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将聚集的原料颗粒分离而容易连续地使原料颗粒微细化、能将粒径较大的原料颗粒分割而容易连续地使原料颗粒微细化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及微细化颗粒含有物的制造方法。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1)包括呈圆周状地配置有多个凹部(3)的旋转体(2)和朝向该旋转体(2)的凹部(3)喷射原料颗粒和液体的混合液的喷射部(4)。从喷射部(4)喷射出的混合液随着旋转体(2)的旋转被依次供给到各个凹面(33)。凹部(3)具有相对于旋转体(2)的旋转方向(R)凹陷的凹面(33),凹面(33)彼此通过缺口部(31)相连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颗粒及液体的混合液制造微细化颗粒的技术。
技术介绍
作为使原料颗粒微细化的装置,公知有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球磨机(ball mill)。 球磨机是这样的装置将陶瓷、金属等硬质球与欲粉碎的原料颗粒一起装入圆筒形的滚筒中,使滚筒旋转而使硬质球彼此碰撞,从而将原料颗粒粉碎而使其微细化。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将液体与原料颗粒混合搅拌而使成分微粒化、 乳化、分散的高速搅拌装置。该高速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槽,其为圆筒状,在该搅拌槽的内周面形成有凹凸;外层,在该外层上连接有水冷配管,该水冷配管用于向该搅拌槽的包含底面在内的外周面供给冷却水且进行排水;旋转叶片,其与搅拌槽的内周面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且该旋转叶片能与搅拌槽同心地高速旋转;轴,其在端部支承该旋转叶片,且该轴能被正反高速旋转驱动;上部容器,其隔着挡板设于搅拌槽的上部且具有用于排出产品的排出管;盖,其用于密闭该上部容器,利用设于搅拌槽的内部表面上的凸凹扰乱被处理液的流动而进一步增大搅拌作用。专利文献1 日本特许第观3778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125454号公报但是,对于使微小的原料颗粒均勻化而言,球磨机是粗加工的方法,需要另外准备过滤器。另外,存在难以使具有粘度的原料颗粒微细化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需要对搅拌时产生的热进行冷却,存在装置变得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将聚集的原料颗粒分离而容易连续地使原料颗粒微细化、能将粒径较大的原料颗粒分割而容易连续地使原料颗粒微细化的。(1) 一种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其包括呈圆周状地配置有多个凹部的旋转体和用于朝向该旋转体的凹部喷射原料颗粒和液体的混合液的喷射部件,从上述喷射部件喷射出的混合液随着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而被依次供给到上述各个凹部中。(2)根据(1)所述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其中,上述凹部具有相对于上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凹陷的凹面,上述凹面彼此通过缺口部相连续。在此,“相对于上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凹陷”是指凹面比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假想面向旋转方向R的相反方向凹陷。(3)根据(1)所述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其中,上述多个凹部相对于与上述旋转体的平板面垂直的方向形成角度地设置,将从上述喷射部件喷射出的混合液朝向上述旋转体的面外方向放射。(4)根据(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其中,上述多个凹部设于上述旋转体的圆周面上。(5)根据(1) 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其中,上述多个凹部设于上述旋转体的侧面上。(6)根据(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其中,上述旋转体具有呈放射状设置的多个叶片。(7)根据(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其中,该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还具有捕集体,该捕集体包围上述旋转体且具有用于导出从上述凹部排出的微细化颗粒的导出口部。(8)根据(7)所述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其中,上述导出口部位于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轴上。(9)根据(7)或(8)所述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其中,上述捕集体除了上述导出口部之外还具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气口部。(10)根据(9)所述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其中,该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还具有用于通过排气口部抽吸上述捕集体内部的气体的吸气部件。(11) 一种微细化颗粒含有物的制造方法,其使用⑴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具有朝向上述凹部喷射原料颗粒和液体的混合液、回收从凹部排出的微细化颗粒的工序。采用本专利技术,喷射出的混合液随着旋转体的旋转而被依次供给到各个凹部,因此, 能将聚集的原料颗粒分离而容易连续地使原料颗粒微细化、能将粒径较大的原料颗粒分割而容易连续地使原料颗粒微细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的俯视图及说明图。图2是图1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的A-A剖视图。图3是表示向图1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所具有的凹部供给混合液的供给状态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的说明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的说明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向图6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所具有的凹部供给混合液的供给状态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的说明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6实施方式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所具有的凹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以外的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于与第1实施方式共用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1的俯视图及说明图,图2是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1的A-A剖视图。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1具有旋转体2及作为喷射部件的喷射部4。图3是表示向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1所具有的凹部3供给混合液的供给状态的图。旋转体2是圆板状构件,在其中央与旋转体2垂直地设有旋转轴15。该旋转轴15 与作为驱动源的旋转电动机10相连接,在该旋转电动机10的驱动力驱动下旋转,利用该旋转使旋转体2向旋转方向R的方向旋转。在旋转体2上呈圆周状地配置有多个凹部3,从喷射部4向这些凹部3中的、通过旋转体2旋转而来到相对于喷射部4的规定位置处的凹部供给原料粉体及液体的混合液。 此时,原料粉体因与凹部3的冲撞的冲击而被微细化。在此,喷射部4相对于旋转体2设于规定部位,喷射部4用于朝向旋转体2的凹部 3喷射混合液。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4个喷射部4,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的任意个数。但是,在设置多个喷射部4的情况下,期望将各喷射部4与凹部3的位置关系(即距离、角度)配置为都相等,以使所获得的微细化颗粒均勻。对于喷射部4的具体的结构, 只要限定其喷射方向即可,没有特别地限定,可以是以往公知的结构。原料颗粒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等无机质的粉体。有时存在构成该原料颗粒的多个颗粒6聚集而使粒径变大的情况,为了使粒径均勻化,需要使聚集的原料颗粒分离而使其微细化。另外,在构成原料颗粒的颗粒中,有时存在粒径较大的颗粒,也需要分割颗粒而使其微细化。这样,作为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1的对象的原料颗粒,只要是需要被微细化而使粒度分布均勻化的颗粒即可,没有特别限定。液体是树脂制的聚合物、水、溶剂等。该液体具有连结原料颗粒的作用,在该液体中也可以包含促进粉体分散的分散剂、例如所谓的三相乳化剂(参照日本特许第3855203 号)等、不粘合剂等。也可以是原料颗粒为油性物,液体为水。在该情况下,包含在混合液中的作为原料颗粒的油性物被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1微细化而乳化。另外,作为另一例,混合液也可以是由丙烯和聚氨酯构成的杂化聚合物(hybrid Polymer)。本专利技术的凹部3具有相对于旋转方向R凹陷的凹面33。因此,凹部3内的混合液在喷射力和离心力的叠加效果作用下在凹面33上扩展且被施加力。由此,原料颗粒被进一步微细化后从凹部3排出。凹面33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为了高效率地施加离心力,优选凹面33的沿喷射方向的剖面为圆弧状。另外,为了抑制混合液没有在凹面33上扩展就被排出,优选在凹面33的侧方竖立设置侧壁21。多个凹部3只要呈圆周状(即,距旋转轴15大致均等的距离)地配置即可,可以设在任意部位。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料颗粒微细化装置,其包括呈圆周状地配置有多个凹部的旋转体和用于朝向该旋转体的凹部喷射原料颗粒和液体的混合液的喷射部件,其中,从上述喷射部件喷射出的混合液随着上述旋转体的旋转而被依次供给到上述各个凹部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彻,
申请(专利权)人:冷化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