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四氟乙烯推挤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66425 阅读:4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推挤模具,包括推挤外模和推挤内模,所述推挤内模为一圆柱状的承线,所述圆柱筒状承线一端呈圆锥状,所述圆锥的表面粗糙度为0.8微米,所述圆柱状承线与圆锥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变角光滑过渡,所述推挤外模内有一个锥形腔,在所述锥形腔一端有一段直圆筒,所述直圆筒与锥形腔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光滑过渡,所述锥形腔的内壁表面粗糙度为0.8微米,所述推挤外模与推挤内模配合,推挤外模与推挤内模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流道,使塑料通过空腔流道挤出,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外观圆整、光滑、外径一致性好,同心度高,耐电强度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适用于电线电缆行业, 分散聚四氟乙烯推挤模具的设计原理。
技术介绍
在电线电缆行业中,使用分散聚四氟乙烯加工绝缘层,首先将粉状分散树脂在加入一定量的助挤剂经混和后制成坯料,然后把坯料放入缸筒里推挤成型,制成的坯料成纤维状,在推挤时纤维不能有损伤,一但推挤不顺畅,纤维断裂,造成表面不光,纵向开裂、夕卜径不均勻、同心度差、使抗电强度急剧降低,影响产品各项技术指标,推挤不畅是主要原因, 是由推挤过程中产生的反压力大造成的,产生的反压力大主要是,推挤模套承线至角度过渡段的参数与模具的加工精度有关,因此本技术对推挤模具的主要参数与加工精度进行改进。技术的内容本技术提供一种确保加工精度,保证产品外观质量,杜绝外径不均与表面开裂现象,提高耐电强度,符合标准要求的聚四氟乙烯推挤模具。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方案一种聚四氟乙烯推挤模具,包括推挤外模和推挤内模,所述推挤内模为圆柱状的承线,所述圆柱状承线一端呈圆锥状,所述圆柱状承线与圆锥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变角光滑过渡,所述推挤外模内有一个锥形腔,在所述锥形腔一端有一段直圆筒状承线,所述直圆筒状承线与锥形腔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光滑过渡,所述推挤外模与推挤内模配合,在推挤外模与推挤内模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流道,使塑料通过空腔流道挤出。所述推挤内模主要部位的加工光洁度外表面i^/'推挤外模主要部位的加工光洁度内表面^g/变角区的几种角度根据规格进行变换角度,角度之间要光滑过渡,减小反压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减少浪费,杜绝不合格品的发生,推挤外模与推挤内模之间配合时,在过渡段要采用变角光滑过渡,这样就提高各部分的加工精度,减小反压力,使绝缘顺利成型,加工出的产品外观圆整、光滑、外径一致性好,同心度高,耐电强度高,保证了电性能与机械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推挤内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推挤外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聚四氟乙烯推挤模具,包括推挤外模1和推挤内模2,推挤内模2为一圆柱状承线,圆柱筒一端呈圆锥状3,圆锥状3的表面粗糙度为0. 8微米,圆柱状承线与圆锥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变角光滑过渡,推挤外模1内有一个锥形腔4,锥形腔4 一端有一段直圆筒5,圆筒5与锥形腔4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变角光滑过渡,锥形腔4的内壁表面粗糙度为0. 8微米,推挤外模1与推挤内模2配合时,推挤外模 1与推挤内模2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流道,使塑料通过空腔流道挤出。权利要求1. 一种聚四氟乙烯推挤模具,包括推挤外模和推挤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内模为圆柱状的承线,所述圆柱状承线一端呈圆锥状,所述圆柱状承线与圆锥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变角光滑过渡,所述推挤外模内有一个锥形腔,在所述锥形腔一端有一段直圆筒状承线,所述直圆筒状承线与锥形腔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光滑过渡,所述推挤外模与推挤内模配合,在推挤外模与推挤内模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流道,使塑料通过空腔流道挤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推挤模具,包括推挤外模和推挤内模,所述推挤内模为一圆柱状的承线,所述圆柱筒状承线一端呈圆锥状,所述圆锥的表面粗糙度为0.8微米,所述圆柱状承线与圆锥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变角光滑过渡,所述推挤外模内有一个锥形腔,在所述锥形腔一端有一段直圆筒,所述直圆筒与锥形腔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光滑过渡,所述锥形腔的内壁表面粗糙度为0.8微米,所述推挤外模与推挤内模配合,推挤外模与推挤内模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流道,使塑料通过空腔流道挤出,采用本技术产品外观圆整、光滑、外径一致性好,同心度高,耐电强度高。文档编号H01B13/14GK201975170SQ20102054322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何源, 佘晨, 周利萍, 张小伟, 张群, 杨趁芬, 芮金利 申请人: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四氟乙烯推挤模具,包括推挤外模和推挤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内模为圆柱状的承线,所述圆柱状承线一端呈圆锥状,所述圆柱状承线与圆锥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变角光滑过渡,所述推挤外模内有一个锥形腔,在所述锥形腔一端有一段直圆筒状承线,所述直圆筒状承线与锥形腔之间的角度采用渐变式的光滑过渡,所述推挤外模与推挤内模配合,在推挤外模与推挤内模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流道,使塑料通过空腔流道挤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杨趁芬何源佘晨芮金利张小伟周利萍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