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束烘干机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714507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束烘干机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管束烘干机、蒸汽输入管、疏水器、锅炉软水箱,管束烘干机的一侧与蒸汽输入管相通,另一侧与疏水器相通,疏水器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锅炉软水箱相连,管束烘干机的上部开有进料口,下部开有出料口,管束烘干机内设有旋转式蒸汽管束,旋转式蒸汽管束周围设有刮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充分的回收利用了经过管束烘干机的蒸汽以及冷凝水,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蒸汽和冷凝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具体的来说是一种管束烘干机余 热利用装置。背景枝术国内的农业加工企业在利用管束烘干机对含水的蛋白粉进行烘干时都是利用的 蒸汽进行加热烘干,一般完成烘干的蒸汽以及冷凝水就直接排放掉了,这样没有对资源进 行充分的利用,也达不到企业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束烘干机余热利用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束烘干机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管束烘干机、蒸汽 输入管、疏水器、锅炉软水箱,其特征是管束烘干机的一侧与蒸汽输入管相通,另一侧与疏 水器相通,疏水器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锅炉软水箱相连,管束烘干机的上部开有进料口,下部 开有出料口,管束烘干机内设有旋转式蒸汽管束,旋转式蒸汽管束周围设有刮板。本技术的优点充分的回收利用了经过管束烘干机的蒸汽以及冷凝水,节约 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管束烘干机1的一侧与蒸汽输入管2相通,另一侧与疏水器3相通, 疏水器3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锅炉软水箱4相连,管束烘干机1的上部开有进料口 5,下部开 有出料口 6,管束烘干机1内设有旋转式蒸汽管束7,旋转式蒸汽管束7周围设有刮板8。权利要求1. 一种管束烘干机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管束烘干机(1)、蒸汽输入管(2)、疏水器(3)、 锅炉软水箱(4),其特征是管束烘干机(1)的一侧与蒸汽输入管(2)相通,另一侧与疏水器 (3)相通,疏水器(3)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锅炉软水箱(4)相连,管束烘干机(1)的上部开有 进料口(5),下部开有出料口(6),管束烘干机(1)内设有旋转式蒸汽管束(7),旋转式蒸汽 管束(7)周围设有刮板(8)。专利摘要一种管束烘干机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管束烘干机、蒸汽输入管、疏水器、锅炉软水箱,管束烘干机的一侧与蒸汽输入管相通,另一侧与疏水器相通,疏水器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锅炉软水箱相连,管束烘干机的上部开有进料口,下部开有出料口,管束烘干机内设有旋转式蒸汽管束,旋转式蒸汽管束周围设有刮板。本技术的优点充分的回收利用了经过管束烘干机的蒸汽以及冷凝水,节约了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率。文档编号F26B25/00GK201876081SQ20102061536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崔楠, 杨晓华, 杨满华, 王湛淅, 肖明清 申请人: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束烘干机余热利用装置,包括管束烘干机(1)、蒸汽输入管(2)、疏水器(3)、锅炉软水箱(4),其特征是:管束烘干机(1)的一侧与蒸汽输入管(2)相通,另一侧与疏水器(3)相通,疏水器(3)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锅炉软水箱(4)相连,管束烘干机(1)的上部开有进料口(5),下部开有出料口(6),管束烘干机(1)内设有旋转式蒸汽管束(7),旋转式蒸汽管束(7)周围设有刮板(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明清王湛淅崔楠杨晓华杨满华
申请(专利权)人: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