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炉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71926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炉冷却系统,在炉架本体内分层架设有多个灯框,各灯框布有多个气孔,内部区隔出进气汇流区及出气汇流区,该炉架本体在灯框的旁侧分别设有送风装置及抽风装置,该送风装置朝各灯框送风形成冷却效果,风的气流由气孔窜入进气及出气汇流区,该进气汇流区内的气流再流入出气汇流区,统一由抽风装置从各出气汇流区将气流抽出,以此形成循环冷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炉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LCD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使用新的全彩显示技术,使得画质较为清晰、节省能源 且体积较小的显示器,基本上,整个液晶显示技术的概念是以液晶如闸门般地阻隔或让光 线穿透,而IXD相较于一般映像管显示器具有更清晰、更精准的影像画质,与更真实、更饱 和的色彩呈现,且液晶显示技术免除了笨重的映像管,另具有十足平面显示及空间节省的 优势,另液晶显示技术使用电源更少、散发出来的热更少,相对地产生舒适、卓越的附加价 值;TFT-IXD面板流程主要可分为三阶段1. Array流程在玻璃基板上形成薄膜电晶体阵列。2. Cell流程将阵列面板与彩色滤光片贴合,并于其内灌入液晶。3. Module流程将贴合的面板、背光模组、驱动与控制面板组合。以Array流程而言,主要是依序经过成膜前洗净、薄膜沉积、光阻涂布、曝光、显 影、加热、蚀刻、剥膜等步骤,且重复至少五次所述步骤始能完成Array流程,而显影步骤是 透过显影剂将曝光于紫外线下的光阻溶解,再以离子水冲洗带走,而显影后续的加热则以 紫外线照射方式达到干燥效果,而多层炉便是一种利用于LCD流程所设计的设备。多层炉内部是纵向分层架设多个框架,框架正面可用以承载工作物,背面则安装 有多个紫外线灯管,以上层框架背面的紫外线灯管对下层框架正面的工作物进行照射加 工,并以炉体内整体的温度对工作物进行干燥;而紫外线灯管对工作物的照射温度需控制在流程标准内,所以炉体必须对灯管进 行适当的冷却使其维持在规范的温度内,并以此延长灯管使用寿命及照射的稳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多层炉冷却系统,其设计概念是利用气体循环的方式控制 炉内紫外线灯管的温度。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是在炉架本体内分层架设有多个灯框,各灯框布有 多个气孔,并在灯框内部区隔出进气汇流区及出气汇流区,该进气汇流区与该出气汇流区 间隔有框梁,该框梁开设多个流口 ;各灯框正面排设多个承载架以供承载工作物,背面则设有插座,用以安装紫外线 灯管,该炉架本体在灯框的旁侧分别设有送风装置及抽风装置,该送风装置在相邻的灯框 间开设送风口,该抽风装置对应各灯框的出气汇流区各以抽风管相接;更具体而言,本技术是在各灯框正面盖设框盖,该框盖亦布有多个气孔,承载 架则排设于该框盖上;而该炉架本体是在灯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该送风装置及该抽风装 置;该出气汇流区内至少设有与流口连通的排气管,该排气管是向灯框外开放,并以转接头与所对应的抽风管相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该送风装置透过送风口朝灯框间送风,以冷却上层灯框背面的紫 外线灯管及下层灯框正面承载工作物的温度,风的气流由气孔窜入进气及出气汇流区,该 进气汇流区内的气流再从该框梁的流口流入出气汇流区,统一由抽风装置透过抽风管从各 出气汇流区将气流抽出。本技术在各灯框上布有气孔,并在灯框内部形成进气、出气汇流区,使得各灯 框形成具内、外气体对流效果的结构体,并配合送风装置对各层的灯框吹送冷风,而吸收热 量及湿气后的热风由气孔窜入灯框内部,便顺其内部的对流结构被抽风装置抽出炉体外, 利用冷进热出的气流循环,一来可有效率地控制紫外线灯管的照射温度并降低其故障率, 二来加速灯框所承载工作物的干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层炉冷却系统灯框正面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灯框背面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组装完成后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送风装置对各层灯框吹送冷风的气流纵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灯框内部及抽风装置抽出热风的气流横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炉架本体,10、灯框,101、气孔,102、插座,103、进气汇流区,104、出气汇流区, 1041排气管,1042、转接头,105、框梁,1051、流口,106、框盖,107、承载架,11、送风装置, 111、送风口,12、抽风装置,121、抽风管,2、紫外线灯管,3、工作物3。