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撕裂包材结构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8995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抗撕裂包材结构及其装置,该抗撕裂包材结构其包括有一第一基材层,第一基材层包括一第一纸层、一第一连接层、一第一抗撕裂层、一第一过渡层及一第一热封层,其中,第一连接层连接第一纸层及第一抗撕裂层,而第一过渡层则连接第一抗撕裂层及第一热封层,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具有五层上下叠合结构的抗撕裂包材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该第一抗撕裂层与该第二抗撕裂层的连接产生极强的抗撕拉强度,形成一具有防撕、抗拉及不易遭破坏的包材结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材结构,尤指一种可防盗、防破坏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及其直O
技术介绍
自古以来,交易买卖就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包装”的需求有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能用来包装各式货品的包装材料(以下简称包材)应运而生。最初的包材只是用来保护和贮藏食物,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了便利食品及其它物品的商品流通,开始要求商品要有方便功能的包材以提高保管、保护及运输的价值。现代的四大包材包括有纸、塑料、金属、玻璃,其中以纸包材的增长速度最快。纸与其它三大材料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且被认定为最有前途的绿色包材之一。然而,习知的纸包材多停留在包装商品的单一功能上,但于市场中贩卖习知纸包材包装的商品时,可轻易撕裂开该纸包材而取出该商品,失窃率极高, 常使贩卖者遭受极大的损失;另外,取出纸包材内的商品后,常因纸包材失去了使用价值而被随意丢弃,回收率极低,不但增加地球资源的消耗,还造成环境极大的负担;再者,随着商品种类多样化及大量化的趋势及无人商店的流行,纸包材还需通过其本身独特的艺术语言 (如文字及图腾等)来担任“无声推销员”的角色,达到商品宣传及广告的效果。因此,本创作人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及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撕、抗拉及不易遭破坏的包材结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撕裂包材结构,其包括有一第一基材层,第一基材层包括一第一纸层、一第一连接层、一第一抗撕裂层、一第一过渡层及一第一热封层,其中, 第一连接层连接第一纸层及第一抗撕裂层,而第一过渡层则连接第一抗撕裂层及第一热封层,使本技术成为一具有五层上下叠合结构的抗撕裂包材结构。本技术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抗撕裂包材装置,其包括有一第一基材层、一第二基材层、一开口部及一展示壳。第一基材层包括有一第一纸层、一第一连接层、一第一抗撕裂层、一第一过渡层及一第一热封层,其中,第一连接层连接第一纸层及第一抗撕裂层,而第一过渡层则连接第一抗撕裂层及第一热封层,且第一热封层对应于第二热封层,使得第二基材层叠合于第一基材层。开口部设置于第一基材层与第二基材层的其中之一,且展示壳设置于开口部,使展示壳凸出于开口部,展示壳内可容置物品。其中,该第一基材层及该第二基材层一体成型,且该第二基材层自该第一基材层反折形成。其中,该第一纸层及该第二纸层还具有压花层、印花层或染色层。其中,该第一抗撕裂层及该第二抗撕裂层还具有压花层、印花层或染色层。其中,该第一纸层及该第二纸层还具有防液层。其中,该第一抗撕裂层及该第二抗撕裂层还具有防液层。其中,该展示壳包括一主体及至少一设于该主体周缘的延伸部,该主体凸出于该开口部,该延伸部固设于该第一热封层及该第二热封层之间。其中,该展示壳为圆形、矩形或菱形,该开口部对应该展示壳为圆形、矩形或菱形。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及抗撕裂包材装置为一体成型,故不须开模即可大量生产,可减少材料开发及制造成本,且本技术的抗撕裂包材结构及其装置为一结合纸层及编织纤维层的包装材料,不但具有纸层所拥有的可印刷性及挺度,还兼具有抗撕裂层的承载力、高强度及韧度的效果,因此当包装材料相互黏合时,还可强化包材结构及其装置的撕裂强度,使本技术具有防撕、抗拉及不易遭破坏等优点。