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36262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牵枕,该牵枕包括牵引梁、对称分布于牵引梁两侧的枕梁下侧盖板以及设置于牵引梁下方且与枕梁下侧盖板连接的枕梁下中盖板;所述枕梁下中盖板是平板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牵枕保证重要的乙字钢下翼面的平面度,适应铁路罐车结构强度的要求,能够消除牵枕的组对误差和间隙;另外采用平板式枕梁下中盖板结构,取消原有结构中折弯区域,消除外表面拉伸残余应力对结构疲劳强度的不利影响;同时消除了原有结构中枕梁下中盖板和乙字钢下翼面不对称而产生局部间隙的问题,消除了后续的组对枕梁工序中的强力装配问题,从而保障了铁路罐车牵枕结构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底架铁路罐车牵枕
技术介绍
无底架铁路罐车技术是我国目前应用的主型铁路罐车技术,我国现有的无中梁铁 路罐车牵枕结构生产工艺主要如下该工艺主要是按牵枕结构先划分为牵引梁装配和枕梁装配两块大部件,分别组织 生产,再将牵引梁装配和枕梁装配进行组装,完成牵枕装配。牵引梁装配的主要包括以下生产工序1. 1)乙字钢选配——1. 2)乙字钢调直——1. 3)乙字钢气割下料——1. 4)乙字 钢组焊——1.5)钻割塞焊孔——1.6)组对从板座——1.7) 一体式后从板座及心盘座焊 接——1.8)组装下盖板(中)、上心盘——1.9)牵引梁钻孔——1.10)牵引梁铆钉—— 1. 11)牵引梁焊接一1. 12)牵引梁调修——1. 13)牵引梁尾翼切割。枕梁组对主要包括以下生产工序2. 1)布置枕梁下侧盖板——2. 2)枕梁腹板——2. 3)点固焊——2. 4)组对侧管支 柱——2.5)点固焊——2.6)组对筋板——2.7)点固焊——2.8)组对连接筋板——2.9) 点固焊——2. 10)焊接——2. 11)检测。牵枕装配主要包括以下生产工序3. 1)牵引梁定位——3. 2)牵引梁端部切割——3. 3)组对端梁腹板——3. 4)组对 枕梁——3. 5)组对侧梁——3. 6)组对端梁下盖板及端梁筋板——3. 7)组对票插——3. 8) 牵枕正面焊接——3.9)牵枕反面焊接——3. 10)组对手制动滑轮支架——3. 11)组焊走 板垫板及踏板——3. 12)组对踏板——3. 13)铆接冲击座、扶手——3. 14)研割端梁孔—— 3. 15)牵引梁放在检测胎上定位——3. 16)检测上心盘和定位面之间的间隙——3. 17)测 量枕梁、端梁处牵枕水平差。现有的生产工艺和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是在牵引梁装配的乙字钢组焊工序,目前组对时采用的是“反装法”,即用乙 字钢上翼面作为定位基准,这种定位方式的缺点在于两组对乙字钢存在的高差会累积到下 翼面上,造成下翼面的平面度误差较大。第二是在牵引梁装配的一体式后从板座及心盘座焊接工序,目前工艺中在焊接一 体式后从板座及心盘座时,其和枕梁下中盖板组成的接触副表面有时会低于牵引梁的乙字 钢的下翼面,同时枕梁下中盖板结构组对后相对于乙字钢下翼面两边并不对称(对称度公 差大的近20mm),导致了一体式后从板座及心盘座、乙字钢下翼面、枕梁下中盖板区域接触 状态复杂,在设计中应该接触的区域会产生局部间隙,结构受力有限元计算研究和试验研 究表明,该区域局部间隙的存在对枕梁下中盖板结构的受力状态影响显著,对牵枕结构的 承载不利。第三是在牵引梁装配的牵引梁铆钉工序,铆接后在两侧枕梁下中盖板和乙字钢下翼面接触区域、前后两端枕梁下中盖板和乙字钢下翼面接触区域、枕下中与后从板座接触 区域都存在相对较大的间隙。第四是在牵枕装配的牵枕装配组焊步骤的组对枕梁工序,由于折弯加工时制造误 差和折弯后板材的回弹等种种因素,枕梁下中盖板折弯区域半径的准确性难以精确保证, 导致在组焊时枕梁下中盖板和枕梁下侧盖板间会存在较大的间隙,在组焊时为减小间隙, 不得不使用工装使枕梁下中盖板再向上弯曲,进一步加剧了枕梁下中盖板在折弯区域附近 的受力。第五是在牵枕装配的牵枕装配组焊工序的牵枕反面焊接工序,该条焊缝长度较 长,且焊接后使枕梁下中盖板形成封闭焊缝,焊接残余应力较大。第六是目前的牵枕枕梁下中盖板采用了一种带有折弯区域的结构,折弯结构是通 过在数控折弯机床上应用折弯加工工艺实现的,折弯加工工艺是一种塑性成型工艺,会导 致在折弯区域存在残余应力,由于是向上折弯,对于枕梁下中盖板而言,在下表面会承受残 余拉应力作用,开展的残余应力测试结果表明,残余拉应力的数值较大,对于承受交变应力 的枕梁下中盖板而言,折弯区域存在较大的残余应力相当于增加了其所承受的平均应力数 值,降低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对结构的疲劳强度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牵枕。