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循环系统和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78754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7-09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循环系统和控制方法,其中,热循环系统,包括新风管路、杂质管路以及设于杂质管路进口处的油烟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设有套设于新风管路的第一通路,以及套设于杂质管路的第二通路;第二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三通路与第一通路串联套设于新风管路上,第二热交换器的第四通路与第二通路串联套设于杂质管路上,其中,新风管路中的新风和杂质管路中的废气依次在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热量交换。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的梯度换热,在回收油烟热量的同时减少热交换效率的降低量,减少能源流失,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循环系统和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循环系统和一种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封闭房间的新风空调系统利用新风与排风之间的热交换,将排风的部分热量回收,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目前的新风空调系统中所利用的排风皆为室内环境温度气流。厨房烟气作为一种含高热量的气流一般通过油烟排出系统排出室外,热量白白浪费,尤其是饭店等公共场所。另外,厨余烟气中含有大量液态油滴、颗粒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过量的液态油滴附着在全热交换装置的热交换器时,极大地降低了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同时也降低热回收率,造成能源的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循环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循环系统,包括新风管路、杂质管路以及设于杂质管路进口处的油烟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设有套设于新风管路的第一通路,以及套设于杂质管路的第二通路;第二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三通路与第一通路串联套设于新风管路上,第二热交换器的第四通路与第二通路串联套设于杂质管路上,其中,新风管路中的新风和杂质管路中的废气依次在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热量交换。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的梯度换热,在回收油烟热量的同时减少热交换效率的降低量,减少能源流失,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产品竞争力。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热循环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杂质管路包括:主路,主路的一端连接于室内温度最高的房间通风口,主路的另一端连接于室外排风口;至少一个支路,每个支路的一端连接于主路,另一端与室内通风口相连;其中,至少一个支路与主路相连的位置在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的主路通路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杂质管路包括主路和支路,主路由室内温度最高的房间通向室外排风口,其中,室内温度最高的房间优选为厨房,由主路向室内每个房间的通风口均引出一条支路,同时将支路引出的位置限制在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的主路通路之间,在对室内温度最高的房间进行第一次热量回收后,再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对室内多个房间的废气进行热量回收,从而通过梯度换热,提高换热效率,增强产品竞争力。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新风管路包括:分别设于新风管路一端与另一端的新风入口以及新风出口,其中,新风由新风入口进入新风管路,经第一热交换器以及第二热交换器换热后,由新风出口排出。在该技术方案中,新风由新风入口进入新风管路,依次在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中与废气进行梯度换热,在换热完成后由新风出口排入室内,从而使得排入室内的新风具有一定的温度,在保持气体纯净度的基础上调整气体温度,经一步节约能源,提高用户体验。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单向阀组件,单向阀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单向阀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其中,第一单向阀设于主路上,第一单向阀限制废气只由室内温度最高的房间通风口流至室外排风口,第二单向阀限制废气只由室内通风口向废气的下风向流动。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废气管路的主路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单向阀,在支路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防止废气在进行温度混合后由重新回到混合前的主路或支路中,从而影响热交换的流速以及效率。其中,优选地,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分别设于靠近主路和支路交汇处的主路和支路上,减小发生废气在管路中流速缓慢,从而将废气中粘性物质残留在管壁上影响其使用寿命的可能性。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新风管路和杂质管路均为降噪风管。在该技术方案中,新风管路与杂质管路为降噪风管,减少由新风或废气在管路中流动产生的噪音,其中,所述降噪风管优选为为玻璃钢复合风管或酚醛玻纤复合风管,加快气体在风管中的噪音衰减,提升用户体验。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新风管路与杂质管路在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时相互密封,新风与废气通过传热体进行热交换;新风管路与杂质管路在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时相互密封,新风与废气通过传热体进行热交换。在该技术方案中,传热体包括换热盘管,通过采用传热体进行信丰管路与杂质管路的热交换,降低发生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同时也避免杂质管路中废气的气味传播至新风管路的新风中,从而将气味带入室内,影响用户体验。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热交换器包括:整体式换热器或分体式换热器;第二热交换器包括:整体式换热器或分体式换热器。在该技术方案中,若新风管路与废气管路之间的距离较近,则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可为整体式换热器,通过整体式换热器进行近距离换热,在整体式换热器的冷热两侧均可设置用于强化传热的翅片,同时通过整体式换热器中间的密封板,将冷热两侧的流体分隔开,减少热量流失,若新风管路与废气管路之间的距离过远,则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可选为分体式换热器,通过选用分体式换热器,将新风管路和废气管路分开设置,同时通过一循环管路进行连接和传热,对于不同的管路排布可灵活设置换热器的类型,从而增强产品的通用性。其中,整体式换热器包括:壳管式、板式、板翅式或一体式热管换热器,分体式换热器包括:分离式循环泵换热器、分离式热管换热器或热泵换热器。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第二热交换器内的新风管路的进风口;第二温度传感器,设于第二热交换器内的新风管路的出风口;第三温度传感器,设于第二热交换器内的废气管路的进风口。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二热交换器中新风管路的进出风口和废气管路的进风口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在进行换热的时候,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测量出的温度可实时计算得出第二热交换器的交换效率,从而可根据交换效率的数值判断当前换热器是否出现故障,或是否需要第一热交换器工作从而进行加强换热,提高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用于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提供的循环系统,包括:接收循环系统中第二热交换器的新风管路在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废气管路进风口的第一温度信号、第二温度信号以及第三温度信号;根据第一温度信号、第二温度信号以及第三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确定第二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判断换热效率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换热效率;若判断结果为否,则开启第一热交换器。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第二热交换器在新风管路的进风口、新风管路的出风口以及废气管路的进风口的温度,并根据上述温度计算出换热效率,从而可判断换热效率是否在正常的预设换热效率之外,根据判断结果开启第一热交换器进行换热,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向外排出的废气的热量的利用率。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一温度信号、第二温度信号以及第三温度信号对应的温度,确定第二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具体包括:确定第一温度信号对应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信号对应的第二温度,第三温度信号对应的第三温度;计算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第一差值以及第二温度与第一温度的第二差值;将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比值确定为第二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计算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之间的第一差值和第二温度与第一温度的第二差值,根据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比值,通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循环系统和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循环系统,包括新风管路、杂质管路以及设于所述杂质管路进口处的油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有套设于所述新风管路的第一通路,以及套设于所述杂质管路的第二通路;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三通路与所述第一通路串联套设于所述新风管路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第四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串联套设于所述杂质管路上,其中,所述新风管路中的新风和所述杂质管路中的废气依次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热量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循环系统,包括新风管路、杂质管路以及设于所述杂质管路进口处的油烟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有套设于所述新风管路的第一通路,以及套设于所述杂质管路的第二通路;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三通路与所述第一通路串联套设于所述新风管路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第四通路与所述第二通路串联套设于所述杂质管路上,其中,所述新风管路中的新风和所述杂质管路中的废气依次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热量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管路包括:主路,所述主路的一端连接于室内温度最高的房间通风口,所述主路的另一端连接于室外排风口;至少一个支路,每个所述支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路,另一端与室内通风口相连;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支路与所述主路相连的位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主路通路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路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新风管路一端与另一端的新风入口以及新风出口,其中,所述新风由所述新风入口进入所述新风管路,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以及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换热后,由所述新风出口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组件,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单向阀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阀设于所述主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限制废气只由所述室内温度最高的房间通风口流至所述室外排风口,所述第二单向阀限制废气只由所述室内通风口向所述废气的下风向流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管路和所述杂质管路均为降噪风管。6.根据权利要求1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