为使能还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抗撕裂包材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抗撕裂包材结构反折的侧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抗撕裂包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抗撕裂包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以及图5为本技术抗撕裂包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抗撕裂包材结构11 一基材层111 第--纸层112 第--连接层113 第--抗撕裂层114 第--过渡层115 第--热封层12第二基材层121 第:二纸层122 第:二连接层123 第:二抗撕裂层1 第:二过渡层125 第:二热封层2抗撕裂包材装置21开口部22展示壳221主体222延伸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抗撕裂包材结构1。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抗撕裂包材结构1的侧视剖面图;本技术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可包括有一第一基材层 11,第一基材层11包括一第一纸层111、一第一连接层112、一第一抗撕裂层113、一第一过渡层114及一第一热封层115 ;其中,第一连接层112连接第一纸层111及第一抗撕裂层 113,而第一过渡层114则连接第一抗撕裂层113及第一热封层115。由于本技术的包材结构1为一主要结合第一纸层111及第一抗撕裂层113的包材结构,使包材结构1不但具有纸层所拥有的可印刷性及挺度,还兼具有抗撕裂层的承载力、高强度及韧度的效果,因此当第一纸层111及第一抗撕裂层113黏合时,还可强化包材结构1的撕裂强度,换言的, 本技术的包材结构1具有可印刷、可成型、防撕、抗拉及不易遭破坏等优点,且本技术的抗撕裂包材结构1为一体成型,故不须开模即可大量生产,故可减少材料开发及制造成本。以下将详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请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抗撕裂包材结构反折的侧视剖面图;本技术抗撕裂包材结构1由上而下包括有第一基材层11及第二基材层12 ;其中第一基材层11反折形成一第二基材层12,第二基材层12包括有一第二纸层121、一第二连接层122、一第二抗撕裂层123、一第二过渡层IM及一第一热封层125 ; 其中,第二连接层122连接第二纸层121及第二抗撕裂层123,而第二过渡层IM则连接第二抗撕裂层123及第一热封层125。如图2所示,折叠后的本技术抗撕裂包材结构1, 其由上而下可为第一纸层111、第一连接层112、第一抗撕裂层113、第一过渡层114、第一热封层115、第二热封层125、第二过渡层124、一第二抗撕裂层123、一第二连接层122及一第二纸层121。由于第一抗撕裂层113与第二抗撕裂层123为本技术抗撕裂包材结构1的主要抗撕、高强韧效果的来源,且第一抗撕裂层113与第二抗撕裂层123可利用编织经纬向纤维束后的材料特性,来达成高强抗撕的结果,因此当第一抗撕裂层113与第二抗撕裂层123通过第一、第二热封层115,125黏合时,将会产生极强大的抗撕拉强度,达成强化抗撕裂包材结构1的撕裂强度及不易遭破坏等优点。其中,第一抗撕裂层113及第二抗撕裂层123均可为编织纤维层,举例来说,该编织纤维层可为利用编织经纬向纤维束后的纤维薄膜层结构,其中,第一抗撕裂层113及第二抗撕裂层123均可为涤纶丝(Polyester yarn)、全延伸丝(Fullydrawn yarn, FDY)、加工丝(Draw texture yarn, DTY)、涤锦复合丝(Polyestercomposite silk brocade)、P曰离子^条%丝(Cation Polyester yarn) ^MM (锦纶)丝(Nylon yarn)、棉纤维丝(Cotton fiber)、聚酯纤维丝(PET fib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撕裂包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材层,该第一基材层由一第一纸层、一第一连接层、一第一抗撕裂层、一第一过渡层及一第一热封层所组成,该第一连接层连接该第一纸层及该第一抗撕裂层,该第一过渡层连接该第一抗撕裂层及该第一热封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大豊
申请(专利权)人:丰森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