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底架正装胎的端牵枕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92464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基于底架正装胎的端牵枕定位方法,第一步:将端牵枕吊起,落在底架正装胎上使枕梁下部的上心盘中心孔套在上心盘中心孔定位销上;第二步:横向对中装置动作,使底架牵引梁中心线与中间纵架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三步:端梁定位夹紧装置启动,将端梁固定到位并夹紧;第四步:枕梁夹紧装置启动,将枕梁上心盘下平面与上心盘定位面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定位方法在底架端牵枕高度定位上是以端牵枕的两个上心盘的下平面及端梁下平面为定为基准,横向定位是以上心盘中心孔定位销及横向对中装置定位。可见,本定位夹紧机构的定位方式合理,无需人工划线,定位精度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车辆,属于铁路车辆底架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在底架钢结构组装过程中大多数采用的均是底架反装模式,底架反装胎设 计制作简单易行,但对组装过程要求较高。底架钢结构组装后,要求底架枕梁上心盘的水平 度不大于0. 5mm,相对两旁承的高低差不大于3mm,底架在反装胎上组装,由于底架反装,使 得枕梁上心盘及旁承都处于自由状态,在装配过程中要不断地测量上心盘的水平度及两旁 承的高低差,若不平,必须调整其两端的高度,使上心盘尺寸符合要求。底架钢结构在反装胎上组装时,底架上平面作为基准面与胎面密贴,但在使用过 程中是底架下表面与转向架接触,故在使用中是底架下表面作为基准面,上心盘的平面度 是尺寸控制重点,但在底架反装胎中并无上心盘定位,只能靠人工在每次安装完成后测量 平面度,费时费力。同时枕梁的夹紧是靠丝杠人工压紧。在端牵枕的定位上是以外形尺寸 定位,而不是以枕中及牵引梁中心定位,增加了累积误差。可见,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组装方式已经适应不了技术的发展,影响了钢结构底 架部件的组装效率,同时反组装使得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不统一,影响了枕梁等部件的安 装精度,由于工序较多,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该问题,申请人研发出一种底架正装胎工装,底架正装胎主体结构由三根纵 梁、四跟大横架构成,定位原理是在底架端牵枕高度定位上是以端牵枕的两个上心盘的下 平面及端梁下平面为定为基准,横向定位是以上心盘中心孔及牵引梁对中实现定位。可见, 端牵枕的定位十分关键,决定着定位精度及定位效率。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基于底架正装 胎的端牵枕定位方法。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 底架正装胎包括三根互相平行的纵架、四根大横架,纵架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大 横架与所述纵架垂直,两根大横架位于纵架的外端与底架端梁对应,另外两根大横架位于 纵架内端与底架两侧的枕梁对应,外端大横架上设置有端梁定位夹紧装置,内端大横架中 部的上端面设有上心盘定位面,上心盘定位面上设置有位于中间纵架中心线上的上心盘中 心孔定位销,上心盘定位面两侧的内端大横架上设置有枕梁夹紧装置,所述中间纵架上还 设置有以底架牵引梁中心线为定位基准的横向对中装置,端牵枕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一将端牵枕吊起,落在底架正装胎上使枕梁下部的上心盘中心孔套在上 心盘中心孔定位销上;第二步一横向对中装置动作,使底架牵引梁中心线与中间纵架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三步一端梁定位夹紧装置启动,将端梁固定到位并夹紧;第四步--枕梁夹紧装置启动,将枕梁上心盘下平面与上心盘定位面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对中装置具有两个对称且运动方向相反的分别与牵引梁左右 两侧板对应的活动定位块,所述的两个活动定位块对称分布于中间纵架中心线两侧,其的 运动方向与中间纵架中心线垂直,所述第二步中,横向对中装置的两个活动定位块伸出,分 别抵住牵弓I梁左右两侧板,完成端牵枕在横向方向的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底架正装胎还具有对称设置于外端大横架两端的端顶装置,所述 端顶装置的推杆与端梁的左右侧端面对应,所述端梁定位夹紧装置具有端梁纵向定位块、 端梁夹紧丝杠以及端梁高度定位块,端梁夹紧丝杠的前端面与端梁纵向定位块的定位面平 行相对,所述端梁高度定位块位于端梁纵向定位块与端梁夹紧丝杠之间的下方,所述第三 步中,首先转动端梁夹紧丝杠,使端梁的前侧端板夹紧于端梁夹紧丝杠的前端面与端梁纵 向定位块的定位面之间,实现端梁在纵向方向上的定位,然后端顶装置的推杆顶住端梁的 左右侧端面,实现端梁在横向方向上的夹紧。