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572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6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的换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器。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多个直管段,所述多个直管段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所述直管段内限定有直管通道;多个弯管段,每一个所述弯管段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所述弯管段内限定有弯管通道且所述弯管通道与所述直管通道连通,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弯管通道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弯管凹槽且所述弯管凹槽的尾端封闭,所述弯管凹槽与所述弯管通道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间隔开;以及导引管,所述导引管连接在所述弯管凹槽上且所述导引管内限定出导引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换热器的换热管的换热效果好,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的换热管、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能量交换部件,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直接影响着制冷系统的工作性能。相关技术中,换热器的换热管大都采用圆形管,在制冷冷凝时,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在圆形管内一边流动一边与外界交换热量,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被逐渐冷凝成液态冷媒,换热管内产生的液态冷媒将会附着在换热管的侧壁上,从而增大了换热管内冷媒与外界的换热热阻,进而影响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换热器的换热管,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的换热效果好,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的换热管的换热器。本技术又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的空调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多个直管段,所述多个直管段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所述直管段内限定有直管通道;多个弯管段,每一个所述弯管段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所述弯管段内限定有弯管通道且所述弯管通道与所述直管通道连通,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弯管通道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弯管凹槽且所述弯管凹槽的尾端封闭,所述弯管凹槽与所述弯管通道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间隔开;以及导引管,所述导引管连接在所述弯管凹槽上且所述导引管内限定出导引通道。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换热管,通过在换热管的至少一个弯管通道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弯管凹槽,从而可以将换热管内位于弯管凹槽上游侧产生的液态冷媒汇集在弯管凹槽内,以避免换热管内产生的液态冷媒附着在换热管的管壁上对换热管
内的冷媒与外界间换热产生的影响,并且通过将导引管连接在弯管凹槽上,由此可以将汇集到弯管凹槽内的液态冷媒及时导出弯管凹槽以保证弯管凹槽内具有足够的储存液态冷媒的空间,从而保证换热管内产生的液态冷媒可以连续不断地汇集到弯管凹槽内并由导引管导出换热管。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换热管的换热效果好,并且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换热管,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管通道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凸出的直管凹槽,所述直管凹槽与所述直管通道连通且所述直管凹槽与所述弯管凹槽连通。优选地,所述直管凹槽在所述直管段上一体冲压形成。可选地,所述直管凹槽与所述直管通道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直管凹槽与所述直管通道的连通孔。可选地,所述直管凹槽的形状为弧形或者多边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管凹槽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弯管通道的延伸长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管凹槽的形状为弧形或者多边形。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引管上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向上凸起或者凹陷。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的换热管,所述换热器的换热管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换热管;多个翅片,所述多个翅片并排布置,所述换热管的直管段垂直穿过所述多个翅片设置,所述换热管的弯管段位于所述翅片的外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设置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换热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更好。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冷凝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根据本技术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使得空调器的工作性能更好。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B线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沿CD线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导引管的示意图。附图标记:换热管100;直管段1;直管通道11;直管凹槽111;弯管段2;弯管通道21;弯管凹槽211;第一隔板212;导引管3;导引通道31;折弯部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
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换热管100。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换热管100包括:多个直管段1、多个弯管段2和导引管3。换热管100的多个直管段1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并且直管段1内限定有直管通道11,从而为冷媒在换热管100直管段1的流动和换热提供场所。换热管100的每个弯管段2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直管段1之间,每个弯管段2内限定有弯管通道21,并且弯管通道21和直管通道11连通。具体而言,每个弯管段2内限定有弯管通道21以为冷媒在弯管段2内的流动和换热提供场所;每个弯管段2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直管段1之间,并且弯管通道21和直管通道11连通,从而保证冷媒在换热管100内的直管通道11中流动时可以经由与其相连通的弯管通道21进入下一个直管通道11内继续流动和换热,也就是说换热管100的弯管通道21不仅仅为冷媒在换热管100内的流动和换热提供场所,还起到连接相邻的两个直管通道11的作用,从而保证换热管100内的冷媒可以由一个直管通道11流入到另一个直管通道11内,从而增大冷媒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管100的换热效率。优选地,换热管100的多个直管通道11可以通过弯管通道21首尾依次相连通,从而保证冷媒在换热管100内可以依次流经换热管100的多个直管通道11,由此使得冷媒在换热管100内的换热更加充分,换热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直管段,所述多个直管段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所述直管段内限定有直管通道;多个弯管段,每一个所述弯管段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所述弯管段内限定有弯管通道且所述弯管通道与所述直管通道连通,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弯管通道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弯管凹槽且所述弯管凹槽的尾端封闭,所述弯管凹槽与所述弯管通道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间隔开;以及导引管,所述导引管连接在所述弯管凹槽上且所述导引管内限定出导引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直管段,所述多个直管段沿上下方向间隔开布置,所述直管段内限定有直管通道;多个弯管段,每一个所述弯管段连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直管段之间,所述弯管段内限定有弯管通道且所述弯管通道与所述直管通道连通,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弯管通道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弯管凹槽且所述弯管凹槽的尾端封闭,所述弯管凹槽与所述弯管通道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间隔开;以及导引管,所述导引管连接在所述弯管凹槽上且所述导引管内限定出导引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通道的底部形成有向下凸出的直管凹槽,所述直管凹槽与所述直管通道连通且所述直管凹槽与所述弯管凹槽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凹槽在所述直管段上一体冲压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凹槽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亮林振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