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及其列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4720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及其列管式换热器,其中: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设置为横截面尺寸变化的异径换热管本体,换热管本体的横截面设置为圆角矩形、扁圆形、圆形或者六角形的横截面。列管式换热器包括管束、壳体和管箱,管束包括换热管,换热管为上述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由于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采用圆角矩形、扁圆弧形、圆形或者六角形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显著增大换热管腔内流体与其内壁面的充分接触,并且选择横截面尺寸变化的异径管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等径管,可使换热管腔内流体的流速显著增加,形成紊流,从而大大增强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传热效果,提高换热效率。因而,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效果好和换热效率高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列管式热交换专用设备的高效换热节能设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 种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及其列管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或者列管式冷凝器,适用于化工、 石油、医药、食品、轻工、冶金、焦化等行业的“液——液”、“汽——汽”、“汽——液”热交换的 对流传热,以及蒸汽冷凝和液体蒸发传热等换热冷凝流程。列管式换热器是加热炉和空冷 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热交换器。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列管式换热器一般由管束、壳体、管箱等主要构件构成,其中, 管束是列管式换热器的核心,管束通常由换热管、支持板(或折流板)和管板组成,再与壳 体、管箱组成完整的整体设备,换热管作为导热元件,与支持板(或折流板)一起决定列管式 换热器的传热性能。管箱与壳体则决定列管式换热器的承压能力及操作运行的安全可靠 性。这种列管式换热器的制造工艺成熟,安全性能高,是在换热设备中关键的能耗设备。现有技术中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大多数是以无缝直管作为基管进行加工, 一般是在其外表面加工花纹,以强化换热管外表面与热交换器壳程介质的换热效果,但无 法强化管内表面与管程介质的换热效果。这是因为任何一根内外表面光滑的钢管的外表面 积都大于内表面积(loot / r) %,其中t和r分别是换热管的壁厚和内孔半径,如广泛使 用的截面规格为Φ25Χ2. 5的换热管,外表面积就大于内表面积25 %。由此可见,即便不对换热管外表面进行换热强化加工,换热管外表面的换热效果 也比换热管内表面的换热效果要好。因此,换热管内表面换热效果的提高已成为换热管外 表面换热效果能否起作用的前提之一,而换热管内表面的换热效果,已成为提高管束换热 效率的瓶颈和制约因素。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亟需提供一种换热面积大、换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以及提供一种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 列管式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换热面积大、 换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具有换热面 积大、换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列管式换热器。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有换热管本体,其中,所述换 热管本体设置为横截面尺寸变化的异径换热管本体,所述换热管本体的横截面设置为圆角矩形、扁圆弧形、圆形或者六角形的横截面。其中,所述换热管本体设置为横截面尺寸由小到大渐变的异径换热管本体,或者 设置为横截面尺寸由大到小渐变的异径换热管本体。其中,所述换热管本体一端的大口径横截面与所述换热管本体另一端的小口径横 截面的面积比为3/2 9/4。其中,所述换热管本体一端的大口径横截面与所述换热管本体另一端的小口径横 截面的面积比为9/4。其中,所述换热管本体为其内表面设置有花纹结构的换热管本体。其中,所述花纹结构为具有凸点、凹点、钉齿、针孔、波纹、横纹、斜纹、直纹或者棱 形中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花纹结构。其中,所述换热管本体为板材有缝焊接的换热管本体,所述花纹结构与所述换热 管本体的内表面一体成型。其中,所述换热管本体设置为螺旋盘管式的换热管本体。其中,所述换热管本体设置为蛇形管式的换热管本体。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列管式换热器,包括有管束、壳体和管箱,所述管束包括 有换热管,其中,所述换热管为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有换热管本 体,其中,换热管本体设置为横截面尺寸变化的异径换热管本体,换热管本体的横截面设置 为圆角矩形、扁圆弧形、圆形或者六角形的横截面。本技术的列管式换热器,包括有管 束、壳体和管箱,管束包括有换热管,其中,换热管为上述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由于, 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采用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扁圆形或者六角形的换热管本体,可以显 著增强换热管腔内的流体与其内壁面的充分接触,并且选择横截面尺寸变化的异径管代替 现有技术的等径管,可以使得换热管腔内的流体的流速显著增加,流体与换热管本体的内 壁碰撞接触几率显著增加,碰撞的流体形成更多的局部小涡流,流体在局部小涡流的干扰 作用下,不断改变流动速度,形成紊流。在紊流的干扰下可以使热交换加速,从而大大增强 了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传热效果,提高换热效率。而且,对于“汽——液”对流传热,采 用横截面尺寸变化的异径换热管本体,可以合理利用“汽——液”转换后管内体积变化,以 节省成本,并且使得整个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结构更紧凑,布局更合理。因此采用上 述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列管式换热器,具有换热面积大、换热效果好、换热效率高的特 点ο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 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 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一种“A向”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另一种“A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4图5是图4中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中包括有10——换热管本体、11——大口径、12——小口径。在图7中包括有1——换热管、2——管束、3——壳体、4——管箱。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技术的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图1、图2和图 3所示,包括有换热管本体10,其中,换热管本体10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六角形的横截面, 换热管本体10设置为横截面尺寸变化的异径换热管本体10。换热管本体10的横截面形状 还可以是除六角形之外的圆角矩形、圆形或者扁圆弧形。由此,可以显著增大换热管腔内的流体与其内壁面的充分接触,并且选择横截面 尺寸变化的异径管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等径管,可以使得换热管腔内的流体的流速显著增 加,流体与换热管本体10的内壁碰撞接触几率显著增加,碰撞的流体形成更多的局部小涡 流,流体在局部小涡流的干扰作用下,不断改变流动速度,形成紊流。在紊流的干扰下可 以使热交换加速,从而大大增强了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传热效果,提高换热效率。而 且,对于“汽一液”对流传热,采用横截面尺寸变化的异径换热管本体10,可以合理利用 “汽一液”转换后管内体积变化,以节省成本,并且使得整个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结 构更紧凑,布局更合理。具体的,换热管本体10设置为横截面尺寸由小到大渐变的异径换热管本体10,或 者设置为横截面尺寸由大到小渐变的异径换热管本体10。具体的,换热管本体10 —端的大口径11的横截面与换热管本体10另一端的小口 径12的横截面的面积比为3/2 9/4。具体的,换热管本体10为其内表面设置有花纹结构的换热管本体10。换热管本体10可以为板材有缝焊接成的换热管本体10,有缝焊接的换热管本体 10可以由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有换热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本体设置为横截面尺寸变化的异径换热管本体,所述换热管本体的横截面设置为圆角矩形、扁圆弧形、圆形或者六角形的横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有换热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本体设 置为横截面尺寸变化的异径换热管本体,所述换热管本体的横截面设置为圆角矩形、扁圆 弧形、圆形或者六角形的横截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本体设置 为横截面尺寸由小到大渐变的异径换热管本体,或者设置为横截面尺寸由大到小渐变的异 径换热管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本体一端 的大口径横截面与所述换热管本体另一端的小口径横截面的面积比为3/2 9/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本体一端 的大口径横截面与所述换热管本体另一端的小口径横截面的面积比为9/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孙艺
申请(专利权)人: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