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多层炉冷却系统,是在一炉架本体内分层架设有多个灯 框,各灯框布有多个气孔,并在灯框内部区隔出进气汇流区及出气汇流区,该进气汇流区与 该出气汇流区间隔有框梁,该框梁开设多个流口,该出气汇流区内至少设有与流口连通的 排气管,该排气管向灯框外开放;各灯框正面排设多个承载架以供承载工作物,背面则设有插座,用以安装紫外线 灯管,该炉架本体在灯框的旁侧分别设有送风装置及抽风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相关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 该炉架本体1纵向分层架设多个灯框10,各灯框10呈头尾端短、左右侧长的长方体态样,各 灯框10在背面布有多个气孔101并设有插座102,用以安装紫外线灯管2,各灯框10内部 则向框体尾端隔出进气汇流区103,向框体头端隔出出气汇流区104,该进气汇流区103与 该出气汇流区104间隔有框梁105做空间区隔,该框梁105间隔开设多个贯通进气、出气汇 流区103、104的流口 1051,该出气汇流区104对应灯框10左右侧各设置与流口 1051连通 的排气管1041,各排气管1041各自由灯框10左右侧向灯框10外开放,各灯框10正面盖设 框盖106,该框盖106亦布有多个气孔101供气流流入灯框10内部,多个承载架107则排设 于该框盖106上;而该炉架本体1是在灯框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送风装置11及抽风装置12,各送风装置11对应各灯框10的所在位置开设送风口 111,各抽风装置12对应各灯框10的出 气汇流区104各以抽风管121相接,而出气汇流区104的排气管1041以转接头1042与所 对应的抽风管121相连接。关于本实施例的运作方式,请配合参照图4与图5所示,该炉架本体1设于灯框10 两侧的送风装置11透过送风口 111朝灯框10间送出冷风,吹入灯框10间的冷风可降低上 层灯框10背面紫外线灯管2的温度,以及带走下层灯框10正面承载架107所承载工作物3 的水分加快其干燥,而吸收热量及湿气后的热风由气孔101窜入灯框10内部的进气、出气 汇流区103、104,该进气汇流区103内的气流再从该框梁105的流口 1051流入出气汇流区 104,统一由两侧的抽风装置12透过抽风管121从各出气汇流区104将气流抽出。本实施例利用灯框10内部具有的对流结构,以及送风、抽风装置11、12冷进热出 的气流循环,一来可有效率地控制紫外线灯管2的照射温度并降低其故障率,二来加速灯 框10所承载工作物3的干燥。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 违反本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炉架本体内分层架设有多个灯框,各灯框布有多个气孔,并在灯框内部区隔出进气汇流区及出气汇流区,该进气汇流区与该出气汇流区间隔有框梁,该框梁开设多个流口;各灯框正面排设多个承载架以供承载工作物,背面则设有插座,用以安装紫外线灯管,该炉架本体在灯框的旁侧分别设有送风装置及抽风装置,该送风装置在相邻的灯框间开设送风口,该抽风装置对应各灯框的出气汇流区各以抽风管相接;该送风装置透过送风口朝灯框间送风,以冷却上层灯框背面的紫外线灯管及下层灯框正面承载工作物的温度,风的气流由气孔窜入进气及出气汇流区,该进气汇流区内的气流再从该框梁的流口流入出气汇流区,统一由抽风装置透过抽风管从各出气汇流区将气流抽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炉架本体内分层架设有多个灯框,各灯框布有 多个气孔,并在灯框内部区隔出进气汇流区及出气汇流区,该进气汇流区与该出气汇流区 间隔有框梁,该框梁开设多个流口 ;各灯框正面排设多个承载架以供承载工作物,背面则设有插座,用以安装紫外线灯管, 该炉架本体在灯框的旁侧分别设有送风装置及抽风装置,该送风装置在相邻的灯框间开设 送风口,该抽风装置对应各灯框的出气汇流区各以抽风管相接;该送风装置透过送风口朝灯框间送风,以冷却上层灯框背面的紫外线灯管及下层灯框 正面承载工作物的温度,风的气流由气孔窜入进气及出气汇流区,该进气汇流区内的气流 再从该框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庆耀邱千瑞
申请(专利权)人:志圣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