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3439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机的机壳,通过一夹簧使机壳与磁钢相对位置固定,该夹簧位于该磁钢之间,包括簧片、缺孔与卡口;该机壳包括凸起于该机壳内表面的定位口与搭扣,该搭扣放置于该夹簧的缺孔内,该磁钢的一端紧贴该定位口,另一端紧贴该夹簧的卡口。(*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起动机上的电动机的机壳。
技术介绍
电力起动系统,简称起动机,主要由蓄电池、起动机、起动开关和起动电路等组成。 起动机的作用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通过电动机将蓄电池储存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以足够高的转速运转,以便发动机顺利起动。大体来讲,起动机主要由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其中直流电动机对起动机的整体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机的构成如附图1中所示。直流电动机由电枢106、磁极104、 外壳105、电刷103与刷架102等组成。其中,磁极104包括绕组线圈和磁钢(磁钢又称铁心、磁极磁钢或定子磁钢)。现有技术中直流电动机的机壳105与磁钢之间有以下几种安装方式方式一,如图1中所示,即在机壳105上开出安装孔,磁钢与机壳105之间采用螺丝的方式固定。这种机壳105及安装方法,需要预先在机壳105及磁钢上冲孔,并通过螺丝固定。首先该安装方式复杂,而且由于该直流电动机通常使用在诸如汽车的运输设备上。由于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剧烈颠簸,因此在多次使用后,该螺丝容易松动,导致机壳 105与磁钢之间固定不牢靠。另一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安装方式为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磁钢与机壳。该方法与前述方法相比较,同样安装时难以操作,而且一旦磁钢与机壳之间通过胶水固定,即使其实际位置与预期位置有偏移也无法再次调整。同时,利用胶粘的方式的工程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快速安装的电动机机壳。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动机的机壳,通过一夹簧使机壳与磁钢相对位置固定,该夹簧位于该磁钢之间,包括簧片、缺孔与卡口 ;该机壳包括凸起于该机壳内表面的定位口与搭扣,该搭扣放置于该夹簧的缺孔内,该磁钢的一端紧贴该定位口,另一端紧贴该夹簧的卡口。该磁钢的数量是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 该夹簧的数量与该磁钢数量相同。该磁钢的数量是4。该夹簧还包括导向口。该机壳的定位口与搭扣是在铸造机壳时冲压而成的向内凸起,或铸造于该机壳内表面的凸起金属块。 该夹簧由不导磁的金属组成。该机壳的搭扣是一斜坡,该搭扣靠近该定位口的一端比另一端高。该搭扣靠近该定位口的截面与该机壳的内表面呈直角或锐角。该定位口的数量大于或等于该磁钢的数量。该夹簧的卡口的弯曲程度小于该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而言,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动机机壳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电动机机壳与磁钢之间籍由一制造成本低廉的夹簧实现完全固定。并且当该电动机使用于运输设备上时,即使会经历长期的剧烈颠簸,但仍可以保持相对位置固定,而不脱落。本技术所提供的电动机机壳还可使用在除起动机以外的其他
附图说明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图1是现有技术中直流电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机壳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机壳的夹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机壳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之一;图6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机壳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快速安装的电动机机壳及其安装方法。该电动机机壳包括由机壳、磁钢和夹簧组成,通过机壳与夹簧之间的多个着力点,使磁钢在不使用其他固定件的情况下能够与该电动机机壳固定。