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硅烷表面改性的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635712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氟硅烷表面改性的发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发泡剂和氟硅烷,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发泡剂,氟硅烷用量为0.001-10重量份,发泡剂粒径为1-100μm。按上述重量配比将氟硅烷加入到发泡剂中,和发泡剂在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搅拌时间在10-30分钟,使氟硅烷均匀地覆盖在发泡剂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通过所述的处理方法,发泡剂表面都被氟硅烷所覆盖,呈现良好的憎水性和分散性,由此保证了发泡剂长期不会团聚结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泡剂其粉体本身的流动性以及在热塑性树脂及橡胶中的分散性可以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泡剂领域,主要是。
技术介绍
粉末发泡剂广泛应用于塑料和橡胶的发泡,常用的有机化学发泡剂有偶氮二甲酰胺(ADCA)、N,N' -二亚硝基五次甲基四胺(DPT)、苯磺酰胼类发泡剂(BSH TSH 0BSH)等, 无机发泡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等。这些发泡剂通常都是粉末状的,为了获得更好的应用效果,发泡剂生产商通常还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努力使发泡剂的平均粒径达到5-lOum 左右,甚至更低,即达到所谓的超细粉体。但超细粉体粒子具有不稳定性,在产品的存储堆压及运输过程中粉体会产生团聚甚至结块,使得发泡剂粉体的流动性大大地下降,严重影响发泡剂在基材树脂中的分散性,发泡剂粒子越小其团聚结块的趋势愈严重,在基材树脂中的分散愈困难,轻则影响产品质量造成次品,重则报废不能使用。研究发现造成超细粉体颗粒团聚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超细粉体的颗粒形状极不规则,导致电荷在表面的聚集,电荷的引力使颗粒极不稳定而发生团聚。(2)、超细粉体颗粒的表面积大,表面能高,处于能量的不稳定状态,很容易发生聚集而达到稳定状态。(3)、超细粉体颗粒之间表面的氢键、化学键的作用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硅烷表面改性的发泡剂,其特征是:包括发泡剂和氟硅烷,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发泡剂,氟硅烷用量为0.001-10重量份,发泡剂粒径为1-100u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雪源陈海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