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902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涉及一种机构,包括有定位体、凸凹模、限位板、旋转轴、旋转座、导板、标准吊器,翻边凹模3通过旋转轴5安装在旋转座8上,弹簧6安装在模具上、经弹簧销7与翻边凹模3相接,定位体1与翻边凹模3相接,翻边凸模2与导板9相接,翻边凸模2安装在标准吊器10上。旋转轴5通过限位板4限位。导板9在气缸顶起时推动机构以轴心进行旋转,导板9与机构座面闭合。本机构操作简单,小巧灵活,降低了模具制造难度,减少了铸造和加工费用,尤其在汽车外板件角部侧翻边时更能体现其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覆盖件结构越来越复杂,成型难度越来越增加,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边角带有负角的区域也越来越多,常规复动机构不仅增加了模具制造难度,而且模具尺寸比较大,制造成本也相应提高。外板常见的侧翻部位有侧围后灯口角部,翼子板与发动机盖搭接处等。常规角部侧翻边一般采用复动机构加工,但复动机构占用模具空间较大,复动机构尺为500-700左右,模具按重量算价钱,这无疑加大成本,浪费了资源。复动铸件强度差, 寿命比较低,增加维护成本。由于机构结构比较高大,工人操作性比较差。工人操作要越过机构取放零件,身体要进入机床,这是比较危险的。同时效率比较低。复动机构比较复杂, 零件标准件较多,配合关系也比较多,这就增加了加工制造的难度。精度比较难以保证。复动机构运动关系图比较复杂。垂直方向的时间比较长,存放块高度高,甚至超过200mm这对大型模具来说非常不利的。压机闭合高度一定的,存放块高度高,模具有可能无法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本机构操作简单,小巧灵活,降低了模具制造难度,减少了铸造和加工费用,尤其在汽车外板件角部侧翻边时更能体现其优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包括有定位体、凸凹模、限位板、旋转轴、旋转座、导板、标准吊器,其翻边凹模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旋转座上,弹簧安装在模具上、经弹簧销与翻边凹模相接,定位体与翻边凹模相接,翻边凸模与导板相接,翻边凸模安装在标准吊器上。所述的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轴通过限位板限位。所述的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所述的导板在气缸顶起时推动机构以轴心进行旋转,导板与机构座面闭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1.小型旋转机构占用模具空间较小,小型旋转机构尺为200左右,模具重量轻,成本低。气缸带动整体机构运作,不采用插刀形式推动,从而取放零件方便。对于加工机床没有特殊要求,三轴机床即可完成加工,并且能够满足精度要求。2.由于机构结构比较低,工人操作性好。工人操作不用越过机构取放零件,安全性比较好。3.小型旋转机构比较简单,零件标准件较少,配合关系也比较少,加工制造的难度精度容易保证保证。结构简单便于设计,机构零件数量少,降低成本。因零件数量少只需在加工完成后将少量标准件按图纸打孔攻螺纹安装即可,调整翻边间隙时可在侧翻边凸模镶块后部增加调整垫片,这样降低钳工装配和研磨的时间。4.小型旋转机构运动关系图比较简单。垂直方向的时间比较短,模具存放不会有问题。占用模具空间小,不影响其他区域成型,尤其是外板零件角部侧翻边时其优势更为突出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左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中的部件1定位体、2翻边凸模、3翻边凹模、4限位板、5旋转轴、6弹簧、7 弹簧销、8旋转座、9导板、10标准吊器。本专利技术的机构特点是翻边凹模3通过旋转轴5安装在旋转座8上,旋转轴5是通过限位板4限位的。弹簧6安在模具上、经弹簧销7与翻边凹模3接触。定位体1与翻边凹模3接触,翻边凸模2与导板9接触。翻边凸模2安在标准吊器10上。制件放入后,翻边凸模2向下运动,与导板9接触,使翻边凹模3绕旋转轴5旋转。当翻边凹模3旋转到位后,将弹簧销7压缩。翻边凸模2与制件开始接触,翻边工作开始,翻边凸模2与翻边凹模3 接触,翻边工作结束,侧翻工作结束后,翻边凸模2回程,当翻边凸模2离开翻边凹模3时、 弹簧销7推动翻边凹模3复位,翻边凹模3到位后,制件计可以取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方式是制件放入后,导板在气缸顶起时推动机构以轴心进行旋转, 此时机构受导板推动进行旋转运动、机构前端的导板与机构座面闭合,下模侧翻机构已运动到位,侧翻镶块、上模斜契滑块同步向下运动、与下模推动块接触,然后依照推动块方向进行运动翻边。侧翻工作结束后,上模斜契回程,气缸伸缩回原位,弹簧伸展对机构进行复位,侧翻完成,运动结束,即可取出制件。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侧翻边模设计时最大的难度是制件有负角,取件不便,必须将侧翻边凸模设计为活动形式。通过常用几种类型的斜契进行比较,认为旋转斜契的占用空间小,固将机构中心已旋转形式进行工作,再利用气缸顶出压力来控制整个机构的旋转运动过程,旋转机构上翻边镶块单独拆分进行加工拼装,上模在通过标准吊至斜契进行侧翻边成型,然后标准斜契再依次退回,机构下部的弹簧在气缸缩回后、其弹起的压力将机构复位完成翻边。权利要求1.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包括有定位体、凸凹模、限位板、旋转轴、旋转座、导板、标准吊器,其特征在于翻边凹模(3)通过旋转轴(5)安装在旋转座(8)上,弹簧 (6)安装在模具上、经弹簧销(7)与翻边凹模(3)相接,定位体(1)与翻边凹模(3)相接,翻边凸模(2)与导板(9)相接,翻边凸模(2)安装在标准吊器(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轴(5)通过限位板(4)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板(9)在气缸顶起时推动机构以轴心进行旋转,导板(9)与机构座面闭合。全文摘要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涉及一种机构,包括有定位体、凸凹模、限位板、旋转轴、旋转座、导板、标准吊器,翻边凹模3通过旋转轴5安装在旋转座8上,弹簧6安装在模具上、经弹簧销7与翻边凹模3相接,定位体1与翻边凹模3相接,翻边凸模2与导板9相接,翻边凸模2安装在标准吊器10上。旋转轴5通过限位板4限位。导板9在气缸顶起时推动机构以轴心进行旋转,导板9与机构座面闭合。本机构操作简单,小巧灵活,降低了模具制造难度,减少了铸造和加工费用,尤其在汽车外板件角部侧翻边时更能体现其优势。文档编号B21D19/00GK102151757SQ201010568399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日专利技术者孙奇峰 申请人:沈阳瑞博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在汽车模具中的一种小型旋转机构,包括有定位体、凸凹模、限位板、旋转轴、旋转座、导板、标准吊器,其特征在于翻边凹模(3)通过旋转轴(5)安装在旋转座(8)上,弹簧(6)安装在模具上、经弹簧销(7)与翻边凹模(3)相接,定位体(1)与翻边凹模(3)相接,翻边凸模(2)与导板(9)相接,翻边凸模(2)安装在标准吊器(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奇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瑞博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