置,该熔炼装置设有消烟除尘装置,由旋流板塔、综合循环池、循环水泵、引风 机、烟窗组成,旋流板塔入口与排气通道连接,出口与引风机的入口连接,引风机再与烟窗 连接,循环水泵经过旋流板塔和综合循环池进行循环。该消烟除尘装置的缺点是设备复杂 庞大,占地面积大,并且也没有考虑入料防护及入料口保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坩埚入料没有防护及保温措施不够、除尘装 置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集入料防护及保温、集尘与一体的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设置在坩埚本 体上方的机械总成装置,机械总成装置包括入料装置,入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坩埚本体上的 隔热罩、与隔热罩铰接的入料斗,隔热罩的一侧设有入料口,入料斗的一端铰接在入料口的 底端,入料斗的大小与入料口的大小吻合。在坩埚的上方设置隔热罩,在隔热罩的一侧设置 入料口,在入料口的底板设置入料斗,入料斗可以翻转,当需要入料时将入料斗转动到水平 位置,将料块放置在入料斗上,然后翻转入料斗,一面关闭入料口,一面入料,由于入料时入 料斗已挡在了操作人员与坩埚之间,可有效防护操作人员不被溅起的溶液烫伤;熔炼上由 于隔热罩已封闭,起到了保温作用并可防止熔炼悬浮物扩散到空气中。作为优选,入料斗包括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内层、隔热材料制成的中间层、外层,外 层的一端与隔热罩铰接,外层的自由端设有手柄,内层及中间层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入料 口的截面尺寸,外层的截面尺寸大于入料口的截面尺寸。坩埚的温度较高,大量的热量通过辐射流失,入料斗的内层采用不锈钢,不锈钢具有反射作用,可将热量反射回去;中间层采 用隔热材料可阻绝热传导产生的热量流失;在外层设置手柄可以方便操作,避免操作人员 与入料斗直接接触。作为优选,隔热罩的入料口的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止挡,止挡与隔热罩固定连接,止 挡的上端面与入料口的下端面齐平。在入料口的下方设置止挡,当入料斗翻落到水平位置 时,入料斗与止挡相碰,阻挡入料斗继续翻转,使入料斗自动保持在水平位置,并可承受料 的重量,方便了入料操作。作为优选,机械总成装置还包括集尘装置,集尘装置包括管道、引流风扇、水槽,管 道的一端透过隔热罩顶部与坩埚相通,管道的另一端与水槽相连,引流风扇设置在管道内。 在隔热罩的顶部设置管道,在管道内设置引流风扇,可以将隔热罩内的烟尘、悬浮物收集起 来,利用悬浮物不溶于水的特点,收集起来的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得到净化,悬浮物在水中 可以方便地进行回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达到了除尘环保效果。作为优选,水槽为箱型结构,水槽内装有水,管道与水槽相连的端口伸入所述水槽 内的水中。将管道的出口伸入水槽内的水中,管道内的废气通入水内,经过水过滤,废气得 到净化,净化的空气自动冒出水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作为优选,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包括横向管道、第一竖向管道、 第二竖向管道,第一竖向管道的底端透过隔热罩与坩埚相通,第一竖向管道的顶端与横向 管道的一端相连,横向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竖向管道的一端相连,第二竖向管道的另一端 与水槽相连;第二管道呈直角状,第二管道竖直边的低端与水槽相连,第二管道的横直边置 于竖直边的高端并与大气相通;引流风扇设置在第一竖向管道内。第一管道所收集到的废 气经引流风扇的引导,依次通过第一竖向管道、横向管道、第二竖向管道通入水槽,将高位 的废气导入低位的水中,避免水流入管道;第二管道将自动冒出水面的净化气体导出车间。作为优选,水槽为箱型结构,水槽内装有水,第一管道与水槽相连的端口伸入水槽 内的水中。将第一管道与水槽相连的端口伸入水槽内的水中可以将废气导入水中。作为优选,水槽内的水面离水槽上端面2-lOcm。水槽内留出一定的空间容纳冒出 水面的空气,以便第二管道将此空气导出。作为优选,隔热罩呈金字塔形,上小下大。隔热罩呈金字塔形,使隔热罩的侧面向 内倾斜,当入料斗往上翻起后,入料斗靠在隔热罩上,防止入料斗自己翻落,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坩埚上方设置入料装置及集尘装置,既保护了操作 人员的安全,减少了坩埚热量的流失,又能减少空气污染,回收锌等金属;装置结构简单,占 地面积小,具有很好的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压铸机坩埚的入料与保温集尘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坩埚本体,2.止挡,3.手柄,4.入料斗,5.入料口,6.隔热罩,7.引流风 扇,8.第一竖向管道,9.横向管道,10.第二竖向管道,11.第二管道,12.水槽,13.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压铸机坩埚的入料与保温集尘装置,参见图1,包括设置在坩埚本 体1上方的隔热罩6、入料斗4、集尘装置,隔热罩6的一侧设有入料口 5,入料斗4设置在入 料口 5的下方,与隔热罩6铰接并可遮挡住入料口 5 ;在入料口 5的下方还设有两个止挡2, 在入料斗4的自由端外侧设有手柄3 ;隔热罩6及入料斗4的内层及外层用不锈钢制成,中 间层用隔热材料制作;集尘装置包括第一竖向管道8、横向管道9、第二竖向管道10、第二 管道11、水槽12、引流风扇7,第一竖向管道8的一端透过隔热罩6的顶部与坩埚本体1相 通,第一竖向管道8的另一端与横向管道9的一端连接,横向管道9的另一端与第二竖向管 道10的一端连接,第二竖向管道10的另一端与水槽12连接,第二管道11呈直角状,第二 管道11的一端与水槽12连接,第二管道11的另一端与大气相通;在水槽12内装有8-9分 满的水13,水面离水槽12的上端面8cm左右,并保证第二竖向管道10与水槽12相连的端 口伸入到水13内;引流风扇7设置在第一竖向管道8内,风向为从坩埚本体1到水槽12。将入料斗4翻起可作为入料口 5的门,需要入料时,将入料斗4往下翻,当入料斗 4平置时入料都4与止挡2相碰,止挡2托住入料斗4,将料块放置在入料斗4上,翻起入料 斗4,一面关闭入料口 5,一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机坩埚的入料与保温集尘装置,包括设置在坩埚本体上方的机械总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总成装置包括入料装置,所述入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坩埚本体上的隔热罩、与所述隔热罩铰接的入料斗,所述隔热罩的一侧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斗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入料口的底端,所述入料斗的大小与所述入料口的大小吻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英哲蔡育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日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