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9809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1)、压缩机(2)、冷凝器(3)、换热装置(4)以及回热装置(5),所述换热装置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进液口(41)、第二进液口(42)、出液口(43)以及出气口(44),所述回热装置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制冷剂入口(51)、第一制冷剂出口(52)、第二制冷剂入口(53)以及第二制冷剂出口(54),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通过所述换热装置以及所述回热装置的前后两次换热,可以有效地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能耗,可以实现对所述冷凝器流出的低温高压制冷剂液体的自身热量的有效回收利用,提高制冷剂的能效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冷水机组的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制冷系统通常包括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四个基本部件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与其他部件配合安装形成一整套制冷系统,制冷剂在制冷剂循环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并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制冷剂循环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压缩机通过吸气管从蒸发器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经压缩机压缩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通过排气管进入冷凝器,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中与冷却介质(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冷凝为低温高压液体,经膨胀阀膨胀节流为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后,再次进入蒸发器中吸热蒸发为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并进入压缩机中进行下一循环,从而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制冷剂在该循环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以及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剂循环系统,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1556090 B中公开的一种蒸汽压缩制冷机组,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以及闪蒸筒,所述闪蒸筒的上端进液口与冷凝器相接,上端出气口通过单向阀与压缩机的一个输入口相接,下端出液口通过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1)、压缩机(2)和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装置(4),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进液口(41)、第二进液口(42)、出液口(43)以及出气口(44),所述第一进液口(41)通过第一膨胀阀(6)连接所述冷凝器(3)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第二进液口(42)连接所述冷凝器(3)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出气口(44)连接所述压缩机(2);回热装置(5),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制冷剂入口(51)、第一制冷剂出口(52)、第二制冷剂入口(53)以及第二制冷剂出口(54),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51)连接所述换热装置(4)的出液口(43),所述第一制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蒸发器(I)、压缩机(2)和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热装置(4),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进液口( 41)、第二进液口( 42 )、出液口( 43 )以及出气口(44),所述第一进液口(41)通过第一膨胀阀(6)连接所述冷凝器(3)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第二进液口(42)连接所述冷凝器(3)的制冷剂出口端,所述出气口(44)连接所述压缩机(2); 回热装置(5),具有用于制冷剂流通的第一制冷剂入口(51)、第一制冷剂出口(52)、第二制冷剂入口(53)以及第二制冷剂出口(54),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51)连接所述换热装置(4)的出液口(43),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52)通过第二膨胀阀(7)连接所述蒸发器(I)的制冷剂入口端,所述蒸发器(I)的制冷剂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53),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54)连接所述压缩机(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4)为板式换热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剂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装置(5)包括连通所述第一制冷剂入口(51)与所述第一制冷剂出口(52)的制冷剂液管(55)以及连通所述第二制冷剂入口(53)与所述第二制冷剂出口(5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晓冬李向威肖如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