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节疲劳试验的偏心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681836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转向节疲劳试验的偏心加载装置,属于汽车试验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用机械振动学原理,能提供较宽载荷范围并能精准控制载荷大小的转向节疲劳试验的偏心加载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向节夹紧装置上安装有摆体Ⅰ和摆体Ⅱ,在摆体Ⅰ上安装有偏心轮,电机的电机轴插在偏心轴内的轴槽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立一种新型的转向节疲劳试验平台,对转向节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进行验证、评价,为转向节的设计提供依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试验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转向节是汽车转向系统中的重要保安件,在转向系统开发及现生产中必须对其进行疲劳性能的验证,以便确定其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的合理性。在国内外汽车行业中,汽车重要零部件特别是保安件的疲劳试验已经被认可和普及,但转向节疲劳试验在国内尚未得到普遍认可。目前只有在转向系统总成疲劳试验中对转向节进行考察和评价,但该种方法无法系统的对转向节的疲劳寿命及可靠性进行充分的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用机械振动学原理,能提供较宽载荷范围并能精准控制载荷大小的转向节疲劳试验的偏心加载装置。本技术的转向节夹紧装置上安装有摆体I和摆体II,在摆体I上安装有偏心轮,电机的电机轴插在偏心轮内的轴槽里。本技术建立一种新型的转向节疲劳试验平台,对转向节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进行验证、评价,为转向节的设计提供依据。考虑到转向节的结构相似、不同车型上的转向节受力形式基本相同及承载范围宽等特征,需要考虑采用一种特殊的共振加载方法满足该试验要求。而偏心加载的方法通过采用机械振动学原理,能提供较宽载荷范围并能精准控制载荷大小,此外该种加载方式能够有效模仿转向节在汽车上的受力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偏心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转向节夹紧装置6上安装有摆体I 1和摆体II 5,在摆体I 1上安装有偏心轮4,电机2的电机轴3插在偏心轮4内的轴槽7里。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转向节台架试验提供弯曲载荷。电机通过转动轴与偏心轮连接,偏心轮示意图见图2所示,传动轴装配在偏心轮中间带有凹槽的轴套内,轴套与偏心轮之间留有间隙,通过调节螺钉调整转动轴与偏心轮中心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振动载荷可以调整。转向节试验台的示意图见图1所示,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偏心轮转动,由于传动轴中心与偏心轮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电机转动时偏心轮产生离心力作用,并带动摆体I 摆动。摆体I、摆体II、转向节夹紧系统之间呈“U”形结构,摆体I摆动时带动摆体II摆动, 在转向节的考察部位产生弯曲载荷作用,以达到疲劳试验的目的。权利要求1. 一种转向节疲劳试验的偏心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节夹紧装置(6)上安装有摆体I (1)和摆体II (5),在摆体I (1)上安装有偏心轮(4),电机(2)的电机轴(3)插在偏心轮(4)内的轴槽(7)里。专利摘要一种转向节疲劳试验的偏心加载装置,属于汽车试验装置领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采用机械振动学原理,能提供较宽载荷范围并能精准控制载荷大小的转向节疲劳试验的偏心加载装置。本技术的转向节夹紧装置上安装有摆体Ⅰ和摆体Ⅱ,在摆体Ⅰ上安装有偏心轮,电机的电机轴插在偏心轴内的轴槽里。本技术建立一种新型的转向节疲劳试验平台,对转向节的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等进行验证、评价,为转向节的设计提供依据。文档编号G01M13/02GK201993229SQ20102057433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专利技术者何才, 富壮, 崔磊, 李伟, 邹德志, 陈学罡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节疲劳试验的偏心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向节夹紧装置(6)上安装有摆体Ⅰ(1)和摆体Ⅱ(5),在摆体Ⅰ(1)上安装有偏心轮(4),电机(2)的电机轴(3)插在偏心轮(4)内的轴槽(7)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德志李伟崔磊陈学罡富壮何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