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的前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71656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体的前部构造,其通过微小的车辆外观的变更而高效地进行发动机室内的冷却。在保险杠罩(4a)的主保险杠部(5a)上,在前格栅侧的上缘部(5c)附近的位置处,形成有沿该上缘部(5c)的细长狭缝形状的第1空气吸入口(6)。此外,在保险杠罩(4a)的下部保险杠部(5b)中,形成有与第1空气吸入口(6)不同的细长的第2空气吸入口(7)。在这里,第1空气吸入口(6)的上下方向的开口尺寸与第2空气吸入口(7)的上下方向的开口尺寸相比,形成为非常短的开口尺寸。(*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车体的前部构造,其具有提高车辆冷却效率的保险杠。
技术介绍
通常,在车辆中设置有各种空气吸入口,其目的在于使发动机吸入空气,对发动机 及散热器、其它配件等进行冷却。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73309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 献1)中公开了一种保险杠罩(bumper face),其上端利用支架等固定在车体部件等上,上 部与保险杠横梁的前表面相对而沿车宽方向延伸,形成车宽方向端部向后方弯曲的主保险 杠部,并且,下部与前横梁的前表面相对,在与主保险杠部相比略微位于车体后方侧,形成 沿车宽方向延伸而车宽方向端部向后方弯曲的导流板部即下部保险杠部,在上述主保险杠 部和下部保险杠部之间形成将外部空气向发动机室内导入的开口部(空气吸入口)。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9-7330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如果要设置具有充分冷却性能的空气吸入口以用于对发动机室内进行冷 却,则需要使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空气吸入口变大。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 车辆中,由于购买阶层为与性能相比更加重视外观的普通人,存在与空气特性相比更加重 视空气吸入口本身及空气吸入口影响整体形状的设计的趋势,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体的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车体前部的前保险杠前表面的位于前格栅侧的上缘部附近的位置处,设置沿该上缘部的细长狭缝形状的第1空气吸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隆田沼敦史追木祐二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