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门正国专利>正文

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3423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可溶粉末溶解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解决需要进行水处理方面的药剂,解决如聚丙烯酰胺等可溶性粉末溶解易产生“鱼眼”问题的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它包括内套管、外套、进药口、进水口及出水口;特征是将内套管设在外套管内;内套管上部为进药口,外套管上设有进水口,外套管底部为出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水力真空原理设计,可拆卸连接及合理的内外螺纹设计,大大缩短了溶解时间。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易于连接,体积小,溶解分散效果显著,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水溶性高分子生产厂、调配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食品加工厂及石油化工企业等对固态粉末、颗粒进行分散乳化;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可溶粉末溶解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解决 需要进行水处理方面的药剂,如聚丙烯酰胺等可溶性粉末溶解易产生"鱼眼" 的特点,利用水力真空原理设计的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各国用于水处理方面的药剂总费用已达到350亿美元/年,而 其中固体粉末占到了 30%以上,而由于许多固体粉末易吸潮,因此造成很大浪费。 目前使用的粉末加入装置过于庞大,并且价格昂贵;其溶解效果不理想,占地 面积过大;在使用时存在易堵塞,拆卸不方便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严重影响了 连续化操作。因此, 一种相对廉价又使用方便的用于将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 散的装置成为目前亟待开发的新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套管式设计,靠水力漩 流溶解,其结构简易,体积小,溶解分散效果显著的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 分散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它包括内套管4、外套管5、进药口 1、 进水口 2及出水口 3;它是将内套管4设在外套管5内;内套管上部为进药口 1, 外套管5上设有进水口2,外套管5底部为出水口3。所述的内套管4内设内螺纹6。所述的外套管5外设外螺纹7。所述的外套管5为直筒结构。所述的外套管5为变径结构,其变径角度a 〈30 ° 。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水力真空原理设计,又可拆卸连接,及合理的内外螺纹设 计,解决了粉体溶解的"鱼眼"现象,同时大大缩短了溶解时间。本专利技术具有 如下特点(1) 成本低采用PVC设计的本装置成本极低;(2) 可靠性强可以很好地保证粉体的溶解分散;(3) 便于维修螺纹式连接可适用于多种场合,便于拆卸与维修。(4) a角度在0—30 。之间变化,可以保证水流流量和流速变化时的更好运转。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各种可溶性粉体的溶解加入装置,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 便于安装,易于连接,体积小,溶解分散效果显著,可降低生产设备的投入, 生产成本低,并可根据需要变换尺寸。能够有效地防止溶解聚丙烯酰胺等粉体 时产生的"鱼眼"现象,节约使用大型干粉加入机的巨额投入且易堵塞的问题。 同时,本装置出口连接乳化机,可更好地对固态粉末、颗粒进行分散乳化。本 专利技术主要适用于水溶性高分子生产厂,调配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食品 加工厂,及石油化工企业等对固态粉末、颗粒进行分散乳化;对目前现有市场 来说,具有极其显著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进药口l,进水口2,出水口3,内套管4,外套管5,内螺纹6,外 螺纹7,出药口 8,变径角度a 。' 下面结合具本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受实施例所限。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通过利用水力真实原理,利 用两不同径空心管,实现水流对固体型药剂的溶解分散。它包括内套管4、外套管5、进药口 1、进水口 2及出水口 3。它主要是将 内套管4设在直筒式外套管5的内侧;所述的内套管4的内侧上部设有内螺纹6, ^T以与阀体相连接,内套管上部为进药口l,底部为出药口8;外套管5与内套 管4为可拆卸连接。外套管5的上部设有进水口2,外套管5底部为出水口3, 外套管5的外部底侧设有外螺纹7,通过外螺纹7可以将外套管5与管线或乳化机连接在一起。具体实施时,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设置在贮粉罐 与溶解罐之间,也可连接人工加粉设备直接用于溶解罐前。具体,是将内套管4 连接在阀体上,将外套管5连接在溶解罐上。本专利技术装置连接后必须保持重力 垂直方向,要求进水口 2进水保持一定的流速与流量,出水口3为混合液,特别将外套管5设计为外螺纹连接,便于与溶解罐进行连接,也保证其内壁光滑, 不粘药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外套管5与内套管4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拆卸清,,再次使用时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多种材质,设计使用表面高光度的PVC工程塑料。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水力真空原理,全新加入螺纹式设计,方便连接各种设 备,可维修清洗。下面针对本专利技术的运行过程进行具体描述如下首先,打开进水阀, 一定流量和流速的水流从进水口 2进入装置,在出药口8周围形成水力真空后,从出水口3流出。3秒钟后,打开进药口l前的进药 阀门,由于在出药口 8形成的水力真空负压,粉体顺利下行在出药口 8下端与 水混合,经此地方水流形成漩流状态,再自出水口3流出,进入溶解罐中溶解。 当停止加药时,先关闭进药口1的阀门,再关闭进水口2的阀门即可。进药阀设 在进药口 1前连接的管线上,进水阀设在进水口 2前连接的管线上。 实施例2:如图2所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管5为变径结 构,其变径角度a 〈30°。所述的外套管5的中下部为向内倾斜结构,这样可以 使出药口 8下部水力真空负压加大,适用于液体压力流速不足时使用,水流易 形成更强的漩流状态。同时,变径角度a〈30。可防止水进入内套管4中,便于 将固体粉末或颗粒溶解分散,并且溶解分散效果更加显著。其它同实施例l。权利要求1、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它包括内套管(4)、外套管(5)、进药口(1)、进水口(2)及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内套管(4)设在外套管(5)内;内套管上部为进药口(1),外套管(5)上设有进水口(2),外套管(5)底部为出水口(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套管(4)内设内螺纹(6)。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套管(5)外设外螺纹(7)。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套管(5)为直筒结构。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套管(5)为变径结构,其变径角度a〈30 °。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可溶粉末溶解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解决需要进行水处理方面的药剂,解决如聚丙烯酰胺等可溶性粉末溶解易产生“鱼眼”问题的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它包括内套管、外套、进药口、进水口及出水口;特征是将内套管设在外套管内;内套管上部为进药口,外套管上设有进水口,外套管底部为出水口。本专利技术采用水力真空原理设计,可拆卸连接及合理的内外螺纹设计,大大缩短了溶解时间。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易于连接,体积小,溶解分散效果显著,生产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水溶性高分子生产厂、调配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食品加工厂及石油化工企业等对固态粉末、颗粒进行分散乳化;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文档编号C02F1/52GK101113027SQ20071001189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8日专利技术者门正国 申请人:门正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体粉末、颗粒溶解分散装置,它包括内套管(4)、外套管(5)、进药口(1)、进水口(2)及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内套管(4)设在外套管(5)内;内套管上部为进药口(1),外套管(5)上设有进水口(2),外套管(5)底部为出水口(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门正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