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牵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牵枕 包括牵引梁、对称分布于牵引梁两侧的枕梁下侧盖板以及设置于牵引梁下方且与枕梁下侧 盖板连接的枕梁下中盖板;所述枕梁下中盖板是平板式结构。上述牵引梁上还设置有后从板座和心盘;所述心盘设置于后从板座上且位于枕梁 下中盖板的上方;所述后从板座和心盘的配合面超出牵引梁的乙字钢下翼面0. Imm 1mm, 保证铁路罐车牵枕结构对垂向力的传递。上述枕梁下中盖板的厚度为10 20mm。上述枕梁下侧盖板与枕梁下中盖板的结构相适配。本技术的牵枕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牵枕,保证重要的乙字钢下翼面的平面度,适应铁路罐车结构强 度的要求,能够消除牵枕的组对误差和间隙;并且控制一体式后从板座和上心盘接触配合 面超出乙字钢下翼面0. Imm 1mm,保证铁路罐车牵枕结构对垂向力的传递,适应轨道不平 顺激励作用下的浮沉和侧滚等恶劣工况。2、本技术的牵枕采用平板式枕梁下中盖板结构,取消原有结构中折弯区域, 消除外表面拉伸残余应力对结构疲劳强度的不利影响。同时消除了原有结构中枕梁下中盖 板和乙字钢下翼面不对称而产生局部间隙的问题,消除了后续的组对枕梁工序中的强力装 配问题,从而保障了铁路罐车牵枕结构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牵枕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加图1和图2,本技术涉及一种牵枕结构,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牵枕,包括端梁1、设置于端梁1中部且与端梁1垂直的牵引梁8、垂 直设置于端梁1两端的侧梁2 ;其中侧梁2与端梁1连接;侧梁2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端梁 1平行设置的枕梁腹板5 ;枕梁腹板5的中段还设置有枕梁支撑板6 ;牵引梁8上设置有板 座以及心盘12 ;其中板座分为顺次连接的后从板座9和前从板座11,前从板座11与端梁1 连接,后从板座9和心盘12可以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在枕梁腹板5与侧梁2连接的一端设 置有侧管支柱4以及用于固定、连接的连接板3 ;牵引梁8下方设置有枕梁下中盖板10以 及在枕梁下中盖板10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枕梁腹板5连接的枕梁下侧盖板7。牵引梁8采 用乙字钢,以其下翼面为定位基准,保证下翼面的平面度,枕梁下中盖板10安放在乙字钢 下翼面上,一体式结构的后从板座9及心盘12设置于枕梁下中盖板10的上方。本实用新 型的枕梁下中盖板10设置为平板结构,且相应调整枕梁下侧盖板7的结构与枕梁下中盖板 10的结构相适配,保证其连接处焊缝满足工艺要求。本技术的牵枕后从板座9和心盘12的配合面最好能够超出牵引梁8的乙字 钢下翼面一些距离,具体超出牵引梁8的乙字钢下翼面0. Imm Imm为佳。为了消除枕梁下中盖板10和枕梁下侧盖板7之间搭接焊缝对枕梁下中盖板10区 域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本技术的枕梁下中盖板10焊缝和枕梁下侧盖板7焊缝需要远 离心盘12边缘区域,采用搭接焊缝连接,枕梁下侧盖板7和牵引梁8的下翼面采用对接焊 缝连接。本技术的枕梁下中盖板10的厚度可设置到10 20mm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牵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枕包括牵引梁、对称分布于牵引梁两侧的枕梁下侧盖板以及设置于牵引梁下方且与枕梁下侧盖板连接的枕梁下中盖板;所述枕梁下中盖板是平板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枕包括牵引梁、对称分布于牵引梁两侧的枕梁下侧 盖板以及设置于牵引梁下方且与枕梁下侧盖板连接的枕梁下中盖板;所述枕梁下中盖板是 平板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梁上还设置有后从板座和心盘; 所述心盘设置于后从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远新侯军郑继承金耀辉韩志坚郭小锋贾汝唐熊少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