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发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326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携式发送器,其具有内罩、外罩、外钮、罩、电路衬底等。所述罩具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突出部分。每个突出部分通过内壳体的相应的贯穿孔朝向外罩的相应的开口部分突出。突出部分的前端部接触到相应的外钮。突出部分的相对部分接触到形成于电路衬底上的相应的轻触开关,同时,突出部分弹性变形,并且内壳体容纳所述罩。每个外钮设置在外壳体的相应的开口部分中,同时,通过从所述罩施加的弹性斥力将外钮的外周边部分推压到形成于外壳体中的开口部分的壁表面的外周边部分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发送器,特别是配备用于在不使用任何机械钥匙的情况下能够锁定和解锁诸如车门的各种类型的门的无钥匙进入系统中使用的便携式发送器。
技术介绍
例如,具有在不使用任何机械钥匙的情况下能够锁定和解锁车门的无钥匙进入系统中使用的传统的便携式发送器。该传统的便携式发送器包括内壳体、电路衬底和外壳体。 内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为一体。一个或多个按钮从第一壳体朝向第一壳体的外部延伸,换句话说,暴露在外面。在电路板上的与按钮相对的位置处布置一个或多个轻触开关。电路衬底设置在内壳体中。外壳体具有开口部分,按钮通过该开口部分暴露于外部。外壳体容纳内壳体,使得按钮通过外壳体的相应的开口部分突出。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号JP2001-200664公开了这种类型的传统的便携式发送器。图8是示出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的便携式发送器的横截面的视图。如图8所示,便携式发送器包括内壳体J30和外壳体J40。内壳体J30包括第一壳体J31和第二壳体J32。内壳体J30容纳电路衬底J20,在电路衬底J20上安装一个或多个轻触开关J21。外壳体J40容纳内壳体J30。特别地,图8中所示的便携式发送器,第一壳体J31和第二壳体J32组装为一体。 第一壳体J31具有底面和侧壁。侧壁围绕内壳体J31的底面。与第一壳体J31类似,第二壳体J32具有底面和侧壁。侧壁围绕内壳体J32的底面。另外,在第一壳体J31中的与安装于电路衬底J20上的轻触开关J21的位置相对的位置处形成一个或多个贯穿孔(或通孔)J33。即,贯穿孔J33的数目等于安装在电路衬底J20上的轻触开关J21的数目。另外,内壳体J30容纳罩J10,使得罩JlO的凸缘Jll夹置在第一壳体J31与第二壳体J32之间。即,罩JlO具有底面、侧壁和凸缘J11。侧壁围绕罩JlO的底面的端部部分。 罩JlO的凸缘Jll形成在侧壁的远端部分处。罩JlO的结构防止诸如灰尘、水和微细固体颗粒的异物通过贯穿孔J33以及第一壳体J31与第二壳体J32之间的接合面进入便携式发送器的内部中。S卩,罩JlO的结构防止电路衬底J20等暴露于诸如灰尘、水和微细固体颗粒的异物。外壳体J40在与相应的轻触开关J21相对的位置处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部分J43。 即,开口部分J43的数目对应于轻触开关J21的数目。每个外钮J60具有按钮J63。外钮 J60的按钮J63朝向内壳体J30侧突出。外钮J60被推压到外壳体J40上。更详细地,外钮J60设置在相应的开口部分J43中。片部J70设置在外钮J60与第一壳体J31之间。片部J70由诸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片部J70具有朝向外钮J60突出的突出部分J71。片部J70的突出部分J71对应于外钮J60和轻触开关J21。片部J70中的每个突出部分J71的前端部部分与相应的按钮J63接触。片部J70 的与突出部分J71的前端部部分相对的部分与罩JlO接触。在图8所示的便携式发送器中,片部J70中的突出部分J71弹性变形并且设置在外钮J60与第一壳体J31之间。S卩,如图8所示,外钮J60设置在相应的开口部分J43中,同时,通过相应的突出部分J71的弹性斥应力将外钮J60的外周边边缘部分朝向外壳体J40推压。当车辆的使用者(或操纵者)推压具有上述结构的传统便携式发送器中的其中一个外钮J60时,推力通过突出部分J71和罩JlO施加到相应的接触开关J21上,相应的轻触开关J21由此接通。当轻触开关J21接通时,形成在电路衬底J21上的一个或多个电路模块根据轻触开关J21的状态开始执行预定程序。通过这种方式,在具有图8所示的上述结构的传统的便携式发送器中,外钮J60和外壳体J40分别为不同的部件,不组装为一体。即,通过从形成于片部J70上的突出部分 J71施加的弹性斥应力将外钮J60的外周边边缘部分强迫地推压到外壳体J70上。在便携式发送器的
中的最近趋势是减少便携式发送器的部件的总数并降低其制造成本。 传统的便携式发送器不满足上述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减少数量的部件的便携式发送器并且以低成本制造该便携式发送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发送器,其包括电路衬底、内壳体、罩、 外壳体以及一个或多个外钮。在电路衬底上安装一个或多个轻触开关以及电路模块。内壳体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装为一体。第一壳体包括底面和侧壁。侧壁围绕第一壳体的底面。类似地,第二壳体包括底面和侧壁。第二壳体的这些侧壁围绕底面。内壳体容纳电路衬底使得电路衬底的一个表面面向内壳体的第一壳体。在内壳体的第一壳体中形成对应于轻触开关的一个或多个贯穿孔。贯穿孔面向形成在电路衬底上的轻触开关,电路衬底设置在内壳体中。在电路衬底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罩。该罩还位于内壳体中,同时该罩支承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以便密封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的空间。外壳体容纳内壳体。外壳体包括开口部分,所述开口部分在面向形成于电路衬底上的轻触开关的一侧上形成。一个或多个板状形状的外钮设置在相应的开口部分中,同时,每个外钮的一个表面暴露于便携式发送器的外部。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发送器中,罩由弹性部件制成并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分。每个突出部分从相应的贯穿孔朝向相应的开口部分突出。突出部分的前端部部分接触相应的外钮。突出部分的与其前端部部分相对的相对部分接触相应的轻触开关,同时突出部分弹性变形。每个外钮设置在相应的开口部分中,同时,通过罩的弹性力将相应的外钮的外周边部分推压到形成于外壳体中的相应的开口部分的外周边部分上。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发送器使得可以通过罩来保护设置在罩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电路衬底。该结构还使得罩可以将外钮推向外壳体,并使外钮置于相应的开口部分中。即,外钮设置在相应的开口部分中,同时,外钮通过罩被推压到外壳体上。艮口, 罩既具有保护电路衬底免受诸如灰尘、水和微细固体颗粒的异物的功能,又具有支承外钮5的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发送器中的罩起到在传统的便携式发送器(例如,具有图8 所示的传统结构)中使用的罩和片部的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发送器的结构使得可以减少便携式发送器的部件的总数,并且使得可以减小组装部件以制造便携式发送器的工作负荷。在如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的便携式发送器中,罩具有底面和围绕底面的侧壁。罩的底面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分和载荷分配部分。每个载荷分配部分具有在罩的底面上、于相应的突出部分的外周边部分处形成的弯曲形状。在罩的侧壁上形成凸缘。内壳体容纳罩, 同时,罩的凸缘支承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发送器具有载荷分配部分。每个载荷分配部分具有通过弯曲罩的底面而形成的弯曲形状。当使用者或操纵者推压其中一个外钮时,通过延展载荷分配部分使得载荷分配部分可以缓解一部分推力。S卩,从其中一个外钮施加的推力通过相应的载荷分配部分得到缓解,然后,减小的推力施加到相应的轻触开关上。换句话说,小推力施加到轻触开关上,而并非是通过外钮施加的推力施加到轻触开关上。当将推力施加到相应的外钮上时,载荷分配部分能够缓解推力,然后,作为小推力的减小的推力施加到轻触开关上。当将推力施加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发送器的外钮上时,当与没有任何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发送器,其包括:电路衬底(20),在所述电路衬底(20)上安装一个或多个轻触开关(21)和电路模块;内壳体(30),所述内壳体(30)包括组装为一体的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所述第一壳体(31)包括底面和围绕该底面的侧壁,所述第二壳体(32)包括底面和围绕该底面的侧壁,所述内壳体(30)容纳所述电路衬底使得所述电路衬底(20)的一个表面面向所述第一壳体(31),并且在所述内壳体(30)中的面向形成于所述电路衬底(20)上的相应的所述轻触开关(21)的位置处形成一个或多个贯穿孔(33);罩(10),所述罩(10)设置在所述电路衬底(20)与所述第一壳体(31)之间,并且所述罩(10)还设置在所述内壳体(30)中且同时所述罩(10)支承在所述第一壳体(31)与所述第二壳体(32)之间,以便密封在所述第一壳体(31)与所述第二壳体(32)之间形成的空间;外壳体(40),所述外壳体(40)容纳所述内壳体(30)并包括开口部分(43),所述开口部分(43)在面向形成于所述电路衬底(20)上的所述轻触开关(21)的一侧上形成;以及一个或多个板状形状的外钮(60),所述外钮(60)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开口部分(43)中且同时每个所述外钮(60)的一个表面暴露于所述便携式发送器的外部,其中,所述罩(10)由弹性部件制成并具有突出部分(12),每个所述突出部分(12)从相应的所述贯穿孔(33)朝向相应的所述开口部分(43)突出,所述突出部分(12)的前端部部分接触相应的所述外钮(60),并且所述突出部分(12)的与其前端部部分相对的相对部分接触相应的所述轻触开关(21)且同时所述突出部分(12)弹性变形,并且每个所述外钮(60)设置在相应的所述开口部分(43)中,同时,通过所述罩(10)的弹性力将所述外钮(60)的外周边部分推压到形成于所述外壳体(40)中的相应的所述开口部分(43)的外周边部分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藤寿昭中川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