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用冲击吸收部件及手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40263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表用冲击吸收部件及手表。在手表壳体的侧部设有一对表带,并且在上述侧部避开上述一对表带地设有操作部件,且在上述手表壳体的背面安装有后盖的手表用软质树脂制冲击吸收部件中,上述冲击吸收部件具有包围上述手表壳体且比上述手表壳体的上表面更突出的周侧部、以及安装有上述后盖的底部,在上述周侧部上设有上述表带插入的表带孔以及上述操作部件对应的操作孔。因此,即使受到从高处落下等而产生的强烈的冲击,也能够良好地吸收该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表用冲击吸收部件及手表
技术介绍
以往,在手表中,如日本实公昭63-44784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众所周知有构成为利用弹性橡胶部件覆盖手表壳体的外表面,并利用该弹性橡胶部件吸收下落等的冲击的手表。 这种手表构成为,通过利用弹性橡胶部件覆盖手表壳体的外表面,并且使在设于该手表壳体的侧部的向开关部的外部突出的突出部与设于弹性橡胶部件的孔部配合,从而将弹性橡胶部件安装在手表壳体上。但是,在这种现有的手表中,尽管在以从桌上到地面等的高度(例如2 3m程度的高度)落下时,覆盖在手表壳体的外表面的弹性橡胶部件能够利用其弹性变形吸收冲击,但在从楼等高处(例如IOm程度的高度)落下并与地面等冲撞时,若施加强大的冲击, 则存在无法利用弹性橡胶部件吸收该冲击,手表壳体受到冲击导致钟表玻璃及内部的部件破损之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用冲击吸收部件及手表,即使受到从高处落下等产生的强烈的冲击也能够良好地吸收该冲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手表用冲击吸收部件是下述手表用冲击吸收部件由软质树脂制成,用于在手表壳体的侧部设有一对表带,并且在上述侧部避开上述一对表带地设有操作部件,且在上述手表壳体的背面安装有后盖的手表,其特征在于,上述冲击吸收部件具有包围上述手表壳体且比上述手表壳体的上表面更突出的周侧部、以及安装有上述后盖的底部,在上述周侧部上设有上述表带插入的表带孔以及上述操作部件对应的操作孔。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的手表的特征在于,具备在侧部设有操作部件的手表壳体;安装在该手表壳体的背面的后盖;安装在上述手表壳体的侧部的表带;以及软质树脂制的冲击吸收部件,该冲击吸收部件具有包围上述手表壳体且比上述手表壳体的上表面更突出的周侧部、以及安装有上述后盖的底部,在上述周侧部上设有上述表带插入的表带孔以及上述操作部件对应的操作孔。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手表的实施方式一的立体图。图2是从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手表的放大俯视图。图3是从下方观察图1所示的手表的放大后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手表的A-A向视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分解图1所示的手表而表示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表示使图1所示的手表从高处落下时的落下途中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手表与地面等冲撞时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手表的实施方式二的立体图。图9是从下方观察图8所示的手表的放大后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手表的B-B向视的放大剖视图。图11是分解图8所示的手表而表示的放大立体图。图12是图9所示的手表的C-C向视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一)下面,参照图1 图7对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手表的实施方式一进行说明。如图1 图3所示,该手表具备手表壳体1和包围该手表壳体1的冲击吸收部件 2。如图4所示,手表壳体1由壳体主体3和覆盖该壳体主体3的外表面的聚光圈4构成。如图4所示,在壳体主体3的上部开口部上通过垫片5a安装有钟表玻璃5。