进一步的,所述端梁定位夹紧装置还具有与端梁上端面对应的端梁压紧机构,所 述第三步中,端顶装置的推杆顶住端梁的左右侧端面后,端梁压紧机构下压端梁上端面,使 端梁前侧端板的下平面与端梁高度定位块的定位面贴合,完成端梁在高度上的定位。更进一步的,所述端梁纵向定位块后端连接一丝杠机构,所述端梁纵向定位块的 中部设置有与运动方向平行的长圆槽,长圆槽内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丝杠机构的外 壳固定,端梁纵向定位块通过丝杠机构实现进退,进退过程中,限位销在长圆槽内两者相对 运动,当端梁纵向定位块向前移动使限位销抵住长圆槽的后侧槽底时,端梁纵向定位块到 达定位位置。更进一步的,所述枕梁夹紧装置具有两个可转动的夹紧臂,所述夹紧臂由液压系 统驱动,第四步中,液压系统驱动夹紧臂转动,下压枕梁,使枕梁上心盘下平面与上心盘定 位面贴合。再进一步的,所述上心盘定位面的中央设置有纵向的长圆孔,上心盘中心孔定位 销限位于该长圆孔内并可在长圆孔内纵向滑动,所述长圆孔的宽度等于上心盘中心孔定位 销的外径,长度大于上心盘中心孔定位销的外径8-12mm。本专利技术端牵枕定位方法,在底架端牵枕高度定位上是以端牵枕的两个上心盘的下 平面及端梁下平面为定为基准,横向定位是以上心盘中心孔定位销及横向对中装置定位。 本定位夹紧机构的定位方式合理,无需人工划线,定位精度高,生产效率高。可见,本专利技术构思奇巧、结构简单可靠定位快速精准。本专利技术将在轨道交通领域得 到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底架正装胎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区放大图。图3为本底架正装胎的枕梁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底架正装胎的端梁定位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底架正装胎的横向对中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为底架正装胎示意图,,所述底架 正装胎包括三根互相平行的纵架1、1'、1〃、四根大横架8、8'(图中只画出底架正装胎 的左侧部分,右侧部分与其对称),纵架1、1'、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平面度约 为1mm),大横架8、8'与纵架1、1'、1〃垂直且可在纵架1、Γ、1"上任意移动及定位,两 根大横架8位于纵架1、1'、1"的外端与底架端梁对应,另外两根大横架8'位于纵架1、 1'、1"内端与底架两侧的枕梁对应,外端大横架8上设置有端梁定位夹紧装置2,内端大 横架8'中部的上端面设有上心盘定位面6,上心盘定位面6上设置有位于中间纵架1中心 线上的上心盘中心孔定位销9,上心盘定位面6两侧的内端大横架8 ’上设置有枕梁夹紧装 置7,中间纵架1上还设置有以底架牵引梁中心线为定位基准的横向对中装置15,端牵枕定 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一将端牵枕吊起,落在底架正装胎上使枕梁下部的上心盘中心孔套在上 心盘中心孔定位销上;第二步一横向对中装置动作,使底架牵引梁中心线与中间纵架中心线处于同一 竖直平面内;第三步一端梁定位夹紧装置启动,将端梁固定到位并夹紧;第四步一枕梁夹紧装置启动,将枕梁上心盘下平面与上心盘定位面贴合。如图5所示,横向对中装置15具有两个对称且运动方向相反的分别与牵引梁左右 两侧板对应的活动定位块151、152,两个活动定位块151、152对称分布于中间纵架1中心线 两侧,其的运动方向与中间纵架1中心线垂直,第二步中,横向对中装置的两个活动定位块 151、152伸出,分别抵住牵引梁左右两侧板,完成端牵枕在横向方向的定位(端牵枕对中)。如图1所示,底架正装胎还具有对称设置于外端大横架8两端的端顶装置16,端顶 装置16的推杆161与端梁的左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底架正装胎的端牵枕定位方法,所述底架正装胎包括:三根互相平行的纵架、四根大横架,纵架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大横架与所述纵架垂直,两根大横架位于纵架的外端与底架端梁对应,另外两根大横架位于纵架内端与底架两侧的枕梁对应,外端大横架上设置有端梁定位夹紧装置,内端大横架中部的上端面设有上心盘定位面,上心盘定位面上设置有位于中间纵架中心线上的上心盘中心孔定位销,上心盘定位面两侧的内端大横架上设置有枕梁夹紧装置,所述中间纵架上还设置有以底架牵引梁中心线为定位基准的横向对中装置,端牵枕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端牵枕吊起,落在底架正装胎上使枕梁下部的上心盘中心孔套在上心盘中心孔定位销上;第二步--横向对中装置动作,使底架牵引梁中心线与中间纵架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三步--端梁定位夹紧装置启动,将端梁固定到位并夹紧;第四步--枕梁夹紧装置启动,将枕梁上心盘下平面与上心盘定位面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伯庆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