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前排座椅的限位防下 潜结构。
技术介绍
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惯性的作用,汽车座椅的座盆会在乘员的惯性作用 力下发生变形,导致乘员身体下移,并且由于座椅座盆的骨架往往较平,乘员没有一个向后 约束的力的限制,所以身体同时也会向前滑动,这就是下潜现象,这样会造成前排的驾驶员 的胸部与方向盘接触,对驾驶员保护造成很不利的影响,同时前排乘员的腿部也很容易与 汽车碰撞而受伤。虽然实际上有安全带对前排乘员进行约束,但是由于安全带与前排乘员 的身体之间有一定间隙,所以这种约束对于前排乘员相对于座椅的下移和向前滑动,往往 起不到作用。因此如何控制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前排乘员的下移和向前滑动,就成为保护 汽车内前排乘员,提高车辆安全性能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会采用在汽车前排座椅座 盆上设置加强梁,来加强座椅座盆的刚度,从而减小座椅座盆的变形,来减小前排乘员身体 的下移,但是在汽车前排座椅座盆上设置加强梁对前排乘员身体的向前滑动起不到作用。 2010年6月2日公告的CN201494339U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座 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防下潜结构,包括座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盆(1)上表面的前部横向固定有一限位梁(2),所述限位梁(2)的横截面为“几”字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瑞,孙立志,钱国强,刘卫国,吴成明,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