如附图2中所示,图2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机壳的结构示意图。该机壳 1的外部由金属材料制成,机壳1 一端与电动机的前盖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动机的后盖相连接。该机壳1的内表面上包括定位口 11,该定位口 11是一凸起于该机壳1的内表面上的一凸块。图1中示意性地将该定位口 11绘制成一正六边形,但是实际上该机壳1上的定位口 11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任何形状。机壳1的内表面至少包括2个定位口 11,且该定位口 11 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磁钢的数量。当圆筒形状的机壳1竖直放置时,多个定位口 1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该机壳1的内表面除了该定位口 11外还包括一搭扣12,该搭扣12同样凸起于该机壳1的内表面。搭扣12的数量和夹簧的数量一致。图3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机壳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该搭扣12凸起于该机壳1的表面时呈一斜坡形状,即该搭扣12在靠近定位口 11的一端比另一端高。该搭扣12的斜坡面可以是一平面,也可以是一曲面,但无论该曲面的弧度是多少,该搭扣12靠近定位口 11的一端比另一端高。搭扣12靠近定位口 11的截面与机壳1的内表面呈一个 α的角度,为了达到最佳的技术效果,在设计时使该角度α小于或等于90度。机壳1内表面的定位口 11和搭扣12可以是在铸造机壳时冲压而成的向内凸起,也可以是一次浇注而成的凸起金属块。图4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机壳的夹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而言是该夹簧 3放置于XY平面时的结构示意图。该夹簧3由不导磁的金属薄片制成,该夹簧3与该电动机机壳配套使用,用于固定磁钢。如图4中所示,该夹簧3包括卡口 33、缺孔31和簧片34。 该夹簧3的一端为卡口 33。优选地,为了该夹簧3在安装时更加方便,还可以在该夹簧3的另一端设置一导向口 32。在靠近导向口 32的位置开设一缺孔31,该缺孔31的形状与机壳的搭扣12的形状一样,但是前者略为大于后者。该夹簧3的簧片34弯曲,其剖面图呈现一个类似梯形的形状或类似于一个半圆的弧形。该夹簧3的导向口 32包括至少2个突起端, 这2个突起端均向内弯曲。该夹簧3的卡口 33同样弯曲,但是卡口 33弯曲的程度小于簧片34。该夹簧3的长度由磁钢2的长度所决定。图5与图6是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动机机壳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在该图中揭示了如何利用该机壳1与夹簧3保持磁钢2的固定。以下叙述请同时参考图5与图6。本技术所采用的原理是三点定位,即夹簧3与机壳1的位置相对固定,夹簧3与磁钢2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保证了机壳1与磁钢2的位置相对固定。如图中所示,该电动机包括至少两个磁钢,该磁钢是与机壳呈同心圆的圆弧,且两个圆弧的紧贴机壳1的内表面。磁钢与磁钢之间均放置一个夹簧3,磁钢2的数量与夹簧3的数量相等。夹簧3的宽度Dl与磁钢外径的宽度D2略小于机壳1的内径宽度。由于夹簧3的簧片34向着机壳1的圆心方向弯曲,此时夹簧的作用如同一个弹簧片,该弹簧片所施加的弹力是两个磁钢通过该夹簧3紧密相连。为了使本技术达到最佳的技术效果,当该磁钢2的数量大于四时,磁钢2彼此之间通过夹簧3所施加的弹力越大,从而固定越紧密。夹簧3上包括一缺孔31,该缺孔31 的形状与机壳1的内表面上的搭扣12形状一致,并略为大于该搭扣12,夹簧3可以通过该缺孔31与机壳1保持位置的相对固定。由于机壳1的内表面上的搭扣12的凸起是一斜坡形状,因此夹簧3很容易地向定位口 11的方向推动。同时该搭扣12与机壳1的内表面呈直角或锐角,一旦搭扣12被推进至缺孔31,就不会再脱落。当机壳1的搭扣12放置于夹簧 3的缺孔31内时,夹簧3的卡口分别给相邻的两个磁钢2施加一向下的力,而位于该机壳1 上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机的机壳,通过一夹簧使机壳与磁钢相对位置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簧位于所述磁钢之间,包括簧片、缺孔与卡口;所述机壳包括凸起于所述机壳内表面的定位口与搭扣,所述搭扣放置于所述夹簧的缺孔内,所述磁钢的一端紧贴所述定位口,另一端紧贴所述夹簧的卡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永周胡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