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704425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包括有分布在钢轮内侧的钢轮凹形齿与分布在柔轮外侧的柔轮凸形齿,其特点是:钢轮凹形齿的前端开口处分布有接触圆弧,该接触圆弧构成主啮合区域。在柔轮凸形齿的顶端设有配合圆弧,该配合圆弧构成副啮合区域。钢轮凹形齿与柔轮凸形齿相互啮合时,主啮合区域与副啮合区域至少有一个面相接触,且副啮合区域不与钢轮凹形齿的底部相接触。由此,柔轮凸形齿的整体齿形较短,有利于加工及刀具的设计。同时,柔轮变形量可比目前世界领先水平减少40%,极大有利于寿命的提高。并且,由于过渡圆弧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发生断裂失效的风险。再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啮合误差从理论上可以为0。(*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啮合齿组件,尤其涉及一种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
技术介绍
谐波减速机的齿形是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影响到啮合误差、输出扭矩以及 谐波减速机的整个寿命。但是,传统的齿形是变位渐开线,啮合少,输出扭矩差,精度无法保 证,与谐波啮合原理不匹配,因此,已跟不上各种使用场合的工作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谐波减速 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包括有分布在钢轮内侧的钢轮凹形齿与分布在柔 轮外侧的柔轮凸形齿,其中所述的钢轮凹形齿的前端开口处分布有接触圆弧,所述的接触 圆弧构成主啮合区域;所述柔轮凸形齿的顶端设有配合圆弧,所述的配合圆弧构成副啮合 区域;所述钢轮凹形齿与柔轮凸形齿相互啮合时,主啮合区域与副啮合区域至少有一个面 相接触,且副啮合区域不与钢轮凹形齿的底部相接触。上述的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其中所述的钢轮凹形齿的深度与柔轮凸 形齿高度比值为3 4。进一步地,上述的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其中所述的柔轮凸形齿的齿根 设有过渡圆弧,钢轮凹形齿与柔轮凸形齿相互啮合时,主啮合区域不与过渡圆弧接触。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柔轮凸形齿的整体齿形较短,高度是目 前国外齿高的80%左右,有利于加工及刀具的设计。同时,本技术的啮合齿数在30% 左右,且柔轮变形量可比目前世界领先水平减少40%,极大有利于寿命的提高。并且,由于 过渡圆弧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发生断裂失效的风险。再者,采用本技术后,啮合误差 可以从理论上可以为0,且实际可以控制在1’乃至30”以内。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 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 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图1是应用本技术的钢轮构造示意图;图2是应用本技术的柔轮构造示意图;图3是主啮合区域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副啮合区域的构造示意图;图5是钢轮凹形齿与柔轮凸形齿正向配合的状态示意3图6是钢轮凹形齿与柔轮凸形齿逆向配合的状态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钢轮凹形齿 2柔轮凸形齿3主啮合区域 4副啮合区域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6所示的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包括有分布在钢轮内侧的钢轮 凹形齿1与分布在柔轮外侧的柔轮凸形齿2,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采用的钢轮 凹形齿1的前端开口处分布有接触圆弧,该接触圆弧构成主啮合区域3。与之对应的是,在 柔轮凸形齿2的顶端设有配合圆弧,该配合圆弧构成副啮合区域4。具体来说,当钢轮凹形 齿1与柔轮凸形齿2相互啮合时,主啮合区域3与副啮合区域4至少有一个面相接触,且副 啮合区域4不与钢轮凹形齿1的底部相接触。就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考虑到可以获得较大的啮合量,本实用新 型采用的钢轮凹形齿1的深度与柔轮凸形齿2高度比值为3 4。进一步来看,所述的柔轮凸形齿2的齿根设有过渡圆弧,钢轮凹形齿1与柔轮凸形 齿2相互啮合时,主啮合区域3不与过渡圆弧接触。由此,可以形成较宽的齿根,并且通过 过渡圆弧能够直接增加齿根弧度,减少发生断裂失效的风险。结合本技术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如图5、与6所示。无论是钢轮凹形齿1与 柔轮凸形齿2两者相互正向还是逆向配合,均存在一个较佳的啮合配合。并且,不需要很深 的啮合距离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啮合。换句话说,在实际运转中主啮合区域3与副啮合区域4 只需要有一个面相单独接触即可,不需要主啮合区域3所属的接触圆弧与副啮合区域4所 属的配合圆弧进行完全接触。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柔轮凸形齿的整 体齿形较短,长度是目前国外齿高的80%左右,有利于加工及刀具的设计。同时,本实用新 型的啮合齿数在30%左右,且柔轮变形量可比目前世界领先水平减少40%,极大有利于寿 命的提高。并且,由于过渡圆弧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发生断裂失效的风险。再者,采用本 技术后,啮合误差可以从理论上可以为0,且实际可以控制在1’乃至30”以内。权利要求1.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包括有分布在钢轮内侧的钢轮凹形齿与分布在柔轮 外侧的柔轮凸形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轮凹形齿的前端开口处分布有接触圆弧,所述的 接触圆弧构成主啮合区域;所述柔轮凸形齿的顶端设有配合圆弧,所述的配合圆弧构成副 啮合区域;所述钢轮凹形齿与柔轮凸形齿相互啮合时,主啮合区域与副啮合区域至少有一 个面相接触,且副啮合区域不与钢轮凹形齿的底部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轮凹 形齿的深度与柔轮凸形齿高度比值为3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轮凸 形齿的齿根设有过渡圆弧,钢轮凹形齿与柔轮凸形齿相互啮合时,主啮合区域不与过渡圆 弧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包括有分布在钢轮内侧的钢轮凹形齿与分布在柔轮外侧的柔轮凸形齿,其特点是钢轮凹形齿的前端开口处分布有接触圆弧,该接触圆弧构成主啮合区域。在柔轮凸形齿的顶端设有配合圆弧,该配合圆弧构成副啮合区域。钢轮凹形齿与柔轮凸形齿相互啮合时,主啮合区域与副啮合区域至少有一个面相接触,且副啮合区域不与钢轮凹形齿的底部相接触。由此,柔轮凸形齿的整体齿形较短,有利于加工及刀具的设计。同时,柔轮变形量可比目前世界领先水平减少40%,极大有利于寿命的提高。并且,由于过渡圆弧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发生断裂失效的风险。再者,采用本技术后,啮合误差从理论上可以为0。文档编号F16H55/17GK201866200SQ201020605389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5日专利技术者左昱昱, 庄晓琴 申请人:苏州市恒加新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谐波减速机齿轮用啮合齿组件,包括有分布在钢轮内侧的钢轮凹形齿与分布在柔轮外侧的柔轮凸形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轮凹形齿的前端开口处分布有接触圆弧,所述的接触圆弧构成主啮合区域;所述柔轮凸形齿的顶端设有配合圆弧,所述的配合圆弧构成副啮合区域;所述钢轮凹形齿与柔轮凸形齿相互啮合时,主啮合区域与副啮合区域至少有一个面相接触,且副啮合区域不与钢轮凹形齿的底部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昱昱庄晓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恒加新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