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铜减阻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876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氧化铜减阻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粉体加到去离子水中,静置24小时,待其中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完全溶解,再加入氧化铜纳米颗粒,形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氧化铜纳米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5~4%,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粉体的质量浓度为0.003~0.1%, 2)将混合溶液置入超声波振荡器中,在10~30℃下超声振荡10~14小时,即得目标产物氧化铜减阻纳米流体;其中,超声波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为25~40kH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液体输运、热交换

技术介绍
对节能的迫切需求是减阻(drag-reduction)研究的动力。长期以来,在一切 涉及到有粘性流体运动的领域,从内流到外流,人们都在找寻减少流体阻力的 方法。粘性减阻方法是依靠改变边界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或添加减阻添加剂于 流动边界层,以改变边界层流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从而达到减阻目的的 技术。在流体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如泥沙、纤维、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 剂等),能在湍流状态下减小流体流动阻力,这种方法称为添加剂减阻。添加剂 减阻是非牛顿流动的所有现象中最具有技术经济及科学意义的现象之一。添加 剂减阻因为其成本低、操作简单、能量消耗少等特点,成为非常理想的减阻方 式。添加剂减阻方面的研究成果,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在添 加剂减阻中,使用最广泛的是表面活性剂减阻。另一方面,在各种行业,如动力、冶金、石油、化工、航空、电子、核能 等领域内,换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强化换热是随着工程需要而不断发展的一 门技术,是世界上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换热效率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行效率、 尺寸大小和初投资、节能性等重要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铜减阻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粉体加到去离子水中,静置24小时,待其中的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完全溶解,再加入氧化铜纳米颗粒,形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氧化铜纳米颗粒的质量浓度为0.5~4%,氯化十六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粉体的质量浓度为0.003~0.1%, 2)将混合溶液置入超声波振荡器中,在10~30℃下超声振荡10~14小时,即得目标产物氧化铜减阻纳米流体;其中,超声波振荡器的工作频率为25~40kHz。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华廖亮吕伦春陆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