覆盖该壳体主体3的外表面的聚光圈4由软质的合成树脂构成,以其上部的内周边缘覆盖位于钟表玻璃5的外周端部的上表面的状态设于壳体主体3的外表面。另外,如图4所示,在该壳体主体3的内部设有钟表模块6。该钟表模块6具备未图示的使指针运行而指示时间的钟表运转机构及电光学地显示时间等信息的平面型的显示板等对钟表功能来说必备的各种部件。另外,在该壳体主体3的下部,通过防水环7a并利用后述的螺钉部件8安装有后盖7。另外,如图1 图5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与十二点及六点对应的侧部分别安装有表带10。即、如图4及图5所示,在手表壳体1的位于十二点及六点的各侧部分别突出地设置有表带安装部11。表带10构成为设于其各端部的安装部IOa分别安装在手表壳体1 的各表带安装部11上。另外,如图1 图5所示,在该手表壳体1的与两点、四点、八点及十点对应的各侧部上分别设有多个开关按钮12。在该情况下,如图3及图5所示,在手表壳体1的与两点、 四点、八点及十点对应的各侧部上分别设有半圆弧形状的切口凹部13。由此,多个开关按钮 12被分别配置在手表壳体1的各切口凹部13内并在外部露出。另外,冲击吸收部件2由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等软质合成树脂构成,如图1 图5所示,具备包围手表壳体1的周侧部15以及安装有后盖7的底部16。如图1及图5所示,该冲击吸收部件2的周侧部15形成为与手表壳体1的外形对应的八边形等多边形或圆形等大致筒形状。就该周侧部15而言,如图1及图4所示,其高度比手表壳体1的厚度形成得高,由此,构成为周侧部15的上端面15a向手表壳体1的上方突出。另外,如图3 图5所示,在该冲击吸收部件2的底部16上设置了配置有后盖7的盖安装凹部16a,并且设有用于将后盖7与手表壳体1 一起安装在盖安装凹部16a中的螺钉部件8插入的多个螺钉插入孔17。S卩、如图4及图5所示,多个螺钉插入孔17设于与后盖7的四角所设的安装孔7b 对应的底部16的四角上。在该情况下,如图4所示,螺钉插入孔17是具有台阶的贯通孔,其下部形成为大径部17a,上部形成为小径部17b。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螺钉部件8是台阶螺钉,具有头部8a、直径比该头部8a小的颈部Sb、以及直径比该颈部8b还小的螺纹部 8c。该螺钉部件8如图4所示构成为,在从冲击吸收部件2的底部16的下侧插入螺钉插入孔17中时,头部8a被配置在底部16的螺钉插入孔17的下部的大径部17a内,颈部8b 被配置在螺钉插入孔17的上部的小径部17b内,螺纹部8c通过后盖7的安装孔7b拧入壳体主体3的螺纹孔3a。由此,螺钉部件8如图4所示构成为,若螺纹部8c拧入壳体主体3的螺栓孔3a并紧固,则头部8a将冲击吸收部件2的底部16按压在后盖7上,并且颈部8b将后盖7按压在手表壳体1的下表面,从而将后盖7固定在手表壳体1上,并将手表壳体1与该后盖7 — 起固定在冲击吸收部件2的底部16上。另外,如图1 图5所示,在该冲击吸收部件2的周侧部15上,在与手表壳体1的十二点及六点两个部位分别对应地设有表带10能够插通的表带孔18。S卩、如图1及图5所示,该表带孔18呈与表带10的端部的安装部IOa的截面形状大致相同的横宽的长方形状, 从位于冲击吸收部件2的周侧部15的上端面15a的下侧的部位,也就是从与手表壳体1的表带安装部11对应的部位遍及底部16而形成。另外,如图1 图5所示,在该冲击吸收部件2的周侧部15上,与手表壳体1的两点、四点、八点及十点四个部位分别对应地设有与多个开关按钮12对应的开关操作孔19。 如图1 图5所示,该开关操作孔19为与开关部12所处的、在手表壳体1的侧部上设置的半圆弧状的切口凹部13大致相同的大小,并且形成为比开关部12的外径充分地大。S卩、如图1 图5所示,该开关插入孔19是与手表壳体1的各切口凹部13对应的部位,并且从位于冲击吸收部件2的周侧部15的上端面15a的下侧的部位遍及底部16而形成。由此,多个开关部12成为可通过开关操作孔19从冲击吸收部件2的外部进行开关操作的状态。另外,冲击吸收部件2如图5所示,构成为,通过周侧部15的上端面15a向手表壳体1的上方突出并在圆周方向上连续,从而形成为周侧部15的上部成为大致环形状的缓冲部20,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表用冲击吸收部件,由软质树脂制成,用于在手表壳体的侧部设有一对表带,并且在上述侧部避开上述一对表带地设有操作部件,且在上述手表壳体的背面安装有后盖的手表,其特征在于,上述冲击吸收部件具有包围上述手表壳体且比上述手表壳体的上表面更突出的周侧部、以及安装有上述后盖的底部,在上述周侧部上设有上述表带插入的表带孔以及上述操作部件对应的操作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